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
【摘要】目的:比較系統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效果差異,研究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應用究系統教學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 8月至 2017 年 3 月實習與我院的100名護生,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帶教方法,對觀察組使用系統教學法。根據觀察組和對照組護士的理論以及實踐成績來衡量并對比兩組教學效果,隨后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實習護士對教學工作的滿意程度。 結果:相比與對照組,觀察組的實習護士的理論和實踐成績,以及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顯著較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相比于傳統教學方法,系統教學法在帶教成績以及教學工作滿意度方面均明顯提高,能有效提升對實習護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系統教學法;護理教學;手術室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169-01
手術室護理有較高的專業性,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實踐技能以及心理組織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手術室護理流程明確、程序復雜。傳統帶教方法對實習護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方面的培養效果欠佳,無法實質性地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1。多年來,手術室護理帶教采用傳統方法,在理 論掌握和臨床實踐操作方面往往效果欠佳,短期無法提升護生 手術室護理綜合素質,實習效果不理想[1] 。為使我院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改用系統教學法并研究對比系統教學法與傳統帶教方法的效果差異。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收集2016年 8月至 2017 年 3 月實習與我院的100名護生,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人,觀察組男女性各為12人和38人,年齡在21歲至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2.12±2.34)歲。對照組男女性各為12人和58人,年齡在20歲至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36±2.12)歲。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他資料包括年齡性別之間無明顯差別,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使用傳統手術室護理帶教方法:給護理人員講解手術室的布局配置、職責分工、規范操作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隨后講解所開展的護理項目,也可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此外,還應講解指導掌握必要的無菌操作2。
對實驗組使用系統教學法根據提前制定的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工作,教學計劃包括準備、認知以及強化三個階段,在每個階段結束以后均要求對實習護士進行評分。(1)準備階段:在實習護士復習已學的相關知識后,教師通過繪制簡要的環境布局圖、制作相關的教學課件、并通過多媒體的教學形式幫助實習護士教師認識掌握了解手術室護理3。(2)認知階段:要求護理人員根據教師制定的格式書寫學習記錄,并反思學習實踐時遇到的問題,盡量自行查閱資料并分析原因。(3)強化階段:以小組討論的教學形式展開,由教師確定各小組的討論主題并展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注意把握討論方向。討論結束后,各組組長闡述討論結果,并由教師進行點評。小組討論有助于增加實習護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強化認知。
1.3評價指標
通過理論與實踐考核了解實習護士對知識的掌握;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實習護士對教學工作的滿意程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 21.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理論與實踐考核成績對比(如表1)
3討論
傳統教學方法有呆板沉悶,教學效率差等缺點,相對而言,系統教學方法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更帶動了實習護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增強了師生感情。本研究顯示:相比于傳統教學方法,系統教學法在帶教成績以及教學工作滿意度方面均明顯提高,能有效提升對實習護士的教學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雅.手術室新帶教方法的應用[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1,13(6): 858-859.
[2]林國棟,王莉.系統教學法在基礎醫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 教育,2011,29(7):69-70
[3]李英,陳云超,張暉,等.多媒體教學結合 PBL 教學法在手術室臨床教 學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