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輝
[摘要] 目的 探討超聲在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疑診患兒為該次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入院后醫師均詢問患兒臨床癥狀并對患兒實施常規體格檢查,結合患兒臨床癥狀以及體格檢查結果初步診斷,而后均行超聲檢查,觀察比較依據患兒臨床癥狀、查體確診與超聲檢查結果之間的差異。結果56例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疑診患兒中后期均臨床確診,根據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共確診15例26.79%(15/56), 超聲診斷確診55例98.21%(55/56),患兒臨床癥狀、查體漏診率73.21%(41/56),超聲診斷漏診率1.79%(1/56),超聲診斷檢出率明顯高于單純依靠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檢出率,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清晰的反映患兒腹壁下動脈走行,有利于醫師在術前根據超聲檢測結果制定手術計劃,增多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臨床檢出率,從而降低二次手術對患兒機體造成的傷害。醫師在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的基礎上實施超聲檢查可有效提高臨床檢出率,降低誤診率、漏診率,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超聲檢查;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診斷
[中圖分類號] R445.1;R726.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1(a)-0190-03
小兒腹股溝疝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是由于小兒腹壁較薄、腹部強度低,當腹壓升高時時腹內血管、精索以及其他臟器可經腹股溝向體表外突出形成腹股溝疝,小兒腹股溝疝是臨床常見腹外疝,約占腹外疝總發病率的90.0%,根據患兒疝環與腹壁下動脈之間的聯系,可將小兒腹股溝疝進一步分為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其中小兒腹股溝斜疝位于腹壁下動脈外側,經腹股溝內環突出[1-2]。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由于鞘狀突未閉或疝囊較小,腹腔組織不能進入腹股溝管突出體表,患兒臨床多無明顯癥狀,當患兒出現典型臨床癥狀后若單純治療一側后過段時間患兒另一側也有可能形成腹股溝斜疝,二次手術治療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患兒痛苦[3]。該次研究對該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疑診患兒均行超聲檢查,比較依據患兒臨床癥狀、查體確診與超聲檢查結果之間的差異,從而論證超聲在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56例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疑診患兒其中男41例,女15例,男女比例為41∶15,患兒年齡最小為5個月,年齡最大為11歲,中位年齡為(3.8±0.2)歲,患兒局部不適至入院診療時間最短為1 d,病程最長為5 d,平均病程(2.4±0.2)d。參與該次研究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參與該次研究的患兒既往在腹股溝區、陰囊部位未發現腫物或發現可疑性小腫塊,患兒咳嗽、劇烈跳動時未觀察到明顯腫塊;體檢時于患兒同側恥骨結節出針有觸須感或絲滑感;指尖輕佻患兒陰囊皮膚后沿精索入外環口可進入股骨溝管內,當患兒咳嗽時醫師指尖上方可有腹內壓沖擊感。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臟病等心系器質性疾病患兒。②排除超聲檢查前一天食用牛奶、豆類、糖類等易發酵產氣食物的患兒。③排除在行超聲檢查前3 d行胃腸、膽道X線造影檢查的患兒。④排除患有認知功能、交流障礙以及臨床操作依從性低的患兒。
1.3? 方法
參與該次研究的患兒入院后醫師均詢問患兒疾病病史、臨床癥狀,并給予患兒體檢檢查,患兒既往腹股溝區未發現較大腫塊存在,或僅發現可疑性小腫塊,指導患兒咳嗽、跳動時體檢可于患兒同側恥骨結節有觸須感或絲滑感;指尖輕佻患兒陰囊皮膚后可進入股骨溝管內。而后使用彩色超聲診斷儀對患兒實施超聲檢查,患兒超聲檢查時取平臥位,超聲檢查探頭頻率在5~12 MHz,于患者腹股溝區進行超聲掃查,觀察疝囊大小、疝內容物、疝內環口寬度,并檢查患兒疝內容物可否還納。對于疝內容物不能還納的患兒觀察疝入腸管壁以周圍其他臟器血流信號變化情況,并對患兒對側腹股溝區行多切面掃描,若未發現典型斜疝圖形,應囑患兒取站立位或囑患兒咳嗽以增加腹內壓,隨著患兒腹腔內壓力的升高,可增加患兒腹腔內突出疝囊進入腹股溝區的概率。除此之外,超聲下觀察患兒疝內容物與腸管、大網膜、卵巢等生理解剖結構之間的關系,若于患兒內環口至腹股溝管發現疝內容物上下移動即可確診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若患兒取站立位或咳嗽后仍未發現可囑患兒做Valsava動作以觀察疝內容物活動以及疝內容物血流多普勒信號進行確診。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比較依據患兒臨床癥狀、查體確診與超聲檢查結果之間的差異,檢出率=檢出例數/總例數,漏診率=漏診例數/總例數。②觀察超聲檢查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確診患兒相關診療資料。
1.5? 統計方法
選擇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同時將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比較依據患兒臨床癥狀、查體確診與超聲檢查結果之間的差異,見表1。56例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疑診患兒后期手術均確診為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依據患兒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共檢出15例,漏診例數為41,術前聯合超聲檢查其共檢出55例,漏診例數為1例,術前聯合超聲檢查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檢出率高。
超聲檢查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確診患兒相關診療資料,具體情況如下:超聲確診的55例患兒中男41例、女14例,年齡最小為8個月,年齡最大為12歲,平均年齡在(3.7±0.2)歲,其中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有34例位于右側,有16例位于左側,有5例為雙側,所有確診患兒均入院接受手術治療,均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所有患兒均后期經手術確診。
