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倩
摘 要:近年來,我國城鎮化趨勢的加強,生活水平提高。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以及人們健身意識的增強,社區體育應運而生。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各社區在響應國家號召下大力發展體育事業。文章針對這種發展現狀展開調查研究,揭示出城鎮化對社區體育發展的影響,并提出進一步發展社區體育的建議。
關鍵詞:城鎮化;社區體育;發展
城鎮化,不僅是物質文明的體現,也是精神文明前進的動力。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社區體育事業迅速發展。當前,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的城市社區建設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制度發展背景。在社區里,既有自發的居民個體參加體育活動的各種需求,又有政府對社區區民的體育支持。文章結合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社區體育事業發展現狀展開調查分析,總結出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城鎮化對社區體育的影響,合理、有效地把握社區體育發展現狀與城鎮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促進迎新街社區體育有序運轉,并提出進一步發展社區體育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新華社區、興安社區、太鋼102社區、太鋼103社區四個社區中部分居民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在中國知網及我校圖書館查閱了我國城鎮化發展及對社區體育發展的影響的相關文獻資料、論文及期刊,翻閱了圖書館有關社區體育發展的書籍,為文章調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參考相關問卷設計書籍以“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社區體育發展現狀”來設計問卷,然后在迎新街新安社區、太鋼102及103社區、興華社區各公園、小區及市場等人員聚集處發放問卷。
(3)數理統計法。利用所學體育統計學知識和計算機軟件對回收反饋信息進行統計學分析。
(4)邏輯分析法。運用邏輯歸納分析的方法對所收集的資料和所得數據進行整理總結。
二、研究現狀
(一)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社區居民參與社區體育的基本情況
(1)社區居民參與體育活動項目選擇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迎新街社區居民所選擇的活動項目種類比較豐富,以慢跑、秧歌形式為主,但傳統運動項目毽子和跳繩所占比例最少,這與各項目本身的難易程度和繼承程度有關。政府應對社區居民進行相應的訓練培訓,讓各種體育項目都能在群眾中開展起來。
(2)居民對體育功能的認識現狀。迎新街社區居民對體育功能的認識不夠全面,79.4%的居民認為體育可以防治疾病,63.1%的居民認為體育可以強身健體,45.7%的居民認為體育可以交際交友,37.8%的居民認為體育可以娛樂身心。這反映出迎新街社區居民對體育功能認識程度較深,可以比較全面地認識到體育的健身功能和休閑功能。但是,體育還有經濟、政治功能容易讓人忽視。
(3)居民參加體育鍛煉原因調查。迎新街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受一些外界條件的限制。50.4%的居民認為有一定經濟基礎是進行體育鍛煉的前提,43.3%的居民認為參加體育鍛煉需要有一定的閑暇時間,47.6%的居民認為參加體育鍛煉得有適當的場地設施,32.1%的居民則認為體育鍛煉需有組織指導員的參與。這些制約社區體育發展的消極因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
(4)社區活動中心目前所擁有的體育器材情況。迎新街社區目前擁有跑步機6臺,拉力器50個,毽子205個,跳繩143條,足籃球50顆,跳圍棋30副,其他健身器材68件,這些器材基本可以滿足活動中心日消費量,但器材仍然存在缺漏、陳舊現象。管理處應加強對器材的管理,每天認真記錄器材的出納及使用情況,還應及時購置新器材、修補壞器材。
(5)社區居民每次鍛煉的時間分配情況。從表2看出,迎新街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時間在40分鐘以上的人數占36.17%,半小時的有38.56%,半小時以下的有25.27%。說明社區大部分居民有時間參與體育鍛煉,但仍有一部分人由于工作的壓力大,每次鍛煉不足半小時。
(6)居民進行體育鍛煉的場所情況。居民進行體育鍛煉的場所主要集中在社區活動中心、田間地頭、文化廣場及住所附近,其中大部分人選擇在社區活動中心進行體育鍛煉,這與活動中心有活動器材和活動友伴有關系,其次是文化廣場,這里場地寬敞,適合秧歌、武術、趣味比賽等團體活動使用。
