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末新小說中的異域改革敘事

2019-03-27 00:58:10鄭麗麗
江漢論壇 2019年3期

摘要:在“救國”思潮引領下,清末以異域政治改革為題材的小說創作對西方建國理念以及建構過程進行介紹,目的在于借鑒與學習,但囿于時代及作者個人學養等因素,并未意識到社會變遷背后的理念支撐。

關鍵詞:清末新小說;異域改革;民族國家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早期‘革命文學話語的興起”(項目編號:SZ18107);唐山師范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清末民初小說中的異域敘事研究”(項目編號:2018C02)

中圖分類號:I206.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19)03-0089-05

自上而下的戊戌變法失敗后,流亡日本的梁啟超意識到改造國民乃是改造國家之基礎,遂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等刊物,對國人進行思想啟蒙。他借鑒“政治小說”在英、日政治改革中的作用,在《清議報》上開辟“政治小說”專欄,連載日本政治小說《佳人奇遇》(梁啟超譯)、《經國美談》(周宏業譯),在《新民叢報》發表劇本《劫灰夢傳奇》《新羅馬傳奇》以及與羅普合譯的小說《十五小豪杰》,以提振有別于“臣民”的國民精神。他隨后又創辦專門發表小說的刊物《新小說》,創作政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集中發表在《新小說》刊物上的《洪水禍》《回天綺談》《東歐女豪杰》等,是以異域政治改革為題材創作的“政治小說”代表。這些小說以法國大革命、英國自由憲章運動、俄國民粹主義運動為素材,無疑是“睜眼看世界”之最激動人心的“民主—自由”理念的表達。雖分別被冠以“歷史小說”、“政治小說”之名,實則均為有歷史依據的政治小說,其創作目的不僅是知識性介紹,更是政治鏡鑒。

正如梁啟超所指出的,“政治小說者,著者欲借以吐露其所懷抱之政治思想也。其立論皆以中國為主,事實全由于幻想。”① 在筆者看來,所謂“政治小說”,乃是通過設置包蘊一定政治情境的故事,用小說的形式描繪或分析政治現象,借以傳達作者的政治理念。這類小說將文學想象與政治實際相聯系,創作旨歸當然不在文學,而是以“胸中所懷,政治之議論”② 啟迪讀者,以圖創造有利于政治改革的輿論氛圍。

以小說的形式介紹西方政治理念,翻譯小說功不可沒,“晚近士人皆知小說為改良社會之不二法門,自《新小說》出,而復有《新新小說》踵起,今復有‘小說林之設,故滬濱所發行者,前后不下數百種,然譯述者又占多數。”③ 這一“譯介運動”,歷史上惟有隋唐漢譯佛經相媲美,為日后異域政治思想的本土化準備了必要的學術積累。

就小說翻譯而言,當然首推林紓。這個不懂外文的桐城派文人,翻譯的小說竟多達一百多種。當然,林譯篇目是有所選擇的,除了廣為人知的《巴黎茶花女遺事》等“寫情小說”,林紓鐘情于對“開民智”有所助益的題材,從其翻譯小說的序、跋及時人的評價中可證:

使吾國人觀之,但實力加以教育,則社會

亦足改良,不必心醉西風,謂歐人盡勝于亞,

似皆生知良能之彥,則鄙人之譯是書,為不負

矣。④

又聞先生宿昔持論,謂欲開中國之民智,

道在多譯有關政治思想之小說始,故嘗與通譯

友人魏君、王君,取法皇拿破侖第一、德相俾

士麥克全傳囑稿,草創未定,而《茶花女遺事》

反于無意中得先成書,非先生志也。⑤

由此可窺一斑,當時大多數翻譯小說與創作小說的宗旨是一致的,都是本著“救國”、“開民智”的目的。時人從翻譯小說中,不僅了解了西方的風土人情,更重要的是發現了由自由、民主、平等、憲法、議會等作為構成性質素的,不同于千年專制傳統的另一個世界。

同翻譯小說相比,以異域改革為鏡鑒的創作小說,則更能見出有志于此的知識人對于西方政治理念的理解。《新小說》第1號即開始連載被冠以“歷史小說”的兩篇外國題材小說《洪水禍》與《東歐女豪杰》,足見主編梁啟超的重視程度。

當時國內教育尚未普及,小說堪比歷史教科書:“歷史小說者,專以歷史上事實為材料,而用演義體敘述之。蓋讀正史則易生厭,讀演義則易生感。”當時國人對現代民族國家這一源自于西方的政治體制還是相當陌生的。通過小說形式,對西方國家的建國理念以及建構過程進行介紹,異域的改革經驗便具有了形象化的示范性作用。

