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社會需要專業型人才,而高職院校就是專門培養專業型人才的,近幾年高職院校的教育發展受到社會的關注,并且關注度也在逐年增長。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可以說化學的教學是以化學實驗展開的,但大部分高職院校還是沒有意識到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在化學教學方面比較傳統,教學方式單一,文章以高職化學教學模式為切入點,重點探究教學模式的創新,并對當前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分析與解決辦法。
關鍵詞:高職化學;實驗教學;創新教育
一、關于高職實驗教學中創新教育的簡介
(一)實驗教學中創新教育的背景與意義
化學是以實驗展開的課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靈魂。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化學實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學們自己動手操作化學實驗,可以更直觀的觀察到反應的變化,更能加深對化學反應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化學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嚴謹性,傳統的課堂教學的弊端已經慢慢顯現,我們要打破常規的教學方式,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跳脫出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化學教學當中,提高化學教育的效率,為我國的化學領域培養更多專業型人才。
(二)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創新的原則
一是化學實驗要以安全為基礎。化學實驗中多多少少要接觸到一些危險物品例如強酸強堿、可燃物,教師一定要在實驗開始之前做好安全準備,對學生要做好安全教育,學生一定要規范自身的操作行為,保證化學實驗在安全的基礎下進行。
二是要求教師掌握化學基礎知識以及分析化學知識。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必須要充分掌握化學相關知識才可以更好更準確的引導學生進行安全、有意義的化學實驗,教師要恪守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堅持原則,一絲不茍的依據標準進行檢驗與判定。
(三)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變化與創新
一是創新教學模式。從注重課堂授課轉變成注重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過去實驗課有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忽視實驗教學的目的,會直接列出實驗步驟,讓學生去“背實驗”,而創新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則是引導學生學習和嘗試完整的實驗過程的探究,讓學生親自體驗化學實驗的樂趣。
二是教學目的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為了考試而服務的,學生很少真正的樂在其中。而化學實驗教學則是注重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明確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題,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進行實驗探究活動,注重培養專業型人才而不是紙上談兵的“考試機器”。
二、當前創新教育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大多數教師都在強調化學實驗的規范,缺乏了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非智力因素即指心理素質,很多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心理素質不夠強大,有些表現就能看得出來,例如滴定時不小心多滴溶液或是引流不小心傾斜導致溶液外流等,學生僅有較高的智商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智力因素就很難照常發揮。
(二)教師難以管理課堂紀律
很多時候化學實驗是分小組進行的,有些學生喜歡“拉幫結派”,對教師安排的分組不滿意對實驗的參與度就會降低,有時甚至會出現學生“偷偷溜走”的現象,而化學實驗老師要管理整個班級,就很難注意到學生逃課等現象。
(三)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理解還不夠深刻
傳統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服務考試,而化學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思維。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理解存在偏差,覺得它與考試無關就沒有必要學習實驗操作,平時化學實驗練習基本功就會“渾水摸魚”,導致實際操作能力不過關。
三、針對當前問題提出的改革措施
(一)加強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
化學實驗中除了智力因素剩下的就是心理素質的培養,要不斷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心理素質良好的學生才能真正的端正創造動機。教師要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實驗過程中要嚴格要求學生,重在培養學生嚴謹的探究精神與發散的創新思維。
(二)加大課堂的管理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教師才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導者,一定要將化學實驗教學情況掌握手中。教師可以不定時點名抽查學生是否在實驗室,還可以實施手機入袋的模式規范學生上課玩手機的亂像。確定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的懲罰,時刻警惕學生規范自身的行為。
(三)改變學生的觀點
常年的應試教育讓大多學生都只會考試,一旦遇到動手操作則無從下手,學生對于學習只是為了考試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教師需要改變這個狀態則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將教學模式“灌輸化”轉變為“靈活化”,讓學生不再為考試而學習,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結語
強化實驗教學是當前高職化學教學中的重點,要不斷的創新高職化學實驗教學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但當前我國對高職化學實驗教學的素質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弊端,我們要積極的探究,并針對這些問題找出相應對的措施,從根本上提高高職化學實驗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施曉虹,王秀敏.淺談加入WTO高職教育的應對策略[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
[2] 鄭萬友,欒鳳艷.高職教育大眾化過程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
[3] 高忠武.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努力探索辦高職教育的新路子[J].中國冶金教育,1999(05).
作者簡介:江嬋(1985- ),女,漢族,湖北黃岡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化學分析檢驗、無機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