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相銳 饒思思
[摘要] 目的 分析、對比兒科幾種常見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表現與治療方式。 方法 將我院兒科接收的272例神經系統疾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進行回顧性分析,深入的探究所有患兒患病之后的臨床表現,在患兒疾病的表現形式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結果 在所有的神經系統疾病的患兒中,64例為智力低下患兒、65例為先天性腦積水患兒、50例為腦性癱瘓患兒、52例為癲癇患兒,還有41例為腦膜炎患兒,同時所有患兒經過治療后的精神狀態評分(90.65±5.47)分和運動功能評分(91.45±5.22)分明顯高于治療前的精神狀態評分(70.08±3.21)分和運動功能評分(72.55±3.08)分(P<0.05)。 結論 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形式,在影響患兒身體健康的同時,還會制約其正常生活,這就需要兒科醫護人員有效的應用治療措施,幫助患兒盡快的恢復身體健康。
[關鍵詞] 兒科;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治療方式
[中圖分類號] R748?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2-0050-04
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是一類以感覺、運動、意識、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1-2]。這種疾病的形成和發展與多種因素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同時感染、中毒、遺傳缺陷、營養障礙等問題也被作為造成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出現的主要原因,對于兒科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樣具有較為嚴重的影響[3-4]。在兒科神經系統疾病中,這種疾病不僅擁有著不同的類型,同時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在表現形式方面也有著顯著的不同。因此如果兒科患者受到了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不僅不利于患兒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對患兒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阻礙,給患兒的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心理方面的巨大負擔[5-6]。因此我院將272例神經系統疾病患兒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將272例神經系統疾病患兒進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男152例,女120例,年齡1~6歲,平均(3.5±2.5)歲。
納入標準:(1)所有患兒均患有神經系統疾病;(2)患兒家屬同意患兒所進行的研究,并且簽訂了研究同意書。排除標準:患兒患有心、肝、腎方面的疾病,對于研究工作的開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1.2 治療方法
將我院兒科接收的272例神經系統疾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所有患兒患病之后的臨床表現進行深入的探究,根據患兒疾病的表現形式將相應的治療措施運用其中,使患兒疾病得到徹底改善,使自身身體健康的恢復。對所有的患兒進行治療主要方式如下。
1.2.1 智力低下的治療? 在對患兒進行疾病的治療之前,醫護人員需要對患兒進行疾病的檢查。檢查的過程中,檢測人員可以將染色體檢查、生化檢查、酶學檢查、基因檢查等措施充分運用其中。如果檢測人員在對患兒進行檢查的過程中使用染色體檢查,就能夠在檢查的過程中幫助檢測人員尋找到患兒數十種雜色體病,有利于幫助患兒查詢到唐氏綜合征這種疾病的類型,對于患兒疾病問題的改善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7]。在對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兒進行疾病的治療期間,要想提高對患兒所進行治療的效果,促使患兒能夠正常進行生活和學習,醫護人員就需要指導患兒家屬進行早期的教育干預、營養干預和醫學處理,并且還要在這過程中給予患兒適當的藥物,促使患兒經過治療后腦細胞代謝能夠得到一定的改善,對于患兒大腦皮質營養素的貯存與作用也有著顯著的提升。
1.2.2 先天性腦積水的治療? 在對患兒進行疾病的診斷期間,檢測人員可以通過X線檢查的方式對患兒進行顱內檢查,通過這種方式,使檢測人員發現患兒存在著各腦室擴大,腦實質變薄方面的問題。同時如果使用超聲檢測方式,就能夠發現患兒存在著腦室擴大和腦脊液積聚的問題。在對患兒進行疾病的治療期間,醫護人員就需要指導患兒家屬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飲水的限制工作,或在治療的過程中將利尿劑、脫水劑運用其中,通過這種方式確保患兒的疾病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有利于患兒的身體健康,對于患兒先天性腦積水問題的改善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1.2.3 腦性癱瘓的治療? 檢測人員在對腦性癱瘓的患兒進行疾病的診斷工作期間,可以將頭顱CT檢測的方式運用到相應的工作之中。通過這種方式,幫助檢測人員發現其中大腦皮質萎縮、腦回變窄、腦溝增寬等方面的問題,有利于提升對患兒進行疾病治療期間的質量。經過相應的檢查之后,醫護人員就可以將有效的治療措施運用其中。在對患兒進行治療期間,由于腦性癱瘓患兒會出現不同形式的表現,因此需要根據患兒的表現形式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果患兒以手足徐動型為主,就會出現較為明顯的運動障礙和智力障礙方面的問題,因此為了幫助患兒改善疾病,醫護人員可以使用針對性的藥物進行不自主動作的控制,良好的治療效果[8]。如果患兒年齡在5歲左右,醫護人員就需要為患兒每天服用1~2 mg的苯海索,或者將0.1~0.2 mg/(kg·d)的地西泮運用其中,患兒每天服用3次這種藥物,促使患兒經過治療后身體健康問題的改善。
