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華 李圣平
[摘要] 目的 討論快速康復外科治療理念應用于復雜性膽結石手術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出2015年4月—2018年2月該醫院診斷為復雜性膽結石的患者共106例,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53例患者接受常規圍手術期治療,研究組53例患者接受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手術療法。手術后,比較兩組患者的進食狀況、排氣狀況和排便狀況等。結果 研究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22.35±6.75)h優于對照組(55.78±4.69)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61,P=0.000);研究組患者住院天數(5.87±9.45)d優于對照組(9.67±9.3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8,P=0.0396);研究組患者排氣時間(51.21±5.48)h優于對照組(80.14±4.82)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8.86,P=0.000)。研究組患者進食時間(5.82±0.84)h優于對照組(40.1±5.32)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6.34,P=0.000)。與對照組患者的術后狀態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716,P=0.000)。 結論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與常規圍手術相比,對于治療復雜性膽結石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效果,具備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復雜性膽結石;手術治療;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膽結石
[中圖分類號] R657.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1(a)-0029-03
復雜性膽結石是一種發病率極高的疾病,在臨床醫學界較為常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人們飲食不規律,致使膽結石患者越來越多,越來越受醫學界所關注[1]。其對于患者以及其家人甚至社會都帶來許多不良影響。丹麥醫學專家指出,快速康復外科治療理念能夠很好的治愈膽結石疾病,其理念是在患者手術過程中使用多種操作進行優化,以減輕手術刺激、快速痊愈為原則[2]。方便選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該醫院診斷為復雜性膽結石的患者共106例,進行觀察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醫院診斷為復雜性膽結石的患者共106例,其中男38例,女68例,年齡范圍在28~81歲。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3例。對照組:53例,男33例,女20例;患者歲數范圍在28~78歲,平均年齡為(46.56±9.12)歲;患病時間為1~25年,平均(6.9±1.45)年,其中15例患者為急性發病,38例患者為慢性發病;其中4例合并高血壓癥狀,2例糖尿病,1例COPD。對照組接受常規圍手術期治療;研究組:53例,男34例,女19例;患者歲數在30~81歲,平均歲數為(47.76±8.42)歲;患病時間為1~24年,平均(6.38±1.56)年;其中14例為急性發病,39例為慢性發病;其中5例合并有高血壓,3例糖尿病,2例COPD。研究組接受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手術療法。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性別、歲數、發病時間、合并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一定的可比性。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會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手術,步驟如下:提前1 d給患者講解手術相關的禁忌,術前12 h不能吃東西,術后6 h不能喝水,術前進行患者導尿、胃管,清潔灌腸[3]。術后3 d將尿管拔出,通氣后拔出胃管,患者可自行活動。
研究組:患者進行快速康復外科治療進行手術,步驟如下:術前24 h給患者進行相關教育,尤其是快速康復外科手術治療理念,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醫生,也可以盡量舒緩患者的心情;術前2 h給患者喝糖水,以減輕患者的恐懼感,為消化道減壓、更好導尿;手術進行過程中,室內溫度應穩定在25℃,先給患者進行全麻,再行氣管插管術,患者進入麻醉狀態便可開始手術;若在手術進行中患者存在腸胃脹氣,應給予患者胃腸減壓;手術當天給予患者3 000 mL液體補充,手術6 h后可飲適量糖水,或流食1 000 mL,并囑咐患者下床適當走動[4];手術2 d后患者可飲半流食;若患者有負壓引流,1 d內可引流30 mL以下,謹慎拔出。
1.3? 觀察指標
觀察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后的狀態,包括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情況以及頻率、并發癥患病率、住院天數等。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進行分析處理,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后恢復狀況
研究組術后的排氣時間更短、更早下床活動、住院時間短[5],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
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切口感染、頭暈頭痛、肺部感染等[6]。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快速康復外科治療理念在臨床醫學界越來越被醫學界專家重視,廣泛應用于復雜性膽結石的治療。它能顯著減少患者的住院天數,張穎提到快速康復同比減少住院天數0.6 d,使其更好地恢復痊愈[7]。復雜性膽結石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有較大的傷害,按照之前的臨床慣例,病人需要在圍手術期間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并且手術后需要等患者完成排氣和排便,再依據患者狀態進行其他的治療,比如拔出導管等[8]。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復雜性膽結石患者的手術治療,患者能夠避免一些不好地刺激,例如:不吃東西不喝水、灌腸、為胃腸減壓以及導管等。這將減少患者出現嘔吐反射的發生率,并且能夠減少患者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9]。
該研究將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兩組分別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并進行細心觀察和記錄,包括:排氣排便、住院天數、下床運動、并發癥情況等。對比研究得出結論,研究組采取加速康復外科治療理念,患者接受該理念后,手術后痊愈狀況良好[10],研究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22.35±6.75)h低于對照組患者(55.78±4.69)h,研究組排氣時間(51.21±5.48)h低于對照組排氣時間(80.14±4.82)h,研究組住院天數(5.87±9.45)d低于對照組(9.67±9.32)d,研究組進食時間(5.82±0.84)h低于對照組(40.1±5.32)h。兩組患者并發癥方面研究組4(7.55%)明顯低于對照組19例(35.85%)(P<0.05)。梁永輝[11]通過研究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膽結石手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也得出,加速康復外科理念(FTS組)患者首次下床活動時間(25.99±4.79)h低于對照組首次下床時間為(34.83±5.15)h,FTS組住院天數(4.97±1.83)d低于(14.75±1.55)d較短,住院費用方面,FTS組103 2097元低于對照組124 3154元,各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借鑒推廣。此次研究結果同梁永輝的研究數據一致。
綜上所述,加速康復外科治療理念對于復雜性膽結石病人的治療具有極其不錯的效果,具備安全性、經濟性、有效性的特點[12]。它能真正做到令病人快速康復,并為患者減少經濟壓力,于患者以及社會而言,對于疾病的治療和后期的康復都有著令人滿意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改平,韓愛榮,閆慧榮,等.快速康復外科在普外科腹腔鏡膽結石切除病人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6,30(33):4223-4224.
[2]? 劉云.膽結石手術護理中個體化護理應用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4):162-163.
[3]? Zhi-Gang HU, Department G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J]. Clinical Research & Practice, 2018,1(1):12-13.
[4]? 郎軼群,宗新宇.不同部位膽結石患者實驗室指標與影像學結果的對比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2):242-246.
[5]? 喬鐵,馬瑞紅.膽結石分類研究進展[J].科技導報,2014,32(16):78-83.
[6]? 皮儒先,伍強,袁濤,等.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膽結石的近期療效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7,39(5):477-480.
[7]? 張穎.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的引流管管道護理與追蹤[J].廣東醫學,2017,38(2):329-331.
[8]? 吳震宇.利膽排石湯治療肝內膽管結石取石術后膽結石殘留及膽管狹窄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6):1480-1482.
[9]? 劉福東,梁宏光.膽囊結石患者絕經前后脂聯素水平影響雌激素分泌及對膽結石形成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8):2862-2863.
[10]? 舒科平.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結石手術治療的臨床應用[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7,26(6):811-814.
[11]? 梁永輝.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復雜性膽結石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5):618-619.
[12]? Fan G, Surgery DO. Application Effect Evaluation 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Surgery[J].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2016,9(6):236-237.
(收稿日期: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