這一代知識人大都是在成年以后才接觸西方思想的,并且往往假道日本學習西學。一方面他們對西方理論的譯介具有選擇性,即在中西比較的視域中發現異質文化的特殊性,尤其是政治觀念的差異性;另一方面與他們的成長環境以及年齡等因素有關,西學的補益刺激著他們對于文化與傳統的省思。陳獨秀在《實庵自傳》中所言頗具代表性:

此時我才曉得,世界上的人,原來是分作

一國一國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我們中國,

也是萬國中之一國,我也是中國之一人,一國

的盛衰榮辱,全國的人都是一樣身受,我一個

人如何能逃得出呢。……我生長二十多歲,才

知道有個國家,才知道國家乃是全國人的大家,

才知道人人有應當盡力于這個大家的義務。⑥

他們通過閱讀報刊或進新式學堂、留學而“觀”世界,也因此初萌了有別于傳統士人身份認同的“世界觀”,正如張灝所言:“來自西方的民族國家觀念與種族競爭的世界觀,得以與來自中國傳統的族群意識相匯合加以催化,從而形成中國現代的國族觀念,也就是以中華民族為標志的民族主義。”⑦ 現代民族國家觀念并非傳統文化自發自生而來,正是在不改革就將“亡國滅種”的危機意識高漲中,激發起以天下為己任的知識人舍我其誰的擔當意識。這批知識人以傳統士大夫“家國情懷”為底色,這也落實于他們通過小說這一工具進行“救國”宣傳的創作動機。當然,也正是由于他們的倡導,才使得“民族”、“國家”、“民族主義”等現代民族國家觀念開始被國人所熟悉。要言之,無論是譯介還是創作,小說實現了從不登大雅之堂的市井趣談到經國濟世、出入廟堂的華麗轉身。此一轉折,適足以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斷言相適應,這一表面上的“文學轉型”,其實質是“臣民”向“國民”觀念形態的過渡。

作為現代憲政國家藍本的英法,已然進入了中國知識人的憲政論視閾。小說《洪水禍》與《回天綺談》對法國革命史和英國憲政史的引介,實則是對于現代民族國家建構不同路徑的探討。

在中國近代史上,沒有哪一場異域革命比法國革命引起的爭議更多。雨塵子的《洪水禍》敘寫的就是法國革命,其敘述核心在于法國國內政治斗爭,目的是將自由、平等、民主等觀念介紹給國人:

今日我們讀過西洋史的,便覺得讀史時,

有幾種新異感情出來。第一,我們中國的歷史,

全是黃帝子孫一種人演出來的……西洋史則自

上古至于近日,盡是無數種族,互處相爭,政

治上的事跡,無不有人種的關系在內。我們看

去,才知世上種族的界限,竟如此之嚴,種族

的波瀾,竟如此之大,這叫做人種的感情。第

二,我們中國自古至今,全是一王統制天下,

歷朝易姓,也不過是舊君滅,新君興,沒有別

的關系。西洋則國內有君主一種,有貴族一種,

又有平民一種。并且貴族常與君主爭權,平民

常與君主爭權,不比中國單有君主擅威作福,

平民雖多,不能在歷史上占些地位,這叫做政

治的感情。⑧

作者的分類意識與問題意識是如此確當精細,以文化比較的姿態凸顯出權力—權利觀念,確乎振聾發聵。這是發表在《新小說》上的第一篇小說,作者雨塵子即梁啟超的弟子周宏業,早在1900年,就曾在《清議報》翻譯發表日本政治小說《經國美談》。

作者特意在每回結束之后另外附記正史事實,以提醒讀者小說中的事件與人物都是有史可據的。已發表的五回描寫的是法國大革命前的國內、國際狀況,還未涉及法國大革命本身。與其說是小說,還不如說是符合國人閱讀習慣的“歷史演義”。小說人物形象模糊,并且言及自由、平等諸觀念,也是簡單化的、粗疏的。

在同一時期,雨塵子還在《新民叢報》發表《近世歐人之三大主義》,指出“三大主義”乃“多數人之權利”、“租稅所得之權利”、“民族之國家”,并強調“近日世界之大事變,推其中心,無不發于民族主義之動力……凡言語同、歷史同、風俗習慣同,則其民自有結合之勢力,不可強分……今日之帝國主義,即民族主義膨脹而來者也。……凡人民之愛國,不愛其語言,則愛其風俗習慣,否則愛其歷史,而三者之中,尤以歷史為最。”⑨ 可以推想他寫作《洪水禍》的初衷乃是宣傳其所理解的“歐人三大主義”,為建立“民族之國家”做鋪墊。