1.2.4 癲癇的治療? 為了幫助患兒改善自身的疾病,檢測人員在對患兒進行疾病的診斷期間,就需要向患兒家屬詳細詢問是否存在著家族疾病史,只有盡可能獲取詳細而完整的發作史,才能提高患兒疾病診斷和治療效率。同時檢測人員還需要對患兒進行腦電圖的檢查工作,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幫助患兒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提高疾病的診斷率,同時也有助于對癲癇進行分類。對患兒進行疾病的診斷之后,醫護人員則需根據患兒診斷工作的開展將適當的治療措施運用到患兒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目前醫護人員在對患兒進行治療期間,藥物治療對患兒疾病問題的改善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合理、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是關鍵。在對患兒進行治療期間,雖然傳統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有一定臨床療效,但是副作用較多,會導致患兒出現齒齦增生、毛發增多、致畸率高、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的問題。因此為了提高患兒進行治療時的效果,避免其受到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醫護人員可將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奧卡西平等抗癲癇新藥運用到患兒疾病的治療過程中[9]。通過這種方式對患兒進行癲癇的治療,不僅擁有著較高的臨床療效,同時也不會給其帶來藥物的副作用,有利于幫助其改善自身的身體健康。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兒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10],以精神狀態評分和運動功能評分為主,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研究和分析分析,以P<0.05的方式體現兩組之間的差異,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所有患兒的神經系統疾病類型
在所有的神經系統疾病患兒中,64例為智力低下患兒,65例為先天性腦積水患兒,50例為腦性癱瘓患兒,52例為癲癇患兒,41例為腦膜炎患兒,見表1。
2.2 所有患兒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所有患兒經過治療后的精神狀態評分(90.65±5.47)分和運動功能評分(91.45±5.22)分明顯高于治療前的精神狀態評分(70.08±3.21)分和運動功能評分(72.55±3.08)分(P<0.05)。見表2。
3 討論
3.1 智力低下的表現
智力低下作為兒童神經系統疾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患兒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相關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其智能運動發育明顯落后于同年齡平均水平,智力發育始終不能成熟[10-11]。因這一因素的影響,導致患兒在日常生活、學習等過程中存在著對客觀環境難以適應方面的問題,不利于患兒的健康成長。患兒存在著智力低下方面的問題,一般在生活中都會出現行為異常、癲癇發作、不自主運動、癱瘓、語言障礙、感覺和運動障礙、特殊氣味等方面的問題。
3.2 先天性腦積水的表現
先天性腦積水是患兒在出生前因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導致患兒的腦脊液出現循環障礙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12-13]。這種疾病的產生會在患兒出生后的6個月體現出來,會使得患兒在患病期間出現頭顱大且增大速度快,骨縫分離,前囟擴大而且飽滿,頭皮靜脈擴張等方面疾病的癥狀。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幫助患兒改善自身的疾病,就會導致患兒因為顱內壓力過高而出現煩躁、嗜睡、食欲不振等方面的問題,不利于患兒的健康成長[14]。
3.3 腦性癱瘓的表現
如果患兒出生后的1個月內,因為相關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其出現了非進行性腦損傷方面的問題,并且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單癱、偏癱、截癱等問題,并且還伴有各種異常動作,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則說明患兒受到了腦性癱瘓問題的影響,對于患兒生活質量的提升有著較為嚴重的制約[15-16]。
3.4 癲癇的表現
