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多毅
【摘 要】戲劇,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受到經濟、政治、地域環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戲劇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戲劇和西方戲劇在表演形式、藝術手法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同時也由于這種差異,造成了戲劇的多元,讓戲劇展現了其所獨有的文化魅力。近些年,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日漸頻繁,對西方戲劇翻譯的數量逐漸增多,由于中國戲劇翻譯起步比較晚,所以存在著眾多不足,但是對中國戲劇文化的豐富和完善也是不容忽視的。本文主要從現代戲劇翻譯的特征以及從多元系統看現代戲劇翻譯的影響,并對這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多元系統;現代戲劇翻譯;影響
中圖分類號:J80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7-0034-01
戲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話劇、歌劇、舞臺劇等多種形式,所以對翻譯水平的要求也非常高。一般來說,戲劇的創作受到時代背景以及文化的影響,在翻譯中需要考慮到文化底蘊的差異性。戲劇翻譯,兼具著翻譯的文學性,同時也兼具著戲劇藝術的特性。因此,現代戲劇翻譯的特性決定了其工作的復雜性,造成了沒有一個相對標準的概念來進行評判。簡言之,現代戲劇的翻譯,更多的是從翻譯價值主題出發來進行適當的抉擇。以“九一八”事件的發生為背景,大量戲劇的創作,便是以國外戲劇翻譯為基礎進行的深層次創作,是對外國戲劇形式以及內容進行的一種二次創作,進而從生活化的語句中,去體會當時時代的深刻內涵。
一、現代戲劇翻譯的特征
(一)等效性。每一個主題的戲劇在誕生之初,都受到了當時文化背景、時代特征的影響,因此在翻譯時,應該從尊重原著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考察,確保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和等效性。優秀的翻譯作品,應該是從受眾需求出發的,幫助目標語觀眾獲得和原語言觀眾相同的體驗。而翻譯中的等效性便是最為基礎的特征之一,這也是所有文學作品在翻譯中需要被關注的。由于戲劇本身受到演員情感、肢體動作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翻譯中也需要關注可讀性,能夠讓演職人員正確理解作品,正確展現人物形象。
(二)個體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在戲劇翻譯中,對于同樣的對話,由于譯者自身經歷和語言習慣的不同,也會產生個性的、細微的差異。因此,在現代戲劇翻譯中無可避免地出現了戲劇翻譯的個體性。同時,從劇本出發,演員通過這些語言的理解,進行表情、動作的再次加工,從而將形象呈現在舞臺上。這種種因素,共同為觀眾呈現出一個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因此,在現代戲劇的翻譯中,所呈現的個體性不容忽視。當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譯作的質量。
(三)通俗性。戲劇既然是一種表演形式,那么就需要考慮到觀眾的需求,要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演員是隨著故事情節以及戲劇沖突的發展,而在情感上逐漸上升的。在此過程中,每一句對白留給觀眾的時間都是與情節發展相匹配的,并不是單純為了滿足觀眾的理解層次。因此,在現代戲劇翻譯中應該具備通俗性,讓觀眾能夠聽得懂。這樣,在表演中,觀眾才能隨著情節的發展產生共鳴,從而得到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因此,在戲劇翻譯中,語言的通俗性相當重要。畢竟,翻譯本身就是為了更多的人能突破語言的限制,去感受不同層次的戲劇魅力。
二、從多元系統看現代戲劇翻譯的影響
(一)戲劇題材逐漸貼近生活。戲劇,是源于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由于環境的影響,產生的形式和內容也不盡相同。而隨著西方戲劇逐漸進入中國,對中國現代戲劇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九一八”事變后,隨著西方戲劇的大量翻譯,與此同時和中國時代背景的結合,涌現出了大量的戲劇作品。比方說《眉娘》便是根據歌德小說《威廉·邁斯特的漫游時代》改編而成的。這些作品的涌現,因為當時宣傳抗日思想、啟蒙政治思想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人說“九一八”是中國現代戲劇走向成熟的開始。貼近生活化的戲劇題材,能夠給人更加深層次的思想啟迪。
(二)戲劇受眾走向平民化。隨著西方翻譯作品開始涌入中國市場,豐富了中國原有的戲劇形式,采用白話的戲劇形式,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帶給大家豐富的情感體驗。由于語言表達的直白、通俗易懂,受眾也開始轉向平民大眾。戲劇這個舞臺形式,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觀眾的熱情,形式簡單、靈活多變,吸引了更多的平民。同時,隨著受眾群體的廣泛性,進一步刺激了生活題材戲劇的出現,以便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多層次需求,為中國話劇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現代話劇的發展。
三、總結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各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日漸頻繁,外來文學作品大量涌入中國。一方面,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豐富,另一方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就中國現代戲劇來說,大量戲劇翻譯作品的出現,推動了中國現代戲劇的轉型,為戲劇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拓寬了戲劇的表現內容。戲劇作品的翻譯特點,使翻譯過程需要字斟句酌,需要體會原文的情感,然后透過文字傳遞給演員,而演員借助動作、語言進行深層次的完善。為大眾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讓大眾享受到不同的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郝雯婧,王雪梅.現代戲劇翻譯新型轉向研究[J].四川戲劇,2018(05):60-63.
[2]甘露.近代戲劇文學翻譯與現代戲劇的演變[J].戲劇文學,2007(1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