發表在《新小說》上的玉瑟齋主人的《回天綺談》共有14回,雖然標明“未完”,但從小說第14回“憲章宣布改革成功”結尾處的議論來看,是可以視之為終篇的。這是繼《新中國未來記》之后在《新小說》發表的第二部被冠以“政治小說”的創作小說。同《洪水禍》《東歐女豪杰》相比,這部小說不但相對完整,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形象相對豐滿,亦有志士—美人等當時政治小說模式的定型化特征。

小說描寫了原也是專制國家的英國,經過仁人志士不屈不撓的改革,“把官民的權限分得清清楚楚,又將人民的自由的基礎立得如山似的,一年一年擴張起來,是以能夠有今日的。”⑩ 在政治改革進程中,各個政治派別的意見也有個碰撞、融合過程:

那年少氣盛的人,心醉盧騷民約的議論,

又見各國革命革得這樣爽快,忘了本國數千年

的歷史。又不暇計及國民智識的程度,各國窺

伺的危險,非說今日自當革命,就說今日不可

不革命。更有橫暴議論,說寧送給外國,也一

定要革命。那閱歷太多的人又說,天下事談何

容易,非有十二分成算,斷不可輕舉妄動。把

天下的事情,比作各種機器,說機器雖是靈巧,

然有一粒小砂梗著就轉不動了。這種議論,說

他老成持重也可,說他畏首畏尾也無不可。此

外有主張利用主義的,有贊成平和主義的。不

過一百幾十人,差不多有十幾個政見。因為革

命這兩個字好講說話,還是主張革命的占了多

數。{11}

上述議論表面上敘寫的是英國政治改革的艱難,實乃影射的是當時國內各個政治派別的不同主張造成的混亂。

不同于梁啟超與羅普分別在《新中國未來記》和《東歐女豪杰》中主張的“破壞主義”,《回天綺談》對破壞、革命持反對的立場:“諸君議論雖是不同,實不外以救國為宗旨。但凡事利多害少,才做得過。我國民保守的性質,諸君總可以曉得。革命兩個字質言之,就是作反。若運動人出去作反,不獨號召不來,卻招人疑忌。本黨得養這種勢力,也全因輿論贊成我們的主義。我們若變了宗旨,豈不盡失天下人心?輿論的勢力,比兵隊的力量還要利害些。不如我們率著幾千同志,面謁約翰陛下,將現時人民的慘狀,國家的恥辱,逐件陳奏。請他驅逐奸臣,錄用新黨。……這樣辦去,一則不至荼毒生靈,一則不怕外國干涉。現在國力這樣疲弊,事勢又這樣危急,若錯了一著,就全局敗壞。請諸君細想才好。”{12}

針對民智未開的現狀,作者主張漸進式改革,這也暗合了作品發表幾年后的立憲派請愿運動的主張。毋庸諱言,英、日式的虛君共和的政治制度是當時多數人的政治理想。

回想他們提議這件事的時候,豈料及身而

見,又豈敢云一定有成么?不過拿定宗旨,見

事做事,百折不撓,那件大事業就成于他們的

手。所以天下事,不怕難做,不怕失敗,最怕

是不肯去做。若肯去做,煉石都可以補天,銜

石都可以填海,志氣一立,天下那里有不成的

事呢!就今目下失敗,然有了因,自然有果。

十年、二十年后,總有成功之一日的。{13}

這一自警自勵的結尾,不但揭示出小說的寫作目的,也給予當時從事方興未艾而又前途難料的政治改革事業的知識人以相當正面的鼓舞。

作為作者政治觀念的“傳聲筒”,這類小說并不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故事情節的營造,常常夾帶大段的議論。從已發表的內容推斷,《洪水禍》向國人介紹自由、平等觀念,卻將法國大革命比作“洪水”;《回天綺談》則對英國君主立憲持贊成態度。用小說的形式演繹歷史,思想宣傳的意識形態屬性被高調宣示——以文學作為政治啟蒙的工具,是傳統“文以載道”文學觀的現代回聲。由于強化了“教化”功能,必然會影響到小說的審美一維,但如果離開了“救國”、開啟民智的根本目的,就很難理解作為政治家的梁啟超何以提出“小說為文學之最上乘”。

改良派中堅力量梁啟超、羅普、春水等,對西方的國家觀念與政黨政治都有深入了解,今天讀來依然令人擊節:“何為國?國者,一群人生活于政府制度之下,聚族而居,戴一政府,且在一相同之土地,以組織一政府,故名為國。”{14} 有別于傳統“天下”觀的現代民族國家觀念已經成為他們的共識。

