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學研究是一項復雜的事情,需要用辯證的態度與思維分析法學研究主題,思考法學研究問題,注重思維方式的變革。法學研究包含法律工程研究與法律理論研究,理論研究主要詮釋法律與運行規律思想意識;法律工程集中通過法律規律與思想理論創建法律制度框架。法學研究與思維方式是異常思想、邏輯、行為方式的變革,有待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法學研究;思維方式;思想變革
伴隨著法學研究的完善與理論研究的深入,對法學執行起到指導性作用。法學研究以思維變革和價值體現為根本,重視法律的嚴謹與尊重。隨著研究的深入創建法律結構體系,完善法律制度,從而更好的約束人們行為思想,創新思想,深化研究成果。
一、法學研究類型與思維形式的轉變
我國法學遵循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律,至今為止仍然沒有認識到法學研究不同研究類型,人們早已習慣將理論當做工程研究并堅守自己的理論設計工程,從而達到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訴求。而事實上,上世紀末就有學者將“組織管理社會主義建設的技術”作為“社會工程”,強調既要研究社會科學又要研究社會科學的應用問題,也就是社會技術,提出站站系統工程的視角研究“環境系統工程、行政系統工程、法治系統工程”。在研究社會工程時提出了社會工程的工程思維與思維方式問題。由此,很多學者受到了啟迪致力于法治系統工程研究,現階段在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統”研究,并非“工程”方面,使得法學研究中工程思維與思維方式問題沒有凸顯出來。與此同時,該方面的研究逐漸趨于純科學主義與純技術主義的工具化道路,缺乏專業理論總結和思維抽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法學理論學術研究。想要提升法學研究理論水平與思想高度,我國法學還應與世界法學拉近關系,產生思想碰撞從而推動我國法學學者借助理論與思想資源進行法制實踐的法律工程建設,提高法律工程設計效果,意識到法學研究中的法律理論與思維方式。
二、法學研究與思維變革價值體現
通過法律理論研究明確法律概念、內涵,從而找到研究的有效途徑與目標。不過,實際研究中要堅持尊重法律理論要求的原則的。了解法學理論思維從而找到事物發展規律,促進法學研究工作的持續深入。法律研究與實踐有著本質差異,法律理論指的是在沒有實踐的條件下強調法律規律的影響及作用。法學理論延伸是法學研究,使學者思維產生變化,掌握法學特點,分析社會現象。同時,能夠運用法學理論的思維形式解釋社會現象,詮釋法律執行效率差異。
現如今,法學研究逐漸走進了人們生活并起到約束作用,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發展,帶動人們轉變思維方式,促使法學研究面更大、更寬,完善法律體系,使人們對法律的重要作用與不可逾越性有深刻的認識,對社會建設發展有整體性的認識。通過法學研究彰顯了我國法律的重要性與作用,健全法律的根本也是理論聯系實際,讓法律融入人們生活從而展現法律的作用。
三、促進法學理論發展
表面上我國法律理論研究是系統的、完整的,但在現實執行時發現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影響了法律理論的實踐與應用。有關學者經過多次嘗試實踐,增加法學研究力度從而實現對法學理論基礎的研究,推動法學理論深化。其實,研究法學的方法與其他法律研究存在明顯差異,法學研究要求我們創新思維,深刻意識到法學研究中理論知識的重要作用,主動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基于辯證角度而言,法學理論研究尤為關鍵,通過理論研究能夠讓法律與道理并存,凸顯法律研究對現實的重要意義。因此,現階段促進法學理論發展是當務之急,需要我們明確目標,科學應用法學理論基礎知識,結合當前社會發展推動法律事業走向更高領域。
四、深入研究法學工程,完善法學學術研究
法學工程研究需結合人們生活,以法律價值凸顯與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進行思維模式轉變,凸顯其對生活的作用。通過社會材料分析法律執行的效率,更好的順應現代社會變化發展,生成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從而讓法律和人們生活聯系在一起,人們學會反思在社會中的作用從而創建和諧的社會環境。
立足于社會發展現狀是我國法學研究一直堅持的焦點,法學形式與應用方法深入研究,加快法學學術研究與評價速度,建立嚴謹、規范的法律法規。法學研究也具有多元化特點,類型眾多,因而思維方式也是靈活多變的。只有不斷的創新思維才能跟上社會發展步伐,逐漸深化法學研究有助于完善其學術研究與評價形式。
五、結語
綜合分析,根據我國在法學研究方面獲得了顯著成就,折射除了當代社會發展狀態,對人們行為起到約束作用。在今后研究中,我國還應加大法學研究從而為完善法律法規創造條件,運用法學思維進行法律應用方法分析,實現法律法規的優化與作用發揮。
參考文獻
[1] 法學研究:落實十九大精神——財稅法專題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
[2] 任重.改革開放40年:民事審判程序的變遷[J].河北法學,2018(12).
[3] 安桂芳.論民族法學研究方法的理念創新[J].法制博覽, 2018(33).
作者簡介:王浩然,漢族,山東濰坊人,濰坊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