(7)居民對政府干預體育的滿意度調查。從表3可以看出,迎新街社區委員會對居民體育活動的干預得到滿意評價的比例占52.66%,基本滿意的有27.93%,不滿意的有19.41%,這與社區組織比賽場數少、活動器材不足等原因有關。
(二)城鎮化對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社區體育發展的影響
(1)城鎮化影響人們對體育的需求。城鎮化趨勢日益加強,人們在工作閑暇之時,有了對體育鍛煉的需求,從表4可以看出,迎新街社區居民特別需要參加體育鍛煉的有28.19%,需要參加體育鍛煉的有40.96%,一般需要的有26.06%,不需要參加的有4.79%。這與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們的體育意識加強分不開,大部分人愿意從事體育鍛煉。
(2)城鎮化擴大體育消費水平。城鎮化使得社區居民的經濟水平提高,思想觀念得到更新,大部分居民愿意投入金錢來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帶動體育消費事業的發展。
城鎮化趨勢加強使人們有了更多的經濟基礎參加社區體育活動,用于體育消費的投入越來越多。今年體育消費高水平比重比去年呈上漲趨勢,且幅度較大,尤其是300-500元這一階段的上漲幅度比去年高出35%,高等級體育消費比明顯上漲,它們之間的差額比也同比上漲。說明隨著經濟發展,人們體育消費意識加強,大部分人愿意拿出一部分錢來參加體育鍛煉。
三、結論建議
(一)結語
(1)居民對體育功能認識不夠全面。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社區居民參加體育的動機偏向于強身健體、防治疾病,雖然也有對體育休閑功能的認識,但比例不大,特別忽視了體育的政治、經濟功能。
(2)居民參與體育的形式比較簡單。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社區居民最喜愛的項目是以慢跑步和秧歌這些日常性、經濟性、簡單性的活動為主。一些難度大的項目不能被大部分人接受,這導致很多體育項目在居民中不能很好的普及。
(3)居民參加體育鍛煉受一定條件的限制。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社區居民參與社區體育運動場受經濟條件、閑暇時間、場地設施和組織指導員的影響,導致很大一部分居民很少參加甚至根本不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場所主要集中在離家或工作單位較近且免費的場所,如公園、文化廣場、所在社區的免費健身場地和田間地頭等。其次,缺乏活動的基本技術指導和前期培訓也是影響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消極因素之一。
(4)居民鍛煉需要政府干預。太原市尖草坪區迎新街社區居民提出僅憑自己的力量從事體育鍛煉還不夠,政府的干預可以促進人們參加鍛煉,特別是專業人員指導、大型鍛煉器材和組織比賽這些板塊必須由政府配備。
(二)建議
(1)居民要重視體育鍛煉。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國家開始高度重視體育事業,鼓勵全民體育和終身體育,其實體育的健身休閑功能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緩解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因此,越是壓力大越是工作忙,越應該擠出時間來進行鍛煉。
(2)社區委員會加大對體育知識的宣傳力度。社區委員會應雇傭專業人才經常性地向居民傳授各種項目的鍛煉方法、鍛煉負荷、鍛煉效果及體育功能等,挖掘富有民族特點和民族傳統的休閑體育活動內容,使得體育活動不僅僅只是局限在人們熟知的日常性的活動中,讓每個居民根據自身的身體機能掌握三到四種正確的健身方法,達到鍛煉的效果。
(3)政府加大對體育的干預。政府要加強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建設,把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中,努力按照國家規定標準配置公共體育場地和設施,購買適合的健身器材設施。此外,還應確保城市體育用地不被占用,建設更多更好的體育設施,滿足人們參加休閑體育活動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體育資源,提高居民參加休閑體育的積極性。重視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或者聘請專家學者進行指導,為居民的體育鍛煉提出建議和意見,使居民更科學合理的地入到社區體育的鍛煉中來。
參考文獻
[1] 邢超文.完善城鎮布局體系推進城鎮化進程——對太原市城鎮建設布局的規劃構想[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 (09).
[2] 宋國佳.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概況[EB/OL].邦本網, 2010-04-02.
[3] 太原市體育場地建設和管理辦法[S].2004-08-06.
[4] 趙樹耀,賈曉鳴.論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我國體育社團的作用與改革建議[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