癲癇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17]。相較于成年患者,兒童患者更容易受到這種疾病問題的影響。同時由于異常放電的起始部位和傳遞方式的不同,患兒癲癇發作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形式的疾病表現形式,如全面強直-陣攣性發作、失神發作、強直發作等方面的問題,對于患兒的身體健康有著較為嚴重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在所有的神經系統疾病的患兒中,64例為智力低下患兒,65例為先天性腦積水患兒,50例為腦性癱瘓患兒,52例為癲癇患兒,41例為腦膜炎患兒。如果患兒患上了這些疾病之后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治療工作,不僅會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影響患兒正常生活,致使患兒的精神狀態受到影響。因此為了幫助患兒改善自身的神經系統疾病,醫護人員則需根據患兒疾病的不同類型采取相對應的治療措施。患兒經過治療之后,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患病前的狀態,經過治療后對于周邊事物重新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進而恢復良好的精神狀態,同時也有利于其身體健康問題的改善,能夠積極的投入到運動過程中,有利于促進患兒運動功能的恢復,并且有利于促使患兒的恢復狀況,明顯優于治療前的精神狀態和運動功能(P<0.05)。表明,根據患兒疾病的不同類型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患兒生活質量的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兒科中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擁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形式,不僅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導致患兒患病之后無法正常生活,對患兒有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了合理而有效的解決這種問題,需要兒科醫護人員將有效的治療措施運用到患兒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對患兒的身體健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石家雄.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療策略[J].海南醫學,2013,24(9):1361-1363.
[2] 秦炯.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5):360-363.
[3] 陳宗波.兒童中樞神經系統病毒性感染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10):728-732.
[4] Pan Nannan,Wang Min,Zheng Naizhi. Reelin signaling pathway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J].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2014,13(4):418-421.
[5] 郝美美,鄧艷春.同型半胱氨酸與神經系統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6,29(1):66-69.
[6] 陳貝貝,吳海嬌.馬融運用疏風解熱法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疾病驗案2則[J].湖南中醫雜志,2018,2(4):36.
[7] 程果,姚晨玲.銀杏葉提取物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J].上海醫藥,2016,37(3):23-25.
[8] Liang Chen,Wei Wei,De Enjin,et al. Advanc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ucellosis of the nervous system[J].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2016,15 (2):215-216.
[9] 方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治策略[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21(2):88.
[10] 趙艷霞,孫立榮.兒童中樞神經系統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治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6,31(4):252-256.
[11] 喬越.納米制劑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60-63.
[12] 夏冬琴,李榮亨.養血清腦顆粒在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7,33(10):1228-1230.
[13] Liu Min,Sun Fangling,Tian Xin,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rvous system diseases[J].Medical Review,2018,10(11):56.
[14] 張宏武,劉寶富,高陽旭,等.小兒脊髓脊膜膨出合并其他神經系統疾病類型分析[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4,29(1):64-66.
[15] Yuan Zhongzhi,Hu Weiping.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with dental pulp stem cells[J].Journal of Stomatology-Official Website,2018,38(5):471-475.
[16] Xiang Yanxia,Xiao Lingyun,Zhang Ju,et al.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on nervous system diseases[J].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2016,36(8):687-691.
[17] 程果,姚晨玲.銀杏葉提取物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J].上海醫藥,2016,37(3):23-25.
(收稿日期: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