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要】目的:探索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D-二聚體對于冠心病患者診療的應用價值。方法: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者180例其中90例為冠心病患者組,另外90例為正常對照組。再將冠心病患者按具體病變程度及疾病類型分組。將各組間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D-二聚體水平進行對比。結果:冠心病患者組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水平均顯著性超過正常對照組(P<0.05)。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性心絞痛組兩項指標均顯著性超過穩定性心絞痛組(P<0.05),急性心肌梗死組兩項指標水平顯著性超過不穩定性心絞痛組(P<0.05)。多支病變組兩項指標水平顯著性超過雙支病變組及單支病變組(P<0.01);雙支病變組兩項指標水平顯著性超過單支病變組(P<0.05)。結論: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D-二聚體水平同冠心病嚴重程度以及病變支數密切相關。
【關鍵詞】冠心病;超敏C反應蛋白;D-二聚體
【中圖分類號】R18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226-01
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導致冠心病(CHD)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嚴重影響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臨床研究顯示,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D-二聚體能夠作為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發病以及死亡的重要預測參考指標[1]。我院積極開展研究,探索分析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D-二聚體對于冠心病患者實施診療的參考應用價值,取得了進展性的經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納入對象為我院2018年1月-10月期間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者中隨機選擇180例,含90例為冠心病患者、90例為健康正常者。在90例冠心病患者中,按病變程度分組,含單支病變、雙支病變、多支病變各30例;按疾病類型分組,含穩定性心絞痛(SAP)、不穩定性心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各30例。
1.2方法所有納入研究對象均選擇于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靜脈血,有效分離血清并作相應預處理。然后應用散射比濁法分別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以及D-二聚體(D-D)水平。準確記錄相關數值[2]。
1.3觀察指標將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水平情況進行對比。同時按照具體病變程度及疾病類型,將不同冠心病患者上述兩項指標進行組間對比。
2結果
2.1兩組研究對象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水平情況比較? 冠心病患者組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水平均顯著性超過正常對照組(P<0.05)。見表1。
2.2不同病變類型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D-二聚體水平情況比較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性心絞痛組兩項指標均顯著性超過穩定性心絞痛組(P<0.05),急性心肌梗死組兩項指標水平顯著性超過不穩定性心絞痛組(P<0.05)。見表2。
2.3不同病變程度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D-二聚體水平情況比較多支病變組兩項指標水平顯著性超過雙支病變組及單支病變組(P<0.01);雙支病變組兩項指標水平顯著性超過單支病變組(P<0.05)。見表3。
3討論
冠心病主要誘因為動脈粥樣硬化。C反應蛋白直接參與血管內皮細胞相關附著蛋白質的基因表達,對血管內皮細胞特性造成相應的作用和影響,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患者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性超過正常對照組,表明針對冠心病患者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炎癥以及感染。隨著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其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表現為逐漸升高趨勢。這表明,針對冠心病的具體發病過程而言,病情嚴重程度和炎癥水平具有正相關性。研究結果還顯示,針對冠心病患者而言,其冠狀動脈多支病變以及雙支病變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均顯著性超過單支病變患者,且多支病變者兩項指標顯著性超過雙支病變。這一結果表明,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和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具體病變范圍具有正相關關系[3]。D-二聚體屬于交聯纖維蛋白降解的產物。在體內血栓病變并伴繼發纖溶亢進條件下,D-二聚體水平將產生相應的改變。本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患者組的D-二聚體水平顯著性超過正常對照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性心絞痛組兩項指標均顯著性超過穩定性心絞痛組,急性心肌梗死組兩項指標水平顯著性超過不穩定性心絞痛組。表明D-二聚體水平越高,其動脈粥樣斑塊不穩定性越大,更容易導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4]。同時,D-二聚體水平同冠脈病變支數具有正相關性,這表明D-二聚體水平可以的一定程度上表達血管的具體病變情況。
參考文獻:
[1]吳唐,李應明,黃聰斐,等.超敏C反應蛋白和D-二聚體在冠脈病變程度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97):137.
[2]倪群琴,楊珠華.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在老年冠心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7,25(09):696-698.
[3]黃容,侯玉芹.超敏C反應蛋白.D-二聚體.血清尿酸聯合血脂檢測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2):1830-1832.
[4]張凱歌.超敏C反應蛋白.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在高血壓內皮損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