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馥毓
【摘 要】“花兒”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大瑰寶,被譽為“大西北之魂”,對于新疆地區的“花兒”研究,已有了一定規模的學者群。所以,筆者以“新疆回族花兒”為主題,從不同角度查找文獻進行分類閱讀,對“新疆回族花兒”研究進行綜述。
【關鍵詞】花兒;新疆回族花兒
中圖分類號:J607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7-0075-01
花兒的文化研究最早開始于1925年,在20世紀初,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在一批批學界同仁挖掘、整理和積極探索下,“花兒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顯學,而“回族花兒”在全國各地的花兒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備受關注。以下按新疆回族花兒研究的不同領域予以綜述。
一、“花兒”的源流探索研究
“花兒”被新疆回族人稱作“山曲兒”,是由中國回族民間歌手觸景生情、根據情感的需要即興發揮的一種表演形式,歌曲內容記錄回族人民的真實生活,“花兒”的歌詞內容將回族人民對生活的喜怒哀樂體現得淋漓盡致,深刻反映勞動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尋和向往。
李樺在《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的《新疆回族“花兒”源流初探》中提到“花兒”是由于回族人民的西遷,在各地回族人民進入新疆的同時帶入了新疆,隨著回族人民定居繁衍,“花兒”也從原有的“青海花兒”“寧夏花兒”“河州花兒”相融交匯,形成了“新疆回族花兒”。著名回族“花兒”歌手韓生元以父輩們從故鄉青海帶來的“花兒”為背景,結合新疆當地生活所編唱的“花兒”就是新疆回族“花兒”形成的最好的例證。
二、“花兒”的特征研究
關于“花兒”的特征研究,從文學形態方面來說內容涉及新疆回族“花兒”的歌詞格律,歌詞內容;從音樂形態方面來說,內容涉及旋律、節奏節拍、曲式曲調等內容。
劉可英的《新疆昌吉地區回族“花兒”的形態特征初探》、韓曉燕的《新疆回族花兒的風格特點》和馬巧梅的《新疆昌吉地區回族“花兒”民歌的藝術特征解析》都從新疆地區回族“花兒”特征的音樂形態方面來論述新疆回族“花兒”的特點。首先,旋律特點:新疆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使“花兒”形成既高亢、剛毅又細膩的風格特色。昌吉地區“花兒”在旋律上大多采用五聲音階的級進、四度大跳以及裝飾音的組合,具有濃郁的新疆地域特點。其次,在調式方面,新疆回族“花兒”大多采用徵調式和商調式,采取這兩種調式的“花兒”既繼承了山歌的高亢,另一方面也融入了新疆當地民族音樂特色細膩的韻味。再次,在節奏方面,新疆昌吉地區回族的“花兒”借鑒了維吾爾族民間音樂的歡快節奏,在節拍方面,除了規整的三拍子和二拍子,還有許多不規整節拍組合的拍子,如八三拍、八七拍等比較復雜的節拍組合。最后,通過這兩個方面力圖揭示新疆地區的回族“花兒”與其他地區不同的風格特點。
三、“花兒”的演唱風格研究
劉可英在《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12月第25卷第4期的《新疆昌吉地區回族“花兒”的演唱風格探析》中對新疆昌吉地區回族“花兒”的語言特色、演唱風格進行了研究。在演唱及表演風格特征方面,唱腔保持了內地“花兒”既高亢、粗狂,又婉轉、悠揚、細膩的特色,同時將新建小曲子的片段融進“花兒”里,使“花兒”又有了新疆小曲子的特點。和聲樂演唱的技巧兩方面揭示新疆昌吉回族“花兒”在演唱風格方面的鮮明個性。
聲樂演唱技巧方面,咬字吐詞講求咬字字正腔圓,吐字準確清晰,哪個地方的“花兒”就要用哪個地方的方言來演唱。襯腔的演唱最主要的就是要熟練掌握和運用當地方言土話和特色的襯詞襯腔,還要根據“花兒”曲調中的位置靈活調整自己的聲音,才能給聽眾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凸顯昌吉地區回族“花兒”的獨特韻味。再次,裝飾音的表現。“花兒”歌唱中的裝飾音是不規整的,有時用它來連接上下樂句,有時用它來表達歌者的情感。從而大大加強了“花兒”演唱過程的表現力。
四、“花兒”的傳承研究
馬巧梅在《人文高地》2013年28期《新疆焉吉回族花兒的傳承現狀》中對焉吉地區花兒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特點及傳承情況提出建議,為的是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焉吉花兒。口傳心授是所有民間音樂最傳統也是最直觀的傳承方式,焉吉花兒也是以這樣的方式由一代一代民間藝人傳承下來。
政府方面的傳承與保護:1.焉吉當地政府專門成立了工作機構;2.加大保護文化遺產專項資金投入,為了確保“花兒”文化的積極發展,當地已經成立了焉吉花兒藝術團,并選送優秀的民間藝人外出學習;3.以活動為載體,舉辦各種形式的花兒比賽,普及花兒文化;4.加大“花兒”的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報刊、大型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花兒”文化。
新疆“花兒”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民間音樂的一大瑰寶,只有用心保護這種“原生態”文化遺產,才能使“花兒”久唱不衰。最后,期望有一天新疆回族“花兒”可以走出國門,在國際的舞臺上展露我們民族音樂的特色。
參考文獻:
[1]董光軍.新疆原生態民歌“花兒”溯源流布史考[J].昌吉學院學報,2007年第 5期.
[2]李樺.新疆回族“花兒”源流初探[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
[3]劉秋芝.回族花兒研究綜述及其混合語的特征分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