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劉少偉 馬斌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抑郁癥病人的特點及進行認知心理護理的重要性。方法:對60例老年抑郁癥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并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測評。結果:經過認知心理護理后認知障礙、體重減輕和睡眠障礙有顯著改善,焦慮、阻滯、日夜變化有改善,抑郁和焦慮明顯好轉。結論:老年抑郁癥病人較好的與醫護人員配合及積極的認知心理護理,可獲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認知性心理護理 老年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194-01
抑郁癥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主要有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消沉、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等表現,此外,病人的癥狀有晨重夜輕的變化規律。病人多具有治療的要求,很少有精神病性癥狀;病程較長,常影響家庭生活及社會的功能,嚴重的可導致自殺行為。
另外,老年抑郁癥病人常合并有軀體疾病,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性格變得固執等,這給臨床治療和護理造成很大的困難。尋找切實有效的護理方式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我們將認知性心理護理運用于老年抑郁癥的心理護理工作中,試圖開辟出對老年抑郁癥心理護理的新方法,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科治療的60例老年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抑郁癥診斷標準;hamd﹥20分。2)年齡≥60歲。3)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腦電圖及x光胸透均正常。4)排除腦器質性及其他嚴重軀體疾病所致的抑郁狀態。
2方法
根據病人的病情給予相應的認知心理護理。采用hamd量表進行測評,共2次,首先在入院后一周內,末次在出院前一周內,由我院心理測驗室完成。該量表共24項,7大部分內容。總分﹥20為輕或中度抑郁,超過35分為嚴重抑郁。
3認知心理護理對策
3.1安全護理
自殺是抑郁癥最嚴重的后果,因此,必須重視抑郁癥病人的安全護理。護理人員應與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系,接觸病人時,態度應和藹,舉止端莊,以鼓勵、勸告、指導、支持為主,耐心傾聽病人的主訴,關心病人的疾苦,同情其挫折,提出良好的指導性建議,使病人感到被尊重、理解,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同時將病人安排在易觀察的大房間,設施安全,光線明亮,以防自殺行為的發生。并叮囑家屬照管病人時特別警惕自殺的危險。千萬不可認為病人只是說說而已,麻痹大意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凡是病人說出來自殺的,應該清醒的意識到:這是自殺行為的信號和前奏,多數病人在自殺前,都能在話語中流露出來,這時,護理人員及其家屬都要嚴加防范,防止發生意外。
3.2做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對個別有心理問題的病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并做好保密工作。設法充實病人生活,加強與周圍人的交往,不要讓病人獨處一室,讓病人覺得“我還行”、“我可以”。同時注意及時肯定和加強這種良性感覺。[1]不要提過多的要求,以免挫傷其積極性;促進病人與社會的交流,鼓勵家人與朋友多來探望,積極參與病房組織的娛樂活動,以轉移和分散其注意力;幫助病人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進行認知重建。
3.3有效的溝通
理解式的交談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護士首先站在病人的角度上,體諒病人的心態,對病人充滿同情和耐心。當病人向護士傾訴自己的疾病情況、心態、家庭或單位的煩惱時,我們通過語言、眼神表情或姿態顯示對病人充分理解和同情。使病人視護士如親人,愿意向護士傾訴,宣泄內心的痛苦。逐漸引導病人注意外界,同時利用治療性的溝通技巧(如美好的語言),協助病人表達自己的看法。
3.4對病人家屬、照顧者提供支持和相關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在護理病人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家屬、照顧者的健康宣教,指導家屬、照顧者學習疾病知識及如何預防復發的常識,為病人創造良好的家庭與環境、人際互動關系,學會運用處理問題的資源,可使家庭照顧者達到較好的調適,幫助病人管理藥物并監護病人按時服藥,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和藥物的副反應,保護病人不受自殘行為的傷害,對病人的進步,應及時給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勵。
4護理效果
病人較好的與醫護人員配合及積極的心理護理后,其認知障礙、體重減輕、焦慮和睡眠障礙等方面,在入院后比入院前有顯著好轉。
5討論與分析
老年抑郁癥的發生與心理、社會因素息息相關,應減少那些對老年人不利的心理社會因素。一方面,老年人本身應該正確對待老年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維持心理平衡,降低期望值,增強自我價值觀念,保證身心健康。當遇到不愉快的人和事物的時候,我們應盡可能地擺脫引起不愉快的人、事及淵源地,并且不要沉湎于某件事而不能自拔,應當痛痛快快的玩一場,或者做自己平時感興趣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健全家庭和社會上的支持系統,鼓勵老年人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提倡“尊老愛幼”,使老年人感到生活有意義,有興趣,有安全感,使老年人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中。
認知性心理護理是言語性心理治療(尤其是認知性心理治療)常采用的治療技術。具體實施時可分為4個步驟:首先和病人一起去查找他思想中不恰當的觀念和想法,然后和病人一起討論、驗證那些想法為什么不恰當,再后是對應病人的不恰當的觀念和想法去查找出恰當的觀念和想法,最后是指導病人以恰當的觀念和想法為指導思想,重新組合自己的構念系統,[2]完成認知重建工作,從而達到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目的。將認知性心理護理融入到老年抑郁癥的整體護理工作中,作為一種新的嘗試收到了滿意的效果。它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癥狀,縮短病人的住院治療時間和鞏固服藥時間,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社會適應能力,降低復發率,減少病人的醫療負擔等優點,值得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翟恩會.護理干預在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6(06):31-32.
[2]蔣園園.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癥康復效果對照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1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