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周華 廖寶蘭 劉玲
[摘要] 目的 探討超聲評分法與腎動脈阻力指數(RI)對胎兒腎積水預后的綜合評估價值。 方法 選取在我院經超聲檢查發現的孕晚期腎積水胎兒117例,分別測定胎兒的腎實質厚度、腎盂前后徑以及腎盂腎盞形態并給予評分,累計計算分值,同時測定積水腎臟腎門處的腎動脈RI值。 結果 117例胎兒中經超聲檢查共計檢出146只腎臟積水,胎兒出生后1年超聲復查結果證實病理性腎積水28只(19.2%),非病理性腎積水118只(80.8%);超聲評分≤3分均為非病理性腎積水,超聲評分≥8分均為病理性腎積水,病理性腎積水與非病理性腎積水超聲評分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Z=9.279,P<0.01);超聲評分≤5分的腎積水胎兒腎動脈RI值在0.61~0.69,超聲評分>5分腎積水胎兒腎動脈 RI值在 0.70~0.81。 結論 超聲評分法與腎動脈阻力指數對胎兒腎積水預后評估具有重要價值,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腎積水;胎兒;超聲檢查;多參數評分;腎動脈阻力指數;預后
[中圖分類號] R445.1;R714.2?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2-0099-03
超聲檢查是產前診斷的一項重要檢查手段,在優生優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產前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胎兒先天性畸形能夠被檢測出來[1],從而為胎兒出生后的治療及預后評價提供依據。腎積水是胎兒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臨床以腎盂或腎盞擴張積水為特征[2],胎兒期不同程度腎積水的預后存在一定差異,輕者可動態隨訪觀察,重者可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導致腎功能下降[3],因此在胎兒期對腎積水預后情況進行評價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將探討超聲評分法與腎動脈阻力指數對胎兒腎積水預后的評估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間就診的117例行超聲檢查的孕晚期孕婦,所有孕婦均為單胎妊娠,超聲檢查均提示胎兒腎積水,以胎兒脊柱為中心,橫切時腎盂前后直徑 (APD)≥1 cm,其中單側腎臟積水96例,雙側腎臟積水21例,排除其他系統畸形胎兒。孕婦年齡21~37歲,平均(27.3±1.8)歲,孕周28~34周,平均(30.6±1.1)周。
1.2 檢查方法
使用飛利浦IU22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超聲探頭頻率4.0~5.0 MHz,在胎兒膀胱非充盈的狀態下,以脊柱為檢測中心,雙腎切面為標準切面,分別測量并記錄胎兒的腎實質厚度、腎盂前后徑(APD)、腎盂腎盞形態以及積水腎臟腎門處腎動脈 RI指數,見封三圖4、5。
1.3 腎盂腎盞形態分級
腎盂腎盞形態分為三級[4]:Ⅰ級:腎大盞擴張明顯,伴或不伴腎小盞輕度擴張,即擴張直徑小于4 mm;Ⅱ級:腎大盞擴張明顯,腎小盞中度擴張,即擴張直徑在4~8 mm范圍;Ⅲ級:腎大盞擴張明顯,腎小盞嚴重擴張,即擴張直徑超過8 mm或腎積水嚴重,無法分辨腎盂及腎盞形態。
1.4 超聲評分標準
根據超聲測量結果,按照美國胎兒泌尿協會(SFU)分級法對胎兒腎實質厚度、APD以及腎盂腎盞形態的嚴重程度進行賦值,分值0~3分[5],具體賦值情況見表1。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數據資料,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超聲診斷結果
本次接受超聲檢查的117例胎兒中檢出146只腎臟積水,胎兒出生后1年對胎兒進行隨訪,超聲復查結果證實病理性腎積水28只(19.2%),非病理性腎積水118只(80.8%)。109只非病理性腎積水中75只APD<1.0 cm,或腎積水未完全消退,34只APD為1.0~1.5cm,腎實質未變薄,且腎小盞有擴張。
2.2 腎積水超聲評分與預后
病理性腎積水超聲評分≥7分的所占比例明顯高于非病理性腎積水,超聲評分≤3分均為非病理性腎積水,超聲評分≥8分均為病理性腎積水,表明隨著超聲評分的增加病理性腎積水發生的風險越高,病理性腎積水與非病理性腎積水超聲評分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Z=9.279,P<0.01)。見表2。
2.3 腎動脈RI值
將超聲評分為5分作為判別病理性腎積水和非病理性腎積水的截斷值。超聲評分≤5分的腎積水胎兒腎動脈RI值在0.61~0.69,而超聲評分>5分腎積水胎兒腎動脈RI值在 0.70~0.81,表明超聲評分越高腎動脈 RI值越高。
3 討論
胎兒腎積水的發病率較高,也是胎兒泌尿生殖系統發育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通過超聲檢查能夠及時發現胎兒腎積水,從而為胎兒腎積水預后判斷及后期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造成胎兒腎積水的原因較多,臨床可分為非病理性腎積水和病理性腎積水,一般來說非病理性腎積水在胎兒出生后腎積水可自行緩解,無需特殊干預,而病理性腎積水在胎兒出生后腎積水可出現加重或引起腎功能損害[6-7],臨床需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因此通過產前診斷明確非病理性腎積水和病理性腎積水,對腎積水的嚴重程度及胎兒預后進行判定十分重要。
目前產前超聲檢查在診斷胎兒腎積水及預后評價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往國內大多數學者在產前超聲檢查應用單一指標評估腎積水胎兒預后,但此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無法對胎兒腎積水的嚴重程度及預后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8]。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倡采用多參數超聲評價指標對腎積水胎兒的預后進行評價。
