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春
低血糖癥是靜脈血漿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臨床上表現為出汗、饑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進食后可緩解。發生嚴重低血糖時可出現神志改變、認知障礙、抽搐和昏迷。
對非糖尿病患者來說,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2.8毫摩/升(60歲以上者血糖≤3.0毫摩/升),而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毫摩/升就屬于低血糖范疇。
哪些原因會引起低血糖
過量飲酒 酒精可以抑制人體內的糖原異生與肝糖原分解,阻止葡萄糖的產生,引起低血糖。空腹飲酒時更易發生。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喝酒,可能會發生嚴重的低血糖。
進食過少 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未按時進食、進食過少或漏餐,都會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
餐后低血糖 又叫反應性低血糖。肥胖、糖尿病前期、早期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早餐進食碳水化合物后,可引起胰島素過多分泌及高峰后移,容易在餐后2~3小時發生低血糖。
運動量過大 劇烈活動或活動量超過平常、空腹運動,都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
降糖藥物劑量過大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磺脲類和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等降糖藥時,若劑量過大,可能會引起低血糖。其他種類的降糖藥,如二甲雙胍、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單獨使用時一般不會導致低血糖。
胰島素瘤 胰島素瘤是常見的胰腺內分泌腫瘤,發病率極低,絕大多數為良性,惡性少見。胰島素瘤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增多,使患者反復發生低血糖。
發生低血糖怎么辦
患者應迅速補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若意識清楚,應立即進食15—20克糖類食品,如1杯可樂、1杯果汁、1杯白糖水、2塊糖果、2塊巧克力等。對于失去知覺的低血糖患者,絕對不能補給食物,應急送醫院,給予50%葡萄糖40~ 60毫升靜脈注射,繼以5%~ 10%葡萄糖液靜脈滴注。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呼吸道窒息。
糖尿病患者要隨身攜帶急救卡,寫明病情、聯系電話等信息。萬一出現低血糖反應或昏迷,急救卡可提示他人對患者進行救助。
糖尿病患者怎樣預防低血糖
1.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謹慎調整劑量。
2.若發生嚴重低血糖或反復發生低血糖,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尋找原因,調整治療方案,并適當調整血糖控制目標。
3.進餐應定時定量。如果進餐量減少,需相應減少降糖藥物劑量。有可能誤餐時,應提前做好準備。
4.飲食結構要合理,不能只吃谷類。進食順序為先喝湯,再吃菜,最后吃主食,以延緩糖的吸收;如果運動量增加,運動前應適當加餐;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5.隨身攜帶備用糖類食品,一旦發生低血糖,立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