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云霞 王曙
[摘要] 目的 該研究分析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間診治的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臨床資料。120例患者中依據治療方式分為兩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組(n=60)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n=60)。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研究發現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73.7±9.8)mL vs (52.2±8.1)mL,t=2.636]及手術時間[(70.6±8.8)min vs (61.3±6.3)min,t=3.698]、術后排氣[(25.6±7.7)h vs (17.2±3.2)h,t=3.225]、下床時間[(26.7±4.3)h vs (20.0±5.2)h,t=1.689]均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16.7% vs 6.7%)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28,P<0.05)。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臨床效果好、恢復時間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腹腔鏡;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結石性膽囊炎;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
[中圖分類號] R65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1(a)-0054-03
結石性膽囊炎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結石性膽囊炎臨床上多表現為腹痛、消化不良,但部分患者可能表現為體格檢查無癥狀,通常采用手術進行治療[3-4]。腹腔鏡微創手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且具有創口小的優點,但也存在手術視野和操作空間小、手術操作難度高等,對醫生的水平要求較高[5]。該研究回顧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間診治的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120例臨床資料,分析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該院診治的老年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臨床資料。120例患者均在術前經B超檢查確診并經病理檢查證實,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齡61~72歲,平均(66.7±9.4)歲。排除標準: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嚴重的心腎功能異?;颊?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凝血障礙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不同意該研究患者。120例患者中依據治療方式分為兩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組[n=60,男31例,女29例,年齡61~72歲,平均66.6±9.1)歲]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n=60,男31例,女29例,年齡61~72歲,平均(66.8±9.7)歲]。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比例、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并符合醫院倫理委員會要求。
1.2? 手術方法
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手術方法:連續硬膜外腔麻醉,右肋緣下切口,將腹壁各層切開后進腹腔,顯露膽總管,根據術中情況采用順切法或逆切法切除膽囊。腹腔鏡手術組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患者常規消毒,全身麻醉,建立12 mmHg人工氣腹,采用常規三孔法操作:在腹腔鏡視野下分離患者肝及總膽管,用電凝鉤切開相應肝膽結石區域,采用合適手段取出肝膽結石,沖洗肝膽部位,留置引流管,縫合傷口。進行規定的消毒防止感染。
1.3? 觀察指標
該研究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手術平均時間、平均出血量、術后排氣、下床時間,并分析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膽管損傷、出血、腎功能不全、膽汁漏及感染等。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分析
研究發現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均明顯降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排氣、下床時間分析
研究發現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組患者的術后排氣、下床時間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析
研究發現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結構的變化,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臨床上通常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膽結石,但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已成為影響結石性膽結石治療的重要因素。腹腔鏡治療膽結石在臨床上已經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且顯示了較好的效果。該研究在分析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的效果時發現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術后排氣、下床時間均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降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臨床效果好、恢復時間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能夠為手術過程提供更清晰的視野,且術中能夠實現對手術患者腹腔內臟器的情況進行觀察進而快速找出病灶位置,實現膽囊的準確分離。同時腹腔鏡手術過程由于視野較好能夠降低手術過程中對附近組織的損傷、縮短住院時間。另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整個手術過程患者的腹腔處于完全封閉狀態,明顯減少腹腔受損和暴露的風險,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降低。
