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
李先生是一位事業有成的企業老總,平時工作應酬非常多,血糖也是時而“波峰”時而“波谷”。有一次,正在餐桌上應酬的他突然昏倒,被送進醫院。看到他27.5毫摩爾/升的血糖值,醫生嚴肅地問他為何不早住院治療。李先生自己也有點兒迷糊,我這平時也沒什么事,有必要考慮住院嗎?
其實,李先生的想法并不是個案,很多糖友有與他一樣的困惑。“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住院”成了不少糖友的控糖準則。其實,哪些情況需要住院是有指征的。
糖友是否需要住院主要看糖友的癥狀和相關指征。不少糖友由于認識上的不足,或是工作、學習原因,對住院檢查治療有抵觸心理,常會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加速了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有時會帶來不可逆的嚴重危害。一般來說,短期住院可以幫助有需要的糖友緩解突發癥狀,醫生可以通過相關檢查,充分了解糖友病情,并對血糖控制給出優化方案,讓糖友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規范控糖。
糖友住院后和醫護人員溝通,會對自己的病情有進一步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糖友會慢慢從被動治療者變成治療的積極參與者。住院期間糖友可以了解治療藥物的使用規則和胰島素注射規范,例如為什么使用這種藥物、還需要服用哪些配合藥物、胰島素如何規范注射等。這樣,出院后會對治療方案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認知,從而更合理地控糖。此外,糖友還可以了解飲食、運動對控制血糖的具體作用,例如,如何根據身高、體重等計算飲食量,自己適合哪種運動方式。出院后,糖友可以參照住院期間的親身體會,調整飲食、合理運動,更有效地控糖。
由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中國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專家組最近頒布的《中國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專家共識》,確定了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標準:新診斷的1型糖尿病;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需進行慢性并發癥篩查或評估,或血糖較高需考慮胰島素強化治療者: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不能明確分型,需入院進一步明確分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并發癥,如糖尿病酮癥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和乳酸酸中毒伴高血糖等:糖尿病合并各種嚴重慢性并發癥,如各種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糖尿病足潰瘍伴或不伴感染等:糖尿病妊娠或妊娠糖尿病,遵醫囑住院檢查治療;糖尿病血糖控制差或不穩定,經門診調整治療不達標者:病程長,需進行慢性并發癥篩查或評估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各種應激狀態,如心腦血管意外、創傷、感染和手術等;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血糖不達標者;糖尿病合并多臟器功能不全,如肝、腎、心、肺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