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那些孕晚期處于一年中光照較少月份的女性,在嬰兒出生后患產后抑郁的風險較高。這與自然光照時間多少與一般人群中成年人患抑郁概率大小之間的已知關聯相符合。
在最近出版的英國《行為醫學期刊》上發表的這項研究稱,人們通常認為,減少接受自然光照與一般人群中成年人患抑郁癥有關聯。不過,對于自然光照和季節性變化是否會改變女性在孕期以及產后患抑郁的概率,并沒有達成共識。
在這項研究中,美國圣何塞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93名參加孕期和產后睡眠情況隨機控制臨床試驗的女性的信息。試驗參與者都是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初產產婦。搜集的信息包括孕期最后三個月接受光照時間、抑郁病史等已知風險因素,以及女性的年齡、社會經濟地位和睡眠時間的長短。
總體上,參與者患抑郁的風險為30%。分析認為,女性孕期最后一個月以及產后接受日照時間與她是否出現抑郁癥狀有很大關聯。
研究發現,孕期最后三個月日照時間較長的女性患抑郁風險最低(26%)。孕期最后三個月日照時間較短的女性的抑郁風險最高(35%)。該組女性產后的抑郁癥狀更加嚴重。
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結果表明,臨床醫生應鼓勵高風險孕婦多接受自然光照以及攝入維生素D。
(曹淑芬/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