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微 劉影
【摘要】隨著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的作用早已不容小覷,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并且在最近幾年發展極其迅速,但作為一個當代社會的新興產物,互聯網金融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利益,但同時也存在者一些問題,本文將從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影響角度出發,為其后續發展提出改進方案。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正面影響 問題 措施
一、互聯網金融簡述
(一)互聯網金融的含義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和傳統金融結合的產物,主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通信技術起到傳統金融提供的融資、投資、支付的作用,是一種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但這種結合并不是簡單的作用加總,而是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用戶愿意接受并對其產生信任從而自然生成的一種新時代下的新模式。
(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比較
(1)互聯網金融相對于傳統金融存在著一定的優勢。首先,在這個互聯網告訴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于互聯網的依賴成就了互聯網金融今天的高速發展。以互聯網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例,天貓“雙十一”的全天銷售額從2015年的912.17億到2018年的2135.5億,短短三年時間總銷售額翻了兩倍多,如此驚人的發展背后實際上是廣大人民群眾對互聯網金融依賴程度的體現。其次,互聯網金融更加便利。在沒有互聯網金融的年代,人們辦理各種銀行業務都需要親自到銀行辦理,而且時間長、效率低。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很多業務都可以在手機上操作,如匯款轉賬、個人理財、生活繳費等。大大節約了人們的時間成本,提高了效率。再次,互聯網金融深受中小企業的歡迎。隨著我國金融監管力度的加大,銀行對于貸款者的資格要求也就逐漸提高,中小企業拿到銀行貸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而互聯網金融網絡貸款平臺對于企業貸款要求則不那么嚴格,使得中小型能夠獲得過渡資金并持續經營。
(2)互聯網金融相對于傳統金融存在著一定的劣勢。由于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新興領域,所以目前我國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還并不是很完善,其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基于網絡這個虛擬平臺,無法保證沒有病毒入侵以及黑客破壞。而對于傳統金融早已經有了很完善的法律制度,其安全系數遠遠高于互聯網金融。正是這種不足的存在,“e租寶”、“芝麻金融”、“中晉系”、“多多理財”等事件頻頻發生。
二、互聯網金融的正面影響
(一)促進了金融創新
縱觀近年來我國各種金融創新的結果,幾乎每一項都與互聯網密不可分。最典型的應該數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和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現階段已經很少有人使用紙幣,各種商店包括路邊攤都已經使用了支付寶和微信的收款碼進行收款;除此之外,各平臺還推出了各種理財產品,定期活期一應俱全,阿里的余額寶當屬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理財方式,其不僅年收益率較高而且還可以隨時用于轉賬支付;2018年10月份又在保險領域實現了新的創新,相互寶作為一種0元投保的保險已有633萬人參保,并且參保人數還在增加。
無論是在支付方式上的創新,還是在理財產品上的創新,又或者是保險形式上的創新,都無疑是對我國銀行業市場的一種擠壓,這就迫使我國商業銀行進行一定的創新以維持自身市場地位,由此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二)推進了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銀行利潤的分流。人們不再以將存款存到銀行作為唯一的儲蓄方式,那么銀行通過調整利率參與金融市場的效果大打折扣,國家對金融市場的干擾程度降低;傳統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創造更加公平的金融市場環境;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各種金融產品將被無差別地提供給客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國由于行政區域的劃分而造成的金融服務有失公平的影響;互聯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國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降低了企業搜尋信息的成本,進一步推進了我國金融市場化的改革。
(三)擴大了我國的消費規模
由于互聯網金融覆蓋面廣、產品種類豐富、價格相對低廉,所以其交易量極大,通過互聯網金融可以購買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商品,極大地縮小了由于地理位置差異而導致的消費水平的差異。這是傳統金融鏈條的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傳統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動力不足的問題。據有關調查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使用網絡購物的人數占全體網民人數比例已經超過百分之七十,由此可見,人們的消費方式正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轉變,同時也擴大了國內需求,進而有效促進了我國宏觀經濟發展。
三、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
(1)虛擬貨幣存在一定的風險。在互聯網金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比特幣和區塊鏈曾一度成為金融學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作為虛擬貨幣的一種,比特幣不需要由特定機構發行,超出了中央銀行的控制,但其實際上是一種真實性的金融投資方式。雖然說比特幣是一種有限貨幣,但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限制,通常成為了一些不法分子進行洗錢交易的工具。同時,虛擬貨幣的發行相當于是在國家貨幣發行的基礎上增添了新的貨幣,如果在國內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量大體相當的情況下,虛擬貨幣的發行必然會引起國內通貨膨脹。
(2)法律制度的建立無法跟上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步伐。縱觀我國法律體系,目前還沒有專門為監管互聯網金融而出臺的法律,而互聯網的發展程度早已達到足以引起法律重視的地步。“龐氏騙局”能夠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資金,并且承諾以高于官方發布年收益率一大截的收益率來吸引人們,騙取錢財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家法律監管不到位。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的信用環境尚不規范,目前其所采用的征信系統仍然是傳統金融所使用的,這就導致了其發展與管理的脫節現象,必將使投資者承擔較大的風險。這種風險存在的原因明顯也與法律不完善有著直接的聯系。
(3)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削弱了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近年來,網上支付逐漸成為大多人首選的支付方式,有研究調查顯示,當人們面對數字貨幣時,其貨幣意識會下降,消費傾向更為明顯。這就導致了國內貨幣流通速度極大的提高,從而引起了貨幣乘數的提高,上文已經提到,互聯網金融下的通貨膨脹率會有所提高,這就導致中央銀行無法準確判斷當前的經濟形勢從而做出最正確的貨幣供給方案。此外,國家通過貨幣乘數進行市場調節主要是靠實體經濟的發展來實現,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必然會使實體經濟受到相當大的打擊,甚至有學者將其形象地比喻成“抽血”。種種因素都使中央銀行的控制力受到影響,從而削弱其政策效果。
四、改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的措施
(1)健全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機制。首先要嚴格準入制度,以保證參與市場的主體具有較高的信譽度從而保證投資環境的安全可靠。這就要求證監會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上已經存在的互聯網金融相關企業進行嚴格的審查,按照一定的指標將不符合標準的平臺踢出場外,同時對申請入場的平臺進行考察,守住保護市場環境的底線。建立違法機構的懲罰制度,提高其違法成本,從而保證廣大投資者資金安全。當然,作為一個新興行業,行業的自律能力也很重要,可以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組織,提高其自律意識,從而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更好發展。
(2)增強市場參與者的風險意識。可以通過加大對金融風險與收益關系方面知識的宣傳和推廣,使廣大投資者都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高收益必定帶來高風險。“e租寶”之所以能夠騙取如此大額的資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我國風險相關知識沒有普及到位,提高市場參與者的風險意識才能從根本上熄滅違法行為的火焰。
(3)將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緊密結合,共同發展。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多數是以犧牲傳統金融的市場為代價的,而我國終究無法拋棄實體經濟,所以將其二者結合起來共同發展是最好的選擇,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基于傳統金融發展起來的,如果再將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加入到傳統金融中必然會促進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降低互聯網金融對國家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