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峰 何進
【摘 要】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是解決學生的觀察與思考、視覺語言匯聚與表現、手眼同步協調能力,為專業深造打造相應素質、塑造能力的重要鋪墊。職業院校專業基礎課改革又帶有從零基礎培養人才、為專業輸送學生、依就業導向調整等責任。婁底職業技術學藝術設計學院近年探索適合本校學生的專業實踐,在提高學生學習成效、教師教學成果方面有一定收獲,在此將改革思路整理為進一步提升改革方案作鋪墊。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7-0186-01
專業基礎課程是婁底職院“零起點”①塑造學生的啟始,市場對職業院校藝術設計畢業生要求是什么?是學校生產適銷對路的“學生”?是學生學習商家需要的“技能”?還是老師教授學生可以謀生的“本領”?有老師言:“是基礎課老師將不合格學生塑造成專業學生”,深感此言非虛。
這次學院安排科任老師,就其設計素描、設計構成與設計色彩方面任課談建議理思路。個人感覺是整體流程正確有余而“痛點”鮮見,流程正確是因為包括筆者在內的諸位老師,給所謂格式化文本熏陶的“非常正確”,“某些要件”都具備就不會給“槍斃”。所以,恰是“正確要素”多而“干貨”少了,更像是一場關于基礎課程的說課比賽;其次是提出了問題,將問題拋出來沒有解開包袱的法子;有老師從“厚基礎”“強實踐”“重市場”“寬途徑”提出綜合+創造的觀點,認為要培養學生人與人之間、學生團隊之間的能力,從造型、想象與意識角度來闡述自己。將傳統描繪及其于素(描)、構(成)與色(彩)與拓展、構想能力培養綜合提出,陶冶老師較之大家提出比較明晰的觀點,以平構對概念、立構對張力、色構對內在,將素描納于造型根本來展開。具體以兩個觀點:一是造型基礎即素描后期分解重構,二是形式基礎曰構成綜合后期使諸要素貫通,以此可避免于為形式而形式。他的教學思路進一步厘清:從具象造型到形象抽象,從自然到解構、分割與變形,對于形式規律的運用,乃至三者間的相互運用,從而達到由繪畫思維到創造表現的方案。其中可貴的是將中央美術學院教改實例抽出供參考,嘗試解決素描問題;構成——由素描問題帶入;形成感的來源與獲取;設計的關聯,最后四者相互穿插平構、立構、色彩之間表現與理解,對于學生的教學評價采用的是多種作業評價,從學生系列作業中引導完成由繪畫到設計的過程;肖利老師創新點是將平面設計專業的效果圖與素、構與色彩聯系起來,對于繪制與表現工具的多元運用,多種表現材料的運用及設計表現進行了實驗;另外有老師提出了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結合,并進一步表明了多種交流方式在課外學習的運用,上述方案與措施并沒未見實施策略;倒是其他兩位老師分別就環藝專業與室內色彩進行了主題房②配色實驗練習,對不同風格情況下的室內設計色彩的空間項目進行了嘗試,還將調研風格引入到色構當中以線稿到色構轉化;對于立構的線、面解析上采用切、折對接平面有序排列,引導學生參與到家具、燈具與陳設中,對于立構空間的認識與室內一角、戶外空間進行聯系教學等等,就一些相關的課程問題進行反思。
綜上所述,前面幾位老師對專業基礎課改革提出了建議,為學院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啟發,但還存在提出問題視角相對偏窄、案例與方式相對局部、專業解決方案缺乏深層梳理的不足。一是如何將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進行有效聯結,從而全面指導相關老師具體的授課實踐活動,并沒有得到解答;二是切實可行的基礎課教學改進方案并沒有形成體系與全面,整體上還處于一種各說各話的自語期;三是針對基礎課改革的綱領性建議多,個案實驗實施少;個人教學成果展示多,專業性改進少,成系列的改進更少。不能深度揭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內在關系;四、是強調個人因素的多,集體教師綜合的少;個人特色的獨到見解多體現在年輕教師身上。
注釋:
①我校藝術生進校前基本都處于零起點狀態,為某些高職藝術專業的共性。
②室內裝修時依據不同使用對象空間,所進行的主要趨勢設計的簡稱。
參考文獻:
[1]張云峰,何進.藝術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試論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工坊的重建[J].文藝生活,2018(07).
[2]何進,張云峰.家的多維設計[J].藝海,2018(01).
[3]何進,張云峰.同構圖形在招貼中的創作與實踐[J].藝術科技,2017(11).
[4]張云峰.反判與散化—數字媒體文字設計中的手繪表征[J].設計藝術研究,2013(01).
[5]張云峰.廣告設計與后現代文化[J].民族藝術,2013(01).
[6]張云峰.民族藝術與文字設計的關聯與影響[J].民族藝術,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