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學生在通常會有如下4種表現:
一是,不愛參與體育活動,特別是田徑項目中一些快速跑、耐久跑等;
二是,對體育課的興趣不高,主動參與活動的表現欲望不強,表現懶散,紀律觀念不強,缺乏拼搏進取精神,上課不積極;
三是,對體育測試成績的關注度不高,表現為對評價等級無所謂;
四是,管不住嘴,吃東西無節制,缺乏健康科學飲食知識,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
久而久之,在惡性循環中有的肥胖學生變成了問題學生。究其原因,肥胖可分外因和內因性肥胖,外因肥胖是由長期飲食無節制、較少運動、能量失衡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內因性肥胖是由身體內激素分泌紊亂以及代謝紊亂造成的。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雙方均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發生率上升為50%~60%;另一方面,72%的肥胖學生,父母中至少一人也有肥胖,而且目前已經找到了多種與肥胖有關的遺傳基因。還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飲食過量,缺乏體育鍛煉,久坐行為等導致肥胖的學生逐漸增多。
1.精備課、立常規。精心備課并和學生共同建立課堂常規。備課不但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挖掘肥胖學生閃光點,鼓勵團隊成員積極接納每一名肥胖學生。通過游戲化趣味化練習內容,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運動中積極競爭。
如,“旋風跑酷隊”(以心率計成績,只要達到等級心率即可得分)、“巨人籃球隊”(挖掘肥胖學生作為大中鋒的進攻和防守優勢)、“獵豹足球隊”(發現比賽中肥胖學生對抗有優勢)、“銀球乒乓隊”(鼓動宣傳肥胖學生推擋、扣殺力大兇猛等特點),引導學生朝著自己具有優勢的方向發展,建立自信。
2.強意識、建檔案。強化學生、家長、教師的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的生長發育知識,懂得肥胖帶來心腦血管等疾病的危害,懂得在不同敏感期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延長壽命,提高生命質量,將每天鍛煉1小時落到實處。
如,通過家庭和個人行為問卷調查、d2測試、TGMD-3兒童身體基本能力測試、15米耐力體能測試等方法,結合每課小結談體會、每周總結談分享和每月展示促激勵等措施,指導小組長記錄肥胖學生在內的所有學生的身體和心理變化、家庭運動及飲食習慣,然后1個月1次進行對比,鼓勵進步,促進堅持。
3.選教材、施教法。要幫助肥胖學生減肥,增強體質,重在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提高自控能力,掌握適量運動和健康飲食的方法。選擇教學內容多以游戲和競賽為主,引導學生在玩樂中培養運動興趣,鍛煉身體,使肥胖學生愛上體育課和運動。如,通過3M積極體育教學法:樂動—讓學生積極地動(以運動游戲,激發興趣,樂于參與)、好動—盡量地動(盡量讓學生在課堂的四分之三的時間多動、開心地動)、善動—科學地動(遵循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運動密度和運動負荷的達成,并用心率監控,確保安全),培養懂運動文化、有運動能力和熱衷于運動的學生。
4.重過程、善評價。教學中滲透“健康第一”“健康中國”等教育理念,適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勇敢頑強、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同時采用多元智能化評價手段。
如,肥胖學生參與耐力跑的過程中,不以同等距離最短時間到達為最終評價,而是將所有學生佩戴心率帶,只要心率達到160次/分即為優秀、150次/分即為良好、140次/分即為合格。避免了學生偷懶、畏難情緒,激勵完成,同時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完成技術要點和質量,進行均衡評價。
5.見家長、話健康。對肥胖學生除了在體育課中進行鼓勵,安排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動之外,家長的支持也比較重要。好多的所謂家族病,其實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造成的,鼓勵家長配合,以身作則。
學校可以通過家長學校健康培訓、家長會和家訪等手段,對家長進行運動與健康教育,指導家長改變家庭生活方式和健康飲食習慣,提高整個家庭的健康理念和行為,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的改善和體魄強健,為學生的未來共同努力。
6.曬作業、展活力。筆者研發了《哨子體育家庭運動記錄本》,記錄學生家庭的運動過程,家長和學生共同制訂活力家庭運動計劃評比積分,小組長統計每天運動成績并公布,家長在微信群每天發布運動和飲食視頻,互相交流好的經驗和成果。
體育教師根據學生家庭運動情況打分,以最多20分計入期末考試成績。根據最后測評,評比活力家庭、活力父母和活力少年,激勵積極家庭健康環境和文化的長期保持。
7.挑戰杯、互激勵。積極貫徹積極教育理念,通過開展“校長挑戰杯”活力校園活動、體能挑戰大賽、球類、跑、跳、投和冬季長跑校園馬拉松等項目,飲食配餐烹飪賽和家庭親子比賽等學校、家庭和社會積極教育綜合干預的方式,將肥胖學生按跆拳道比賽的級別分組,用擂臺賽的形式升級比賽,不斷挑戰自己,讓學生樹立信心,克服自身困難。
——邵子洺(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518109)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