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葉敏 崔智林
摘 要: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道路之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全面推動依法治國,使得我國成為法治國家,使得整個社會成為法治社會。文章以習近平新時代法治思想為分析對象,首先對習近平時代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和特點進行了介紹,接著分別從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和三位一體的依法治國理念兩個角度進行了論述,以便更好的對習近平新時代依法治國思想進行分析,以便可以更好的促使我國依法治國戰略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依法治國;思想;法治社會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圍繞著依法治國開展了一系列建設,為我國社會主義新事業提供了法治方向。習近平依法治國思想是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結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依法治國道路上的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又一重要產物。
一、習近平依法治國思想的概述
(一)依法治國是習近平治國思想重要內容
在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我們需要對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形成正確認知,同時還必須有正確方法進行引領。習總書記強調,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廢除了很多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法律法規,加快了屬于社會主義自身的法治建設,這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我們正處于歷史發展新起點。如何更好的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做好依法治國戰略也是當前習近平依法治國戰略思想的重要落腳點。
習近平法治治國思想的影響非常深遠,對于我國各行各業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習近平法治治國理論中,依法治國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了依法治國在我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并將依法治國作為我國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方式。在黨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屆四中全會上,依法治國已經成為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新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依法治國要求任何個體和組織都必須按照憲法或者法律的要求行事,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權機構。
(二)習近平依法治國思想的特點
(1)戰略性
第一,習近平依法治國思想為我國兩個100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指明了方向。站在歷史新征程上,為了更好的實現中國夢,為了更好的激發全國人民投身于國家建設之中,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提出了法治夢思想,并將依法治國思想和兩個100年奮斗目標進行有機結合,使得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都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可以最大程度激發廣大民眾參與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之中。
第二,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樹立普遍法治思維,必須深化政治體制的改革,這樣可以有效的化解社會中出現的矛盾。由此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所有的領導干部都必須具有良好的法治思維。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群眾路線建設,做到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法治氛圍建設,使得黨的領導更加全面。
第三,有助于促進四個戰略的整體實現。在發展四個戰略的過程中,每一個戰略都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每一個戰略之間都彼此影響,每一個戰略之間都相互聯系。為了更好的推動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依法治國的理論基礎,該基礎為四個戰略的全面實現打下了堅實的思想保障。
(2)整體性
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的一場革命,他不是從局部進行著手而是從整體方向進行改革。在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著力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需要建立起全方位系統工程。因此,習近平法治思想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要想更好的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到實處就必須準確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內涵,重點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整體性。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整體性不僅體現在全面推動我國依法治國戰略上,更體現在五位一體的協同發展之上。習近平總書記將五位一體融會貫通于依法治國總體戰略之中,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堅持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始終不動搖。習近平全面推動依法治國的戰略思想不僅為今后法治國家建設指明了方向,更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除此之外,習近平法治思想完整性還體現在對以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補充和完善上,是我黨和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又一重大的創新,是我黨必須全面堅持的正確思想。
(3)時代性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立足于中國的過去又著眼于中國的發展。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根據國內國外的發展背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法治思想。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通過重拳突擊,不斷打掉了一批老虎和蒼蠅,通過反腐倡廉建設加強了黨的群眾路線,充分保障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尊嚴和有效性。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加強了法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聯系,推動了市場經濟中法治經濟的建設,確認了法治經濟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有效的將權力關在籠子里,推動了市場經濟環境下的有效競爭。
二、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突飛猛進的效果,各級領導帶頭學法,帶頭守法,依法辦事的現象層出不窮。在我國現實生活中,有個別領導存在著法治意識相對淡薄的現象,甚至有些領導存在著循私枉法的行為,這對于我國法治建設發展會帶來非常惡劣影響。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應當帶頭學法,帶頭守法,做好領導干部應有的模范效應作用。在學習法律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發展理念,加強與自己業務相關法治建設,這樣才能更好行使自身手中權力,使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通過做好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可以在思想上破除權力高于法律的尷尬現象,這樣可以不斷的加強全黨公仆意識和法治意識的建設。通過增強公仆意識可以使得各級領導始終記住人民群眾才是國家主人,在心中對人民永遠存在著敬畏,在使用自己權力時可以更好的為人民謀取福利。強化法治意識也需要全面提升領導干部依法決策能力,使得領導干部可以通過法治思維去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難題。
為了更好的做好抓住關鍵少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需要在管人管事制度上進行創新,可以讓權力在陽光下充分運作,同時將權力有效地關進籠子里。在實踐過程中,個別領導干部依舊存在著枉法的行為,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是由于法治并不健全,法治體系建設非常不完善,公權力的行使并沒有有效地關進籠子里。因此每一個黨政機關都必須做到服從法律,堅持依法行政的思想,摒棄枉法的思維,真正將權力在程序和范圍內進行有效規范,不斷做到對權力的監督。
三、堅持三位一體的依法治國理念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三位一體的依法治國思想,他們分別是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相結合,共同推動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和法治政府的建設。
第一,我們需要將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和依法執政三位一體統一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依法治國思想是我黨基本思想方針。在制定重大方針戰略之時必須做到法治意識在先,任何國家機關和個人都必須根據憲法的要求做好自身事務。在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過程中,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必須與法律之間形成良好辯證關系,這樣可以使得黨的理論及時上升為國家法律,及時體現全民的共同思想。我們還需要不斷加強執法隊伍建設,通過不斷提高執法隊伍的建設來深化依法治國,使得各行各業都可以在法治的框架下良好運作。
第二,堅持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和法治政府三者為一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它涉及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構建出良好的依法治國局面。在依法治國新形勢下,三者必須有效統一在一起才能真正推動法治社會形成。在建設法治國家道路上,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是應有之義,法治社會也可以更好的推動政府依法行政,是構建法治政府的重要支撐。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過程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三者為一體思想,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全民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之中,才能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對于任何一個現代社會而言,法治社會是一個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保證,是解決我國社會發展現實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社會公正民族振興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 張文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方略和實踐[J].中國法學,2017(06):5-28.
[2] 張文顯.新思想引領法治新征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依法治國和法治建設的指導意義[J].法學研究,2017(06):3-20.
[3] 王旭.正確處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幾個基本關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研究[J].中國發展觀察,2017(24):16-18.
作者簡介:崔智林(1958.02- ),男,漢族,西安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