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榮
【摘要】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診斷效果及價值研究。方法:選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運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7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對糖尿病史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進行檢查,研究組無糖尿病史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進行檢查。結果:研究組檢查結果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病人的檢查,效果顯著,能夠對其位置有效的確定,在超聲的圖像中能顯示出明顯的狀態,在臨床中應加大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診斷效果;價值研究
【中圖分類號】R18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096-01
彩色的多普勒超聲(CDU)屬于目前中下肢動脈的粥樣硬化中沒有創傷性的首選檢查方法,它不僅能夠在二維中清晰的顯示出血管病變的改變上的解剖結構,同樣彩色的多普勒的血流顯像(CD.H)中,還可以提供出豐富血流的動力學的消息。周圍的血管的病變屬于2型的并發癥糖尿病內最常見的種類,尤其對于下肢的動脈病變血管來說。在疾病中不斷的發展內,其下指的動脈粥樣的硬化斑塊其發生率在逐漸的升高,對于病癥比較輕的病人,可能其肢體的感覺會出現麻木、異樣、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的癥狀,其嚴重的病人還會有下肢的壞疽缺血性狀態存在,可能會存在被截肢的風險,其下肢的栓塞動脈屬于2型的糖尿病病人致殘的主要因素。由此,在2型的糖尿病病人的治療過程與診斷的過程中,需要對下肢血管動脈的病變應盡早的發現,對疾病進行及時的治療,對病人的生活的質量進行改善,有極高的作用。我院在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治療,取得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運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7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經檢查無糖尿病史,男19例,女16例;年齡32-59歲,平均年齡(45.8±3.55例,有糖尿病史6年左右,男20例,女15例;年齡36-69歲,平均年齡(52.8±3.5例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對此進行彩色的多普勒的超聲動脈下肢的檢查。患者知情同意研究,資料有可比性(P>0.05),同時經過醫院倫員會批準。
1.2方法
兩組同時使用飛利浦 EPIQ 5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超聲多普勒診斷儀,其探頭為二維線陣探頭L12-3,取樣探查容積屬于1.5- 2.0毫升,其超聲束和血流的夾角小于六十度,流速的最低的下限每秒十厘米,同時提高其血流敏感的程度。
對病人進行平臥位姿勢,將探頭輕放在外,不必對其增加壓力,對時間、制定的條件、檢查部位的血管超聲進行嚴格執行,檢查包括血管的總動脈的雙下肢股、動脈脛前、動脈股深、動脈股淺、動脈腘、動脈脛后、動脈足背,由于動脈在其體表的投影中,慢慢在遠側進行延伸,直到足背的超聲動脈行檢查[1]。對各個的血管實行橫切面的超聲檢查,觀察管腔的狀況,檢查測量中的位置,將血管進行縱切的檢查,在舒張期中對于各個的血管動脈前壁及其內膜后壁于中層厚度測量,其正常IMT的值均小于1毫米[2]。進行二維超聲的檢查方式下,對于血管的壁回聲實行觀察,確定有無血管的斑塊存在,是否有管腔的內部閉塞的情況或者狹窄的情況出現,對于彩色的多普勒的血流超聲顯像( CDFI)對于血管腔血流的充盈的狀態、血流頻譜的形狀的特點來進行觀察[3]。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與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 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結果
研究組檢查結果明顯少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運用彩色的超聲多普勒對下肢的動脈粥樣的硬化特點進行診斷:(1) 可以直接的對壁厚、截面積、內徑進行測量;(2)可以清晰的顯示出下肢的動脈壁、內膜的變化、管腔及其周圍解剖的結構[4]。正常的或者粥樣的下肢硬化動脈管壁中普遍有三層顯示:由亮到暗再到亮平行回聲帶,其聲學的基礎屬于含有平滑肌的中層組織,其外膜纖維膠原、內膜纖維膠原、彈性的纖維其問聲有不同阻抗,出現界面,從而把兩者進行分開。超聲測量的內膜中,加如中層的厚度中,在硬化管壁粥樣的早期中的評價內有很大意義;(3)可以及時的對病人的搏動動脈、充盈血流狀況進行觀察,對于管腔中斑塊的位置、大小、類別、數目、與血管間的關系,是否出血、潰瘍的出現、脫落的可能性等,對其均作出準確判斷;(4)能對狹窄的程度進行有效的判斷;(5)能夠對循環側支有無建立、遠端病變血流的形態進行了解,對臨床治療的決定性措施及其有利。
對于糖尿病病人下肢的血管腔動脈內膜的光滑中的比例明顯低于健康的體檢病人,而對于動脈粥樣下肢硬化的發生率中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彩色的多普勒的超聲可以對2型的糖尿病的病人動脈下肢的病變、粥樣硬的化斑塊有比較準確的顯示,對于該種類型的病人血管病變的診斷與動脈下肢粥樣的硬化有利。對照組中動脈下肢的硬化低于研究組的檢查結果。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病人的檢查,效果顯著,能夠對其位置有效的確定,在超聲的圖像中能顯示出明顯的狀態,在臨床中應加大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少敏, 黃少敏, 岑忠耿, et al. 彩色多普勒超聲評估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血栓及狹窄的臨床價值[J].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16, 32(1):31-33.
[2]王智明, 李淮玉, 李鳳. 頸動脈超聲結合脂聯素和超敏C反應蛋白在動脈粥樣硬化腦梗死中的臨床研究[J]. 實用醫學雜志, 2016, 32(5):799-802.
[3]楊霞峰, 王風云, 李延輝, et al. 低頻超聲治療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大腦中動脈狹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16, 15(1):15-19.
[4]鄭兆鳳, 王琦, 鐘池. 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磁共振成像分析對頸動脈支架置人術的指導價值及與超聲的對比[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9):213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