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輝 徐瑩鈞 王國飛
【摘要】目的:觀察非布司他治療高尿酸血癥所致慢性痛風的療效。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高尿酸血癥所致慢性痛風患者60例,隨機分為2組:一組別嘌醇片組(30例),一組非布司他組(30例),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尿酸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和別嘌醇片組相比,非布司他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尿酸水平顯著降低(P<0.05),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非布司他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3%(1/30)顯著低于別嘌醇片組13.3%(4/30)(P<0.05)。結論:非布司他治療高尿酸血癥所致慢性痛風的療效較別嘌醇片顯著。
【關鍵詞】非布司他;高尿酸血癥所致慢性痛風;療效
【中圖分類號】R969.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228-02
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早期表現,目前,將尿酸降低是臨床通常采用的治療方法[1]。將尿酸降低能夠降低痛風的發作頻率,進而減少患者痛風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2]。本研究比較了別嘌醇片與非布司他治療高尿酸血癥所致慢性痛風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高尿酸血癥所致慢性痛風患者60例,隨機分為2組:一組別嘌醇片組(30例),一組非布司他組(30例)。非布司他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齡27-68歲,平均(47.2±7.3)歲;病程0.8-4.0年,平均(2.4±0.6)年。別嘌醇片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齡28-68歲,平均(48.1±7.6)歲;病程1.0-4.0年,平均(2.9±0.8)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男性、女性血清尿酸水平分別在420umol/L、360umol/L以上;2)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冠心病;2)具有異常的骨骼肌發育。
1.3方法別嘌醇片組患者接受別嘌醇片治療,讓患者口服100mg別嘌醇片(100mg/片,合肥久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4021248),每天3次, 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非布司他組患者接受非布司他治療,讓患者口服40mg非布司他(40mg/片,徐州萬邦金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57),每天1次,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1.4觀察指標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進行測定。同時,統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采用SPSS21.0,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變化情況比較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尿酸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和別嘌醇片組相比,非布司他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尿酸水平顯著降低(P<0.05),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具體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非布司他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3%(1/30)顯著低于別嘌醇片組13.3%(4/30)(P<0.05),具體見表3。
3討論
相關醫學調查數據顯示[3],近年來,痛風患病率日益提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了直接影響。痛風是高尿酸血癥后的反應,關節炎、關節畸形等關節性問題是其主要臨床表現,如果沒有及時有效地治療患者,那么還會對患者的腎臟發展造成直接影響,最終向嚴重性臨床疾病衍生,如痛風性腎病等。臨床把痛風分為原發痛風、繼發痛風。要想有效緩解患者的痛風癥狀,就必須維持其血清尿酸水平在356.88umol/L及以下[4]。
在慢性痛風的治療中,和其他藥物相比,非布司他具有更為顯著的臨床效果,其能夠使患者具有趨于穩定的血清尿酸水平,同時對痛風發作頻率進行減緩,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病痛的減輕,使患者對良好的心情進行有效保持。同時,其還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較小的副作用、較為簡便的服藥方法等。相關醫學學者對非布司他的藥力學進行了探究,對非布司他的藥物成分、治療效果等進行了進一步分析,發現非布司他是醫療科學技術上的又一大創新,和其他藥物相比具有更為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推廣[5]。相關醫學研究表明[6],在慢性痛風的治療中,非布司他的療效極好,優勢顯著。本研究結果表明,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尿酸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和別嘌醇片組相比,非布司他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尿酸水平顯著降低(P<0.05),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非布司他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3%(1/30)顯著低于別嘌醇片組13.3%(4/30)(P<0.05),和上述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非布司他治療高尿酸血癥所致慢性痛風的療效較別嘌醇片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陶小軍, 金星, 陶沙, 等.不同劑量非布司他對痛風伴高尿酸血癥的效果及對內皮素-1 水平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 2014,17(2):170-172.
[2]楊雪, 薛愉, 鄒和建, 等.非布司他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 2014, 8(3):168-170.
[3]沈赟, 金星, 陶沙, 等.不同劑量非布司他與別嘌呤醇對高尿酸血癥伴痛風患者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 影響的對比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 2014, 17(14):1665-1667.
[4]蔣蘭蘭, 金星, 沈赟, 等.非布司他治療痛風伴高尿酸血癥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實用醫學雜志, 2014, 20(17):2827-2830.
[5]奚偉利.淺談痛風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7):33-34.
[6]李純明,毛瑞君,黃峰等.用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治療老年原發性慢性痛風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20(12):23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