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茹
【摘 要】通過對板野馬戲中高速飛行物體的鏡頭運動的研究,從物體的性格劃分,高速鏡頭運動,物體的行動軌跡三個方面分析了板野馬戲的制作方法,指出了板野馬戲對日本機甲動畫史的革命性突破和創(chuàng)新,了解到了如何制作精彩的板野馬戲。基于此有必要對板野馬戲中的鏡頭運動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將研究結果用在自己今后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豐富畫面效果,最終達到提高動畫中空中戰(zhàn)斗場景的技術性突破。
【關鍵詞】板野馬戲;機甲戰(zhàn)斗動畫;高速鏡頭;運動軌跡
中圖分類號:J93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7-0136-01
板野馬戲是由日本動畫師板野一郎創(chuàng)造的一種著名的作畫技法,其中又以導彈齊射的壯麗場面最為著名,改變了日本機甲空戰(zhàn)動畫的歷史。上世紀70年代,日本的機器人戰(zhàn)斗動畫非常火爆,而當時的鏡頭表現(xiàn)手法非常單一,板野馬戲的出現(xiàn)使戰(zhàn)斗場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板野馬戲不再忠實地表現(xiàn)物體的運動,而是重視描繪人們看到高速物體時的印象,漫天飛舞的運動軌跡在二維的畫面中創(chuàng)造出了三維空間的效果。對板野馬戲的研究有利于更清楚地認識日本機甲動畫的進化史,以及了解到那些宏大的場景背后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同時為了在自己未來的作畫中擁有更加華麗奪目的畫面打好了理論基礎。
一、為高速物體賦予性格特點
板野馬戲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對飛行中的物體進行性格的設定和分配,使戰(zhàn)斗時的畫面里現(xiàn)出復雜華麗的數(shù)果,這是板野馬戲的一大視覺特征,也是后輩們競相模仿的要點。板野一郎把物體的生格分為三種,一是緊跟在主體物身邊,緊追主體物的運動軌跡的“優(yōu)等生”;二是預先判斷主體物的運動趨勢,繞到主體物前面先行圍堵的“先讀君”;第三種則是不管主體物的運動,自己在一旁自娛自樂,用自己爆炸的碎片進行攻擊的“大傻瓜”。
《超時空要塞》中,導彈噴射的氣體在顏色上就先行進行了區(qū)分,粉色,黃色,藍色等不同顏色的尾氣使得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三種性格的導彈形成美妙的運動軌跡,戰(zhàn)斗畫面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復雜,這些原本沒有生命的物體經(jīng)過板野一郎的魔術般的手法擁有了自己的個性和靈魂。
二、全方位高速移動鏡頭
板野馬戲可謂是開創(chuàng)了機甲動畫中戰(zhàn)斗場面的新紀元,在從前的導彈攻擊表現(xiàn)手法中可能只有發(fā)射導彈,切到對方的鏡頭,對方被打中這種單純的分鏡套路,鏡頭切換得十分單調,缺乏懸念感和觀賞性。在板野馬戲中全方位高速移動鏡頭的運用解決了這個問題,誕生了豐富華麗的空中追逐戰(zhàn),利用鏡頭變焦和動態(tài)視點等制造了眼花繚亂的“高速感”。
《銀河美少年》中,塔科特和反派首領的最終對決中,鏡頭追隨著反派發(fā)射出的無數(shù)導彈的軌跡快速運動,塔科特被導彈包圍攻擊的時候,鏡頭一直綁定著那些飛行的導彈,導彈圍著塔斯特360度旋轉,鏡頭也緊緊隨行,給觀眾身臨其境的代入感。反派的手伸出去攻擊塔科特的時候,鏡頭便跟著他的手的行動軌跡一起高速移動,使觀眾在觀看的時候仿佛自己在現(xiàn)場一起參與著戰(zhàn)斗。《超時空要塞》中的機體多以大量發(fā)射的小型集束飛彈器為主,鏡頭也是緊追飛彈,給人以在立體空間里上下翻飛的天馬行空感。
三、豐富復雜的運動軌跡
板野馬戲中通過殘影,軌跡等手法來表現(xiàn)出物體的高速移動,通常采用較長的移動軌道,鏡頭也就多為一鏡到底。在作畫的時候首先確立一個主體物和主體物的飛行方向,再確立一個主體物在畫面中的運動路徑,在路徑旁設置其他的彈道,煙痕等飛行物體及不合理的彈道扭曲,襯托主體物的移動,使戰(zhàn)斗場景變得空前復雜,加強了觀眾的觀賞性。
《交響詩篇》中絢爛的彩虹煙層,《你的名字》中彗星擊中小鎮(zhèn)的畫面,都是這種作畫手法,主體彗星劃破天際之后其他彗星緊緊跟隨在一旁,彗星的長尾巴充當了煙痕的身份,無數(shù)顆彗星齊飛,相互追擊,相互跟蹤,畫面十分宏大瑰麗。《輕拍翻轉小魔女》中的“近戰(zhàn)馬戲”,也是展示了馬戲不一定非要是導彈這種飛行物體,只要有足夠長的運動軌跡便可以實現(xiàn)。
動畫片中處于絕對靜止狀態(tài)的畫面鏡頭是不多見的,由于動畫中所呈現(xiàn)的世界大多是非真實的,它的鏡頭設計除了通過動畫攝像機自身的運動來達到某些效果外,都需要特別的繪制。板野馬戲的誕生使得攝像機和飛行器在畫面中得到了充分解放,大量使用的運動鏡頭使得畫面又有很強的臨場感。由于飛行軌跡不固定,導致導彈彈道之間有所穿插,使得縱向也有空間延展,具有更加強烈的空間感。面對動畫界如此偉大的發(fā)明,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將這些老一輩動畫人的技術傳承下去,同時與時俱進地進行補充和創(chuàng)新,讓未來的機甲動畫給觀眾帶來更大的驚喜。
參考文獻:
[1]《動畫年鑒》工作室.日本動畫編年史[M].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15:32-56.
[2]薛峰,趙可恒,郁芳.動畫發(fā)展史[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67-104.
[3]山口康男.日本動畫全史——日本動畫領先世界的奇跡[M].中國科技,2008:47-82.
[4]曹文,蔡勁松.動畫分鏡頭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68-90.
[5]田亞男.動畫鏡頭中多角色互動表演的分析與設計[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6]杜一茹.淺談場面調度在動畫鏡頭中的應用——以《千與千尋》為例[D].黃淮學院,2017.
[7]張昊一.二維動畫制作課程中鏡頭轉換方法的研究[D].天津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