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曉雁
中醫的胃氣泛指以胃腸為主的消化功能。充足的胃氣是人體健康的體現,而且患病后康復能力也很強。換而言之,胃氣足則正氣足,尤其是消化吸收能力強,可使身體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確保人體氣血豐盈:若胃氣不足,則消化吸收能力低下,氣血勢必虛弱,易患疾病,且患病后也不易痊愈。所以,胃氣足是你獲得長壽入場券的必備條件之一。中醫稱“胃氣為養生之王,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奧秘即在于此。
那么,你的胃氣足嗎?不妨與下面幾個標志比比看。
面色黃中透紅,滋潤光澤,是胃氣充足的面部特征;若黃色過重,紅色過少,或面色干枯而無光澤,則是胃氣不足的表現。另外,唇色紅潤亦說明胃氣充足,而唇色淡白(血虧表現)或淡紅(多屬血虛或氣血雙虛)則意味著胃氣不足。
眼睛胃氣充足者雙目炯炯有神,眼球運動靈活。眼神黯淡或眼色渾濁、眼球運動呆滯,皆是胃氣不足的征象。
頭發胃氣充足者頭發烏黑潤澤。如果頭發稀疏干枯,甚至打結,變細如枯草,皆意味著胃氣不足。
舌頭胃氣充足者舌頭運動靈活,舌頭顏色紅潤而舌苔薄白。若舌頭運動呆滯,或干枯或胖大,沒有舌苔,或者舌苔黃中透黑,都是胃氣不足的表現。
嗓音胃氣充足者說話聲音嘹亮,邏輯清晰。假如說話沒條理,或有氣無力,說明你的胃氣虧了。
食欲胃氣充足者食欲與平常無異。若食欲下降,食量減少,說明你的胃氣不足。如果不能進食,或進食即吐,則屬于胃氣衰敗,是生命垂危的先兆。
饑餓感饑餓感是維系生命最重要的感覺,尤其是清晨起床后明顯。饑餓感下降表示胃氣下降,若沒有饑餓感,則表示胃氣嚴重虧損。
另外,睡覺中常流口水(因脾胃虛弱不能有效控制口腔的開合所致)以及進食后老打嗝,也是胃氣不足的信號。
如果當你對比之后發現自己有一些胃氣不足的癥狀,也不要緊張。從現在起調整你的生活方式,進入壽星行列的機會依然存在。
調整食譜
日常食物形形色色,包括五谷、奶類及制品、豆類(豆漿、豆腐)、蛋、魚、瘦肉、動物肝、蔬菜、水果等。面條最養胃氣(勝過大米),其次為牛奶(對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秘很有益)、粥類(八寶粥、芡實粥、小米粥等,冬季首選)、湯水(主要是菜湯而非肉湯,如南瓜湯、番茄湯、芹菜湯)、蘋果(補氣益胃、生津潤燥)、菠菜(促進胃腺分泌,烹飪時需用沸水焯一下,以除去過多草酸)、卷心菜(健脾養胃)、桂圓(溫胃補脾)、胡蘿卜(富含可轉化成維生素A的胡蘿卜素,常和肉一起燉食)、山藥(強健脾胃)、南瓜(消炎殺菌、止胃痛)、枸杞(滋養氣血)、蓮藕(養胃滋陰),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番茄、檸檬、萵苣葉等。
應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選擇,如春天多吃點山藥、香蕉、大棗等甜味食物,以養脾氣:夏天多吃豆類以健脾利濕;從立秋起開始多喝粥;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宜多吃一些暖胃食物,如小米、蘿卜、大棗、南瓜、紅薯、板栗、甘藍、羊肉與魚等。反之,煙、酒、濃茶、咖啡、辣椒、咖喱、甜食、肉湯、雞湯、過多的鮮味食品皆不利于胃氣,戒除或節制為妙。
此外,要糾正暴飲暴食、三餐不定、不吃早餐、偏食、挑食等傷胃氣的不良飲食習慣:少吃零食,別盲目減肥;多吃熱食,尤其是早餐,以保護胃氣,如熱稀飯、熱燕麥片、熱豆花、熱豆漿、芝麻糊、山藥粥等:迸餐要細嚼慢咽,每口飯至少咀嚼30次。
胃有恙時,宜暫時遠離薄荷、汽水、豆類、咖啡、西蘭花、番茄、巧克力、辣椒、生洋蔥、山楂、鮮棗、獼猴桃、冷飲等,以保護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