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茗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的影響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間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隨機抽取70例進行研究,根據入院先后順序的不同進行分組,先入院的35例設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后入院的35例設為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HRSD評分及消化不良的癥狀(早飽、腹脹、噯氣、食欲下降、惡心、消化不良等)。結果:治療前2組患者的HAMD、HRSD評分不具有可比性,治療后,2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得到顯著改善,觀察組(4.88±1.75)整體優于對照組(4.22±1.11),均P<0.05)。觀察組患者的早飽、腹脹、噯氣、食欲下降、惡心、消化不良等消化不良的癥狀整體好于對照組,統計學差異顯著(均P<0.05)。結論: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的心理及消化不良的癥狀,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焦慮心理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205-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臨床表現為持續或反復發作的上腹痛或不適,發病機制多與胃腸道動力障礙、胃肌電節律紊亂及神經、精神心理因素等相關[1]。關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且尚無任何藥物可以對功能性消化不良進行完全治愈。表現為嘔吐、噯氣、上腹痛、上腹脹等癥狀,若未及時控制,很容易在環境影響、患者心理影響而導致病情更為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此,需引入護理干預措施,幫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緩解其抑郁焦慮心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2]。為分析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的影響價值,本文選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間我院接診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觀察?,F進行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從中隨機選取70例進行分析。其中,男患者35例,女患者35例,患者的年齡跨度為23歲至58歲,年齡均值為35.7±2.3歲。以入院時間的先后為依據進行分組,將先入院的35例設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將后入院的35例設為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不具有可比性,統計學差異不大(P>0.05)。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以藥物治療為其主要內容。觀察組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心理護理干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因承受腹脹、上腹痛、惡心等癥狀,加上難以治愈,易有悲觀情緒產生,尤其在女性患者方面表現更為明顯。一般抑郁焦慮主要以多發神經質、性格內向為表現,不良情緒難以平復。對此,護理人員需采取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如放松治療、認知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或引導患者之間進行互助治療,并由患者家屬配合進行心理疏導。(2)生活護理干預:①飲食控制由功能性消化不良易受飲食習慣影響,護理中要求禁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選營養套餐幫助患者改善其胃腸道;②營造良好環境病人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及時與其溝通,對患者個性特點以及娛樂愛好充分掌握,在此基礎上引入娛樂項目,如下棋、看電視或聽音樂等,營造積極向上的病房環境,有利于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的緩解;③適量運動護理人員可結合患者身體情況,制定運動計劃,通過適量運動,幫助患者排解其抑郁焦慮心理。此外,綜合護理干預中,也可考慮在健康教育上進行強化,如將基本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常識與自我護理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并說明如何進行自我控制抑郁焦慮心理,有利于康復效果的提升以及抑郁焦慮心理的控制。
1.3觀察指標 ①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HRSD評分;②2組患者的消化不良癥狀(早飽、腹脹、噯氣、食欲下降、惡心、消化不良等)。
1.4統計學方法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數據均采用了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計算,計數資料采用了百分比進行表示,以卡方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以t進行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2結果
治療前2組患者的HAMD、HRSD評分不具有可比性,治療后,2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得到顯著改善,觀察組(4.88±1.75)整體優于對照組(4.22±1.11),均P<0.05)。觀察組患者的早飽、腹脹、噯氣、食欲下降、惡心、消化不良等消化不良的癥狀整體好于對照組,統計學差異顯著(均P<0.05)。
3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為臨床常見的一種胃腸道功能性的障礙性疾病,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均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臨床中常伴有焦慮和抑郁情緒[3]。所以,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治療時,既要注重藥物方面的治療,還應注重對患者整體的護理干預,如心理干預、飲食干預等,使得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得到改善和恢復。此次研究比較了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HRSD評分及消化不良的癥狀情況(早飽、腹脹、噯氣、食欲下降、惡心、消化不良等),結果顯示,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總體好于常規護理,主要體現為:首先,2組患者治療后的HAMD評分、HRSD評分均有所改善,觀察組(4.88±1.75)、(4.22±1.11)整體優于對照組,統計學差異顯著(均P<0.05);其次,觀察組患者的早飽(0.96±0.35)、腹脹(0.94±0.38)等消化不良的癥狀整體好于對照組,統計學差異顯著(均P<0.05)。與康翠[5]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的心理及消化不良的癥狀,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捷.研究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7):244-245.
[2]翁麗紅,顧秋娣,朱曉珠.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慮以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北京醫學,2016,38(10):1093-1095.
[3]常巧云,曹釧宏,惠蓉,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焦慮抑郁心理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6):1118-1120.
[4]康翠.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的影響[J].系統醫學,2017,2(1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