腹腔鏡手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臨床治療,且在各類結石的治療方面有顯示出重要的價值[6-7]。以往的研究也發現手輔助腹腔鏡手術(HALS)和腹腔鏡輔助手術(LAS)以及開腹手術(OS)3種術式各具優勢,既相互獨立又能互相補充,臨床醫師可根據個人掌握程度和患者情況選擇合理術式[8],而在結直腸癌治療中手輔助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低等優點,但腹腔鏡輔助手術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方面更具優勢[9],該研究中也證實腹腔鏡手術組患者術中出血量(73.7±9.8)mL vs (52.2±8.1)mL,t=2.636]及手術時間(70.6±8.8)min vs (61.3±6.3)min,t=3.698]均明顯降低,與該研究的結論一致。在比較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三孔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療效時也發現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創傷小,術后疤痕不明顯,患者痛覺感受輕,對手術皮膚外觀效果較滿意,并且該手術方式不會增加并發癥,對肝功能影響較小,但與三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相比,所需手術時間較長[單孔組患者術后腹壁美容度評分高于三孔組(4.89±0.10)分vs(3.15±0.34)分,t=4.910,P=0.039],術后住院時間短于三孔組[(2.58±0.53)d vs(4.35±0.24)d,t=-5.459,P=0.032],手術時間長于三孔組[(78.15±4.21)min vs(50.84±5.12)min,t=4.455,P=0.047],與該研究中腹腔鏡組患者手術時間[(70.6±8.8)min vs (61.3±6.3)min,t=3.698)]和下床時間[(26.7±4.3)h vs (20.0±5.2)h,t=1.689]均明顯降低的結論一致[10]。以往的研究也證實采用LCBDE+LC與ERCP/EST+LC治療老年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相當,但LCBDE+LC手術方法的安全性更好,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且手術費用低[11-12],且相較LBEPS,LTCBDE治療膽總管結石可有效減少引流量,縮短引流時間、總住院時間,有助于減少膽漏的發生[13],這與該研究的結論一致。在分析腹腔鏡下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后膽總管一期縫合的療效時也發現與對照組比較,腹腔鏡手術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明顯延長(113.92 min vs.95.92 min,P=0.032),但結石殘留率明顯降低 (0.0% vs.6.0%,P=0.002),而該研究中手術時間[(70.6±8.8) vs (61.3±6.3),t=3.698]和不良反應發生率(16.7% vs 6.7%,χ2=4.228)與報道的趨勢性一致[14]。該研究也證實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組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術后排氣、下床時間均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降低,且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價值,表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臨床效果好、恢復時間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在以后的研究中將不斷增大樣本量對該結論進行相關的驗證,為臨床的更合理利用 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撐。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臨床效果好、恢復時間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宗明,宋蒙蒙,劉卓,等.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效果臨床分析[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6, 10(6):466-468.
[2]? 張宗明,魏文平,劉卓,等.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時機的探討[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6,10(5):406-409.
[3]? 張劍,廖曉鋒,李曉云.不同腹腔鏡手術時機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臨床療效的評價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16, 24(2):102-106.
[4]? 趙振軍,江祖德.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5):32-34.
[5]? 許松欣,丁巖冰.腹腔鏡聯合內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診治進展[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5,15(4):376-379.
[6]? 李巧登,陳光彬,劉志剛,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對比[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4):565-567.
[7]? 王亮,折占飛,喬宇,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經膽囊管探查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7, 17(2):189-192.
[8]? 王國森,周建平,盛偉偉,等.手輔助腹腔鏡、腹腔鏡輔助和開腹結直腸癌手術近期療效的比較[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7,46(2):126-130.
[9]? 霍雄偉,王效龍,魏光兵,等.手輔助腹腔鏡與腹腔鏡輔助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對比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38(1):92-95.
[10]? 李琦,吳海濱.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三孔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療效比較[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 33(9):1758-1761.
[11]? 束長新,李明新.腹腔鏡老年膽囊切除術聯合膽總管探查取石術98例分析[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8, 12(2):148-151.
[12]? 何少武,吳波,康俊升,等.腹腔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81例[J/OL].實用醫藥雜志,2018,4(3):230-232.
[13]? 郭忠濤,高德山,王仁啟,等.兩種腹腔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式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對比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8,23(3):194-197.
[14]? 溫順前,謝學弈,巫青,等.腹腔鏡下膽總管探查取石術后膽總管一期縫合的療效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8, 27(2):163-168.
(收稿日期: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