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國
角色:孫女、男教師、女教師、群眾
男:碧波無垠的海面上,一輪明月冉冉升起。
女:宛如一顆光潔圓潤碩大無比的珍珠,高高懸掛在天際。
男:海風徐徐,講述著中國珍珠之父的動人故事。
女:天地悠悠,隔不斷緬懷恩師熊大任教授的深情厚誼。
女、孫女合:爺爺,老師。您在天堂好嗎?我們想念您,想跟您說說話。
男:老師,您還記得我嗎?我是79屆的, 您的關門弟子。畢業后我創辦了一家珍珠養殖公司。托您的福,生意還不錯。
女:老師,聽師兄說。您早年留學日本,就懷著珠還神州的抱負,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開始從事珍珠的研究和教學。戰亂中您隨校遷徙、輾轉千里、歷經艱辛、勵志不移。
男:新中國成立以后,老師立下了一定要趕超日本,中國不成為珍珠王國死不瞑目的錚錚誓言。帶領學生,在幾間簡陋的茅草棚里辦起了珍珠養殖場。硬是用二腳鏟把厚實的蚌殼一鏟一鏟鏟成了第一批珍珠殼。經過不斷的探索反復的試驗,實現了中國珍珠養殖史上的多個第一。
群 合:老師,您的豐功偉績永載史冊,牢牢銘記在我們心里!
女:老師,我是一名八零后青年教師,沒趕上在您有生之年做您的學生。但我認真讀過您寫的書,您編的教材。聽說過許多您為人師表,愛生如子的動人故事。
孫 女:小時候,爺爺總是喜歡牽著我的手上街買菜,和我玩空口吃豆子。可是爺爺太忙了,每天不是在講課就是在做實驗寫文章。爺爺深夜伏案寫作的背影就是當時不懂事的我最深的印象。
男:我還記得,你們一家六口非要住在只有六七十平米的工房里。
孫 女:是啊,我爺爺自己家的事他從不求公家,別人家的事他盡心盡力的幫忙解決。當年學校想給我們家分配一間大一點的公寓,可爺爺堅持不肯要,說一家人住在一起小點溫馨。
男:記得那年我剛剛入學,老師到宿舍來看我們。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研究水產科學要有勇于獻身的探索精神。當時我們光顧著鼓掌,并沒有把老師的話往心里去。直到后來我們聽說,老師去世的前一天還在研究新學期的教研和教學計劃,還在接見來訪的客人。
孫 女:給爺爺送行的那天,按照爺爺一貫儉樸的作風,我們沒想大辦,可是到場的人還是那么多。時間太久,我已記不清他們的模樣。可那一雙雙泛紅的眼睛,卻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
男: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好多年過去了,老師,您的孫女如今長大成人了,您還認得出她嗎?
孫 女:爺爺,我畢業了。在您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學校工作。我結婚了,有孩子了,每當我牽著孩子的小手逛街,我總會想起您。爺爺,我好想好想您牽著我的手再逛一次街呀;我好想好想再喝一口您煲的小魚湯;我好好想好想再見您一面吶,爺爺。
男:老師,您為珍珠而生,與珍珠融為一體。您的人生如同珍珠一樣寶貴美麗!
孫 女:您心里裝著老師裝著學生,卻惟獨沒有您自己。
女:春蠶到死絲不斷,蠟炬成灰熱猶存。親愛的老師,您的燈總是熄的很晚很晚,是為了我們的明天更亮更亮!
群 合:您為海大樹立了一座豐碑,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海大人!
男、女、孫女、群合:每當我們從您的銅像前走過,都會默默的向您注目行禮。
男女合:敬愛的老師!
孫 女:親愛的爺爺!
男、女、孫女、群合:我們永遠懷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