政黨者,人民政治思想之表征也……欲救

今日之中國,一宜使人民自知政治上之權利,

二宜使人民自負政治上之責任,三宜使人民自

求政治上之知識,四宜使人民自養政治上之能

力,五宜使人民自為政治上之團結,六宜使人

民自當政治上之競爭。……六者何?政黨之謂

也。今日之中國,未能有政黨之實力,顧不可

無政府之思想……今世志士,亦知非合群不足

以救國,紛紛然立會結社以求達其目的者,既

有年矣,然其效尚薄弱者,未能知政黨之真相

……秘密結社為專制國之產物,猶政黨為立憲

國之產物。{15}

羅普這一政黨—政治觀論述于今觀之仍是相當全面的:政治權利與責任分明,政治知識與能力并重,既強調政治團結,又不排斥政治競爭,從言論自由到結社自由,從公共輿論空間的建構到實際政治層面的操作,不一而足。這一新型的政黨觀無疑是理性主義的。有別于民間社會的秘密結社,現代政治團體必須以效忠憲法為自身凝聚力的源泉。這一洞見,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上確乎是破天荒的。

在《新小說》創刊號上開始連載的第二篇小說《東歐女豪杰》的作者嶺南羽衣女士即羅普,是康有為在長興學會和萬木堂的嫡傳弟子,曾以“披發生”的筆名,在《新民叢報》發表與梁啟超合譯的小說《十五小豪杰》。

《東歐女豪杰》開篇即說“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推崇俄國女虛無黨人,尤其是重點講述了蘇菲亞的事跡。女主角蘇菲亞確有其人,并在1881年炸死了俄皇亞歷山大。當時為數不少的著作、小說都介紹過蘇菲亞的事跡。金松岑1904年翻譯的俄國虛無黨史《自由血》就曾謳歌過蘇菲亞的事跡,《孽海花》的續寫者曾樸,也在小說中塑造了以蘇菲亞為原型的俄國虛無黨人夏麗雅的形象。如果將上述對蘇菲亞的描寫作互文性閱讀,正可以還原蘇菲亞的革命歷程。這一女性政治英雄的塑造,滿足了“反抗”的時代需要,這一“反抗人格”為打破沉重而又沉悶的政治格局,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論那天演公理,凡世界越發野蠻,那強權便越發恣虐。強權盛行,平等權自然是沒有了。所以君主便壓制百姓,貴族便壓制平民,男子便壓制婦女。”{16} 羅普在《東歐女豪杰》中的這一觀點與當時馬君武介紹彌勒約翰(今通譯約翰·密爾)學說的文章相得益彰:

歐洲所以有今日之文明者,皆自二大革命

來也。……曰君民之革命曰男女之革命。……

歐洲君民間革命之原動力,則盧騷之民約論是

也,歐洲男女間革命之原動力,則彌勒約翰之

女人壓制論。{17}

女性解放自是追求國家進步的題中應有之義。正是個體需要與國家利益的聯結,女性解放才具有了富于時代精神的合法性,國家利益才成為神圣性的道義基礎。

無論是俄國女虛無黨人,還是清末“政治小說”中國內的女英雄們,充斥著自由平等理念的盧梭《民約論》(今通譯《社會契約論》),都是必讀書目。《東歐女豪杰》中俄國虛無黨人蘇菲亞的故事是經由在瑞士留學的中國女學生華明卿轉述的,“法國大哲學家盧梭著的《民約論》”乃是蘇菲亞置于案頭的讀物。小說中俄國虛無黨的另一骨干桃寶華,“房內縱橫不過二十英尺,東邊放著一個書架,架上齊齊整整插著黑智兒的《權利哲學》、盧梭的《民約論》、耶爾貞的《誰之罪》、遮尼舍威忌的《如之何》。”這些政治思想書籍不但是俄國虛無黨女英雄的至愛,起到了道具一般推動情節的作用,其實也是作者為國人啟蒙所開列的書單。正如作者友人梁啟超為之所作的宣傳:

此書專敘俄羅斯民黨之事實……以最愛自

由之人,而生于專制最烈之國,流萬數千志士

之血,以求易將來之幸福,至今未成,而其志

不衰,其勢且日增月盛,有加無已。中國愛國

志士,各宜奉此為枕中鴻秘者也。{18}

華明卿面對中國現狀感慨萬千:“政府嚴辦會黨,查禁報章,壓制學生,牽連家屬,凡有談維新、說自由的,都被殺逐。奸賊當朝,正人避地。弄得國勢危弱,民不聊生。當時以為,這樣野蠻政府,在今日開明之世,是有一無二的了。不料貴國平日以文明自許,其頑惡猶復如此。這真可算物必有偶,天生成一對大虎國了。”兩相對照,小說的主人公雖然是俄國的蘇菲亞,但呼喚的卻是中國的女英雄,呼喚中國的革命志士,實乃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小說僅寫了五回即告停筆,對于華明卿的未來道路我們無從得知,但通過互文性閱讀,也就是借助小說作者在其他體裁文章中的觀點以及在統觀其時新小說的基礎上復現歷史圖景,我們有理由推測,回國后的華明卿定會成為《女媧石》中金瑤瑟一樣的女革命者。小說借“談虎客”的批注對俄國虛無黨人與國內的假志士作了對比:“蘇菲亞以千金之軀,雜伍傭作,所至演說,唇焦舌敝,百折不磨,虛無黨之精神全在于是。今日中國所謂志士,乃日日在租界中坐馬車、吃花酒,讀此能無愧煞!”借俄國女虛無黨人的反抗故事,羅普以矯枉須過正的姿態,為激蕩思想的風潮起了相當的作用。同一時期,梁啟超也有類似的關于“破環”的言論。

戊戌變法失敗流亡到日本的梁啟超,認為習慣于專制獨裁的國人,不具備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基本素質,于是像當時很多人一樣信奉著“不破不立”。在《新中國未來記》中,梁啟超也借小說主人公李去病之口,大談“破壞主義”,無疑,這種“破壞”是對“反抗”即“政治轉型”最直率的表達。另外,梁啟超在《釋革》、《論中國國民之品格》、《十種德行相反相成義》等文章中,亦提倡破壞主義。

《新中國未來記》未完成的直接原因,乃是1903年梁啟超的美國之行改變了他的政治傾向,加之“啟超既日倡革命排滿共和之論,而其師康有為深不謂然,屢責備之,繼以婉勸,兩年間函札數萬言。啟超亦不慊于當時革命家之所為,懲羹而吹齏,持論稍變矣”。{19} 此后梁啟超與革命派分道揚鑣,不再提倡“破壞主義”。我們有理由推測,《東歐女豪杰》未完成的原因,可能是基于與梁啟超的轉變相類似的原因,羅普的激進立場也發生了轉變。

上述發表在《新小說》雜志的以13世紀英國自由憲章運動、18世紀法國大革命、19世紀俄國民粹主義運動為題材的小說,集中出現在清廷大張旗鼓實施新政改革的1902—1903年,也可見出主編梁啟超的推崇與認同。

西方現代民族國家形成的深層背景是工業化與政治民主化互為因果的格局,“歐洲近代國家的形成,包含著議會制和民主意識形態的形成”{20}。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清末知識人對西方政治制度的先進性推崇有加,但卻甚少覺察制度與信仰支撐的歷史關聯,也缺乏制度保護與個體幸福關系的觀念體系追問。無需苛責,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時代與知識結構使然,清末知識人所關注的僅僅是也只能是形式公正而已。

注釋:

①{18} 梁啟超:《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新民叢報》1902年第14期。

② 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頁。

③ 定一:《小說叢話》,《新小說》1905年第15期。

④ 林紓:《塊肉余生述·前編序》,《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頁。

⑤ 邱煒爰:《茶花女遺事》,《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頁。

⑥ 參見唐寶林、林茂生:《陳獨秀年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頁。

⑦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頁。

⑧ 雨塵子:《洪水禍》,《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26卷,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第5頁。

⑨ 雨塵子:《近世歐人之三大主義》,《新民叢報》1903年第28期。

⑩{11}{12}{13} 玉瑟齋主人:《回天綺談》,《新小說》1903年第6期。

{14} 春水:《國家倫理論》,《新民叢報》1904年第53期。

{15} 羅普:《政黨論》,《新民叢報》1903年第25期。

{16} 嶺南羽衣女士(羅普):《東歐女豪杰》,《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26卷,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第397—398頁。

{17} 君武:《彌勒約翰之學說》,《新民叢報》1903年第30期。

{19}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頁。

{20} 王國斌:《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李伯重、連玲玲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頁。

作者簡介:鄭麗麗,唐山師范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河北唐山,063000。

(責任編輯? 劉保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网站黄| 五月天天天色|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久久综合干|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五月婷婷精品|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九色91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国语少妇高潮|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精品3p视频|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在线欧美国产|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色有码无码视频|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第一页亚洲|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a亚洲天堂| 最新国产在线|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久久黄色一级片|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久久九九热视频|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欧美| 91欧美在线| 天天操天天噜| 91偷拍一区|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性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青青网在线国产|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欧美影院久久|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