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猛
【摘要】目的:探討環乳暈切口在漿細胞性乳腺炎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放射狀切口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經乳暈切口手術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臨床效果更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環乳暈切口手術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手術效果更好,患者滿意度更高,復發情況更少。
【關鍵詞】環乳暈切口手術;漿細胞性乳腺炎;放射狀切口手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067-01
現階段手術治療是漿細胞性乳腺炎常用治療方式,但由于漿細胞性乳腺炎術后易出現復發情況,反反復復手術切口多,美觀性差,會給女生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通過不同部位進行切口,對患者臨床指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確診為漿細胞性乳腺炎,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心臟病、肝腎疾病、精神疾病、認知障礙者,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年齡17~60歲,平均年齡(38.5±3.9)歲;觀察組年齡19~61歲,平均年齡(40.2±3.6)歲;兩組患者年基線資料表現無相近(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放射狀切口手術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病灶表面放射狀對病灶組織進行切除,切除后對創面進行沖洗,并留置引流管;如患者出現乳頭后方暴露困難情況,需行乳頭內陷矯正進行治療。觀察組采取經乳暈切口手術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在乳暈位置處作切口,切口長度不能大于乳暈半徑;如患者病灶組織區域較大,且有瘺管形成情況,可將瘺口作為切口中心,進行月牙狀切口;將破損皮膚切除后,對乳暈皮瓣進行剝離,剝離需注意不能太薄,同時注意保護患者乳暈位置營養血管,以免術后乳暈和乳頭位置皮膚出現壞死情況;如患者病情較為嚴重,需先翻折乳頭,采用刀片對其進行鈍性分離,將導管橫斷,分離乳頭和炎性病灶區域,炎性組織使用刀片進行刮出,導管切除過程中需注意保留凹陷的乳頭,以免出現乳頭缺損情況;手術過程中將腫塊、病變乳管小葉、嚴重受累皮膚、病變附近1cm左右正常乳腺組織切除,使用雙氧水、新潔爾稀釋后對創面進行浸泡和沖洗,沖洗時間為3分鐘左右,再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再次沖洗;如患者存在乳頭內陷情況,需采用乳頭內陷矯正進行治療;使用1號絲線采取荷包縫合方式對乳頭內面基底部進行縫合,將乳頭調整到向外凸起狀態,縫線結扎時需注意結扎力度,以免患者乳頭應結扎過緊或過松出現缺血壞死、再度內陷情況;使用可吸收線,對皮下脂肪進行間斷縫合,皮內脂肪進行連續縫合,乳暈貫穿縫合使用1號絲線,,再使用紗布將乳頭覆蓋懸吊;術后,在多層無菌紗布中心處使用剪刀剪孔,將乳頭套住,無需包扎或加壓,并在空腔低位處留置引流管,在患者乳腺下緣,乳房下皺襞位置處戳孔引流,半個月后根據患者病情恢復進行拆除。
1.3觀察指標術后對患者采取上門隨訪或電話隨訪,由臨床醫生根據患者乳房、乳頭、瘢痕恢復情況判斷外觀恢復情況切口甲級愈合、乳頭畸形矯正、外觀滿意率、乳頭乳暈壞死、術后復發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做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n=20)切口甲級愈合17例(85.00%),乳頭畸形矯正17例(85.00%),術后復發3例(15.00%),外觀滿意18例(90.00%);對照組(n=20)切口甲級愈合13例(65.00%),乳頭畸形矯正6例(30.00%),乳頭乳暈壞死1例(5.00%),術后復發7例(35.00%),外觀滿意11例(55.00%);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切口甲級愈合、乳頭畸形矯正、外觀滿意率更高,乳頭乳暈壞死、術后復發更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漿細胞性乳腺炎初期病灶具有一定局限性,且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膿腫發展到一定時間會自行破開流出膿液。手術是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放射狀皮膚切口和環乳暈皮膚切口均屬于漿細胞性乳腺炎手術常見切口方式,但放射狀皮膚切口易損傷患者乳房懸韌帶,且術后乳房出現酒窩狀、橘皮狀情況 [1]。而環乳暈皮膚切口多在乳暈內或乳暈邊緣處作切口,切口長度不會超過出乳暈。由于乳暈顏色較深,且有結節狀、褶皺狀皮脂腺遮蓋,術后切口不明顯,加之乳暈部位皮膚彈性更好、張力小,且供血豐富,不會出現瘢痕增生問題,術后恢復更好、美觀度更佳[2]。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40例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采取不同部位進行切口,結果顯示,與放射狀皮膚切口相比,環乳暈皮膚切口甲級愈合、乳頭畸形矯正、外觀滿意率更高,乳頭乳暈壞死、術后復發更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環乳暈切口在漿細胞性乳腺炎手術中治療效果理想,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何春蘭,夏炳蘭,蔡鳳林等.環乳暈切口在漿細胞性乳腺炎手術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5,23(10):784-787.
[2]吳高春,張瑞峰.乳暈旁弧形+放射狀切口在手術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