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公共政策整合視角對中國的低碳經濟扶持政策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既是新時代落實綠色發展觀、發展綠色經濟的需要,也是目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更是中國政治學界應有的學術良知和責任。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專著是該問題研究中的拓荒之作。
關鍵詞:低碳經濟;整合研究;拓荒之作
最近一些年來,人們從不同的角度都會明顯地感受到,中國人對低碳理念、綠色發展觀,似乎愈來愈重視。不可否認,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有目共睹(保持數十年中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總量也令人驚嘆(現在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長遠地看,未來中國與發達國家比較的差距,并不是經濟發展速度,也不是制度的先進與否(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而是低碳生產方式、低碳生活方式消費方式,以及人們的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因此,中央及時地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推動綠色發展的歷史任務,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推動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是新時代的新經濟戰略,是培育和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綠色發展觀。
低碳經濟是低耗能、低污染、實現溫室氣體低排放的經濟增長模式,包括建立低碳能源、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體系,建構低碳生產方式、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綠色價值觀,實施扶持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低碳經濟的實質是清潔能源和能源高效利用問題,低碳經濟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低碳經濟是整個人類社會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社會主義經濟體系,首先必須建構低碳經濟體系。從一定意義上講,抓住了低碳經濟,也就抓住了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核心部分,抓住了人類經濟未來發展方向。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化,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保持繁榮昌盛、長治久安的需要。特別是時下在貫徹綠色發展觀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中,由于綠色發展觀和經濟發展方式都涉及到低碳經濟的問題,因此,政府扶持低碳經濟發展的公共政策合理建構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從研究內容來看,已有的低碳經濟及其政策問題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對“低碳經濟”的含義缺乏共識性的界定。作為低碳經濟政策研究的基礎問題,這一現象凸顯出目前對該問題研究的薄弱;其次,沒有形成公認的研究范式,即無論是研究的對象還是研究方法都沒有取得一致的看法;第三,對低碳經濟公共政策的建構缺乏深入的研究。關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基本上還限于爭論以什么原則作為指導的階段。所有這些問題都表明了關于中國低碳經濟扶持政策的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
因此,以低碳經濟扶持政策整合問題研究為主題,對中國的低碳經濟政策建構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既是目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綠色發展的需要,也是公共政策學術研究進一步深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新時代貫徹和踐行社會主義綠色發展觀的需要。可喜的是,李奎博士經過數年精心研究的成果《我國扶持低碳經濟發展的公共政策整合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適時地出版,及時關切和回答前述問題,引起學界廣泛關注,獲得較高的評價。
從公共政策整合視角對中國的低碳經濟扶持政策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既是新時代落實綠色發展觀、發展綠色經濟的需要,也是目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更是中國政治學界應有的學術良知和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本專著是該問題研究中的拓荒之作。
從結構來看,該書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低碳經濟及其扶持政策問題基本理論研究。主要包括低碳經濟的含義、低碳經濟扶持政策的界定、低碳經濟扶持政策的現狀問題等章節。第二部分是我國扶持低碳經濟發展的公共政策整合問題研究。主要包括低碳經濟扶持政策的部門協調、政策整合、措施聯動等章節的分析。這部分是該書的核心和重點。第三部分是關于目前中國公共政策現狀的分析以及對于未來中國公共政策整合體系建構的探討。這是該書的落筆思考。通過對低碳經濟扶持政策現狀的歷史追溯,以分析公共政策整合中的主要動因,并以此為依據對中國未來公共政策整合體系的建構做出嘗試性的探索。
李奎的專著《我國扶持低碳經濟發展的公共政策整合問題研究》,就是對以上現實問題的關切和回應。該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扶持低碳經濟發展的公共政策整合問題研究”的最終結項成果,結題鑒定等級為“良好”。由于關于低碳經濟扶持政策及其整合問題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因此,李奎的著作稱得上是國內系統研究低碳經濟政策整合問題的拓荒之作,是以低碳經濟扶持政策為研究視角和工具,深化公共政策整合研究的力作。
該專著提出低碳經濟扶持政策整合問題研究,評估當下中國扶持低碳經濟發展的公共政策,探討低碳經濟扶持政策整合問題的解決之道,培育和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綠色發展觀,理應對當下中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該專著的研究,是政策科學研究的范疇,對于推動公共政策學的發展,豐富和發展政治學研究論域又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該書作者曾在政府實務部門工作,對中國公共政策存在的問題有直接的感受和體驗。棄政從學后,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致力于政治價值與公共政策研究。這本著作是作者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的最終結題成果,是作者幾年學術研究和實務部門政治實踐的結晶。
參考文獻
[1] 陳秀雙.低碳農業發展模式[J].統計與管理,2010(06).
[2] 孫桂娟.低碳經濟概論[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26.
[3] 劉倩.山東省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黃建洪(1974- ),男,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研究方向:地方治理與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