3? 討論
我國相關研究調查顯示腹股溝斜疝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發病率的14倍,腹股溝疝發病部位主要位于右側,右側腹股溝疝發病率明顯高于左側,小兒腹股溝斜疝多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現,小兒腹股溝疝的發生與睪丸位置、腹膜、腹橫筋膜以及股骨溝各層肌肉發育具有密切的聯系,在胚胎早期睪丸位置不斷下移牽引推動形成陰囊,隨著睪丸的下移和推動在腹膜腹股溝內環口形成腹膜鞘狀突,腹膜鞘狀突將睪丸大部分包裹入陰囊[4]。待胎兒8個月睪丸徹底進入陰囊后睪丸上部鞘狀突完全閉合形成纖維索。若鞘突管仍保持開放或部分開放,當嬰幼兒發生劇烈哭鬧、反復咳嗽、便秘等癥狀時可增加腹內壓致使腹腔臟器進入鞘突管,從而形成小兒腹股溝斜疝[5]。小兒腹股溝斜疝與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相比其臨床表現有明顯區別,小兒腹股溝疝可在患兒疝區發現明顯包塊,且小包塊腫物位置僅局限于腹股溝管淺環處,大包塊腫物可進入陰囊內,當患兒取站立、長期反復咳嗽、哭鬧時即可發現[6]。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不存在明顯癥狀,單側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在患兒患側淺環處觸及精索且有“絲綢摩擦感”,當患兒咳嗽時淺環口寬松初診有沖擊感。
小兒腹股溝斜疝患兒絕大多數可依據患兒臨床癥狀以及體檢情況確診,但是對于疝氣較小以及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單純依靠患兒臨床癥狀以及體格檢查其檢出率低。當小兒腹股溝疝氣臨床診斷難度較大時可采取CT檢查、磁共振檢查以及超聲檢查,若超聲發現腹股溝管擴張,腸管、網膜有其他回聲,并發現且被膜狀回聲囊袋狀結構即可確診[7]。高頻超聲可發現腹股溝管內鞘膜積液、異位睪丸、精索靜脈曲張等其他病變,對辨證診斷小兒隱匿性腹股溝疝具有重要的意義。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清晰地反映患兒腹壁下動脈走行,有利于醫師在術前根據超聲檢測結果制定手術計劃,增多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臨床檢出率,從而降低二次手術對患兒機體造成的傷害。對于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患兒在行超聲檢查前應使患兒取站立位、咳嗽或做Valsalva動作以增加腹壓,而后行超聲檢查,從而保證在腹內壓的影響下超聲檢測聲像圖可發現內環口開放。反思回顧該次研究,對于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患兒其漏診的發生多是由于醫師缺乏臨床經驗,或在超聲檢查時小兒腹部加壓后致使鞘狀突內環口閉合,腹內容物向下移位或局部擴張,上述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漏診率[8]。
劉連波等[9]臨床研究顯示對于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患兒在常規檢查基礎上聯合超聲診斷檢查其檢出率為97.2%,其檢出率明顯提高,該次研究顯示術前聯合超聲診斷的患兒檢出率為98.21%,高于未合并超聲診斷患兒,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9]。該次研究顯示對于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患兒單純依據其臨床癥狀以及體格檢查結果診斷其臨床檢出率為26.79%,明顯低于術前聯合超聲檢查檢出率,且進一步分析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患兒相關一般資料,研究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有利于醫師了解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患兒臨床資料,從而提高檢出率。
綜上所述,對于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患兒術前聯合超聲檢查可有效提高患兒檢出率,并根據超聲檢查結果一次性手術治療完成小兒兩側腹股溝斜疝,最大程度減少了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患兒二次手術幾率。
[參考文獻]
[1]? 盛克儉.超聲在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醫學信息,2015(2):112.
[2]? Guo Yan, Xu Jirong, Zhang Xin, et al.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occult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J]. Shanxi Medical Journal, 1995 44 (21): 2499-2500.
[3]? 劉沁,楊小紅,陳欣林,等.產前超聲聯合磁共振成像在單純性腹股溝斜疝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6(11):878-883.
[4]? 周元,張美華,馬靜,等.超聲診斷腹股溝斜疝伴卵巢轉移癌1例[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6,32(11):1056.
[5]? 郭巖,徐紀榮,張鑫.超聲對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的診斷[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21):2499-2500.
[6]? 李玲,李林澤,梁雁玲,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男性胎兒腹股溝斜疝的診斷價值[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6, 14(5):556-558.
[7]? 黃昌舉,張凌,范玉華,等.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腹股溝斜疝修補術后并發癥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9(12):136-137.
[8]? 黎毅.超聲診斷腹股溝隱匿性斜疝的應用價[J].家庭醫藥,2016,6(6):176-177.
[9]? 劉連波,李磐志.小兒隱匿性腹股溝斜疝的超聲診斷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09,7(23):65-66.
(收稿日期: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