本研究通過超聲檢查測量腎實質厚度、腎盂前后徑以及腎盂腎盞形態,并進行賦值評分,同時測量腎動脈 RI對胎兒腎積水預后進行評估,結果表明病理性腎積水的評分高于非病理性腎積水,且隨著超聲評分的增加病理性腎積水發生的風險越高,病理性腎積水與非病理性腎積水超聲評分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此外超聲評分越高腎動脈RI值越高,這表明隨著腎動脈RI值的升高病理性腎積水發生的風險也隨之升高,與王婧霖等[9]的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表明:胎兒腎積水評分升高以及腎動脈RI值升高均提示胎兒預后不良。張子寧[10]的研究結果表明:對評分≤3分的腎積水胎兒可診斷為非病理性腎積水,而≥8分的腎積水胎兒可診斷為病理性腎積水,4~7分的腎積水胎兒會隨著分值的增加,也提示預后不良的幾率增大。
腎盂前后徑分級法是臨床最常用的診斷胎兒腎積水的方法,測量標準容易掌握,但對預后的評估較SFU分級法更為模糊。胎兒腎盂前后徑<1 cm時提示胎兒預后良好,當腎盂前后徑>1 cm時提示胎兒后續需接受治療。此外國外一項研究表明[11]:腎盂前后徑>1.5 cm的腎積水胎兒,泌尿系出現梗阻性疾病的幾率將會進一步增大。當病理性腎積水寬度> 2.15 cm 或腎實質厚度<0.2 cm時,臨床常建議適時終止妊娠[12]。超聲評分法通過對胎兒腎積水密切相關的幾個參數進行測量,并根據積水程度進行評分,通過多角度的觀察雙腎的大小及內部結構,以及膀胱及周圍組織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從而能夠為臨床預后評價提供重要依據。此外使用超聲評分綜合評價能夠減少診斷中出現的假陽性和假陰性。
對胎兒腎門處腎動脈 RI指數進行檢測也是評價胎兒預后的一項重要措施,RI是反映血管阻力大小的重要超聲參數,腎積水發生后,腎盂內壓力升高,壓迫腎實質,并可引起腎內局部血管因子發生變化,從而造成腎內血管收縮,腎血管阻力升高,可見腎動脈 RI指數能夠能夠對胎兒的腎功能進行有效的評價[13-14]。時博等[15]的研究表明:重度腎積水胎兒的RI指數高于中度腎積水,積水程度越重,腎段動脈RI越高,間接提示腎臟功能損害越重,胎兒預后不良。當RI值均>0.7時,說明腎盞形態處于存在尿路梗阻,且機體自身緩解率顯著降低,提示患兒預后不良,出生后需要接受治療的幾率增大。
綜上所述,超聲評分法聯合腎動脈RI指數是評價胎兒腎積水嚴重程度的重要依據,能夠確保預后評價的客觀性,區分非病理性腎積水及病理性腎積水,從而避免非病理性腎積水胎兒的盲目引產,因此應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詹韶華.超聲檢查對胎兒腎積水的產前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112-113.
[2] 鄭伯祿,林濤,林珊,等.不同頻率的超聲隨訪方案在胎兒期腎積水患兒隨訪的應用價值[J].吉林醫學,2018,39(3):498-500.
[3] 展新風,袁野,陶國偉,等.超聲評分法與腎盂前后徑對胎兒腎積水預后關系的研究[J].中國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3):231-235.
[4] 高偉,王騰春,羅娜,等.多參數超聲評分法對評估胎兒腎積水預后的臨床價值[J].醫藥衛生,2016,(2):96.
[5] 李雪風,孫萍,張步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預測胎兒腎集合系統分離轉歸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1,33(10):1505-1507.
[6] Zhan X,Tao G,Liu S,et al.Ultrasound score:A new method to differentiate fetal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hydronephrosis[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0,(151):26-32.
[7] 尤紅霞,王芳芳.胎兒腎積水的產前診斷、產后轉歸及處理[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6,27(1):91-94.
[8] 馮曉,段世玲,宋江虹,等.超聲評估胎兒腎積水預后的研究進展[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8,23(3):234-236.
[9] 王婧霖,劉雨函,呂卓.超聲評分法及腎動脈阻力指數對胎兒腎積水預后的研究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4,16(12):824-826.
[10] 張子寧,周菊英. RI指數聯合超聲對孕晚期胎兒腎積水預后預測價值的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6(3):342-344.
[11] Kachakova D,Mitkova A,Popov E,et al.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newly identified urine biomarker HIST1H4K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in Bulgarian patients[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Balkan Union of Oncology,2013,18(3):660-668.
[12] 潘日安.多因素超聲評分法對胎兒腎積水預后的評估價值[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5):108-109.
[13] 呂宇濤,文建國,張艷,等.腎臟血流阻力指數比率在評估小兒腎積水腎臟功能中的價值[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3,38(2):182-184.
[14] 乃賡,戚巖.重度腎積水及阻力指數改變的超聲診斷[J].河北醫藥,2007,29(5):504.
[15] 時博,李士星,張堯,等.應用段動脈阻力指數早期評價小兒腎積水手術后療效[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 27(12):2498-2501.
(收稿日期: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