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琛
【摘 要】新編現代黃梅戲《老支書》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這次編劇創作故事的角度一改以往“高大全”式的、恢弘悲壯的方式講述故事,而是選擇以小見大的,俏皮幽默的形式講述發生在安慶小村子里的芝麻官解決芝麻事的有趣故事。
【關鍵詞】黃梅戲;人物形象;喜劇
中圖分類號:J82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7-0028-01
一、故事概述
新編現代戲《老支書》講述的是皖西南石塘村的村支書老根即將退休,卻發現工作本上還有許多未解決的事,哪怕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老根的眼里都是天大的事。
二、講述故事的角度
《老支書》的故事將生活的橫切面展現給觀眾。有意的選擇了特定的角度和故事發生特定的時間,這就使得故事耐人尋味。故事開場一首《芝麻歌》點明了故事的主題。“芝麻官,芝麻事。芝麻官辦的是芝麻事。這芝麻事,是老百姓的家常事,這家常事,是芝麻官天大的事?!惫适掠幸獾谋荛_了恢弘廣闊的主題而是選擇小的角度切入進去,講述平凡的,樸素的,發生在人民群眾身邊的小事。這種講述故事的方式使得觀眾能夠迅速的進入戲劇情境中,引發觀眾的共鳴與共感,形成觀眾與演員之間的情感交流,達到良好的觀演效果。其次,故事的切入時間點也耐人尋味,村支書老根退休前的一個月。故事拉開帷幕,采用第三群眾視角的描述為觀眾介紹了主人公老根?!袄细剂?,每天雞一叫,他就挨家挨戶的轉,看看阿貓阿狗,問問家長里短。”表現了村民對老根工作的認可與依賴。接下來主人公老根出場,就快退休的他,日記本上還有許多未解決的事,為九嬸找老伴、給妞妞上戶口,為雙茍找份工作,都要在退休前解決。通過兩種敘事角度,不僅塑造了為民的老支書形象,而且描繪了官民一家親其樂融融的鄉村氛圍。
三、矛盾沖突中塑造人物性格
故事為兩條線索,老根為您妞妞上戶口,解決上學問題為本劇為主線。雨平與妞妞的養母蘭花的愛情為復線。復線服務于主線,兩線的交織又牽扯其他人物事件。主人公老根的形象在多重的矛盾糾葛中得以塑造成功。劇中有三組矛盾,老根與蘭花之間的矛盾、老根與兒子雨平之間的矛盾、老根與妻子之間的矛盾。而這三組矛盾又各有所指,封建思想與進步思想的沖突、老一代與年輕一代思想沖突、工作與家庭的沖突。
主人公老根與以往現實題材劇中“高大全”式的人物不同,老根身上依然殘留著封建的思想,這體現在老根不能理解蘭花未婚生子。老根人物形象是不完美的,卻塑造了真實可信的基層干部形象,貼近現實,符合人物存在的戲劇情境。老根與兒子雨平其實是老一代與新一代思想的碰撞。故事開始就有交代兒子雨平與父親老根的關系,雨平大學畢業想要去大城市闖蕩,父親老根希望兒子回到鄉村用自己所學建設發展鄉村。雨平懼怕父親老根只能服從,內心一直埋怨父親。老根自己將一生奉獻給鄉村,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一樣建設鄉村,這里塑造了老根心系百姓,關注鄉村發展的支書形象。兒子雨平的形象也在矛盾中得到了發展。由老根與蘭花的矛盾引發了雨平與蘭花婚事的沖突。兒子雨平從一開始懼怕父親到為了爭取婚姻自由與父親對抗,雨平的性格得到了發展與豐滿。為了圓妞妞的上學夢,老根無奈之下欺騙老伴拿出治病的存款。沒有想到騙局被老伴識破,引發沖突。老根與老伴之間矛盾的實質是老根工作與家庭之間矛盾,在這里塑造了老根將工作放在首位,無私奉獻的人民干部形象。對老伴的誤會也體現了老根忙于工作疏忽家庭的盡職的干部形象。從老伴的視角來說,多年來老根貼補村民的事情,老伴都是睜只眼閉只眼,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老根與老伴的對手戲令人感動。
三次的矛盾沖突將村支書老根塑造成一個平凡樸實的、熱心腸的、十分接地氣的、執著頑固飽滿的人物形象。
四、喜劇氛圍的營造
《老支書》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戲劇,編劇另辟蹊徑采用幽默詼諧,俏皮可愛的方式講述嚴肅的故事,使得故事生活氣息濃厚,充滿了趣味性。劇中喜劇氛圍的營造是通過喜劇人物構成喜劇情境,營造喜劇氛圍。首先是喜劇人物雙茍與彩旦們六娘、七姑、八姨、九嬸的插科打諢。這些反面人物和彩旦們在劇中負責穿針引線,風風火火,載歌載舞,幽默詼諧。在喜劇情境的營造上,兒子雨平打算向父親老根坦白自己與蘭花的感情,在吃晚飯時母親暗中相助。一場戲中三個人各懷心思,舞臺上采用了人物定格的方式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一是交代前因后果,敘述劇情。二是通過三人不一致的戲劇行動營造喜劇效果。雨平一方急切說出又欲言又止,母親一方暗中相助,推波助瀾,老根一方會錯意思,蒙在鼓里。戲劇節奏一起一伏,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之后老根為了阻止雨平與蘭花的婚事,來到蘭花的家中為雙茍求親,碰巧蘭花與雨平誤會老根的意思,弄出了一出啼笑皆非的好戲引人入勝。
五、結語
根據真實的題材改編的現實主義戲《老支書》在選題的角度上,采取以小見大的方式,聚焦于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矛盾集中,兩條線索互為呼應。懸念、誤會的設置引人入勝,妞妞的身世之謎始終貫穿整部劇中,是戲劇發展的線索時刻牽動著觀眾的好奇心。幽默詼諧的喜劇語言,靈動俏皮的人物,原汁原味的鄉歌俗語,民俗元素的運用,舞臺設計上加入了“挑花”的圖案。讓一部具有政治色彩濃厚的題材,用輕松詼諧的方式展現出來,又風趣,又俏皮讓觀眾不得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