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慧敏
【摘要】本文主要回顧了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現狀,從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現狀出發,對影響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外部因素進行分析,最后進行文獻評述。
【關鍵詞】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獻綜述
一、引言
一直以來,內部控制都是學術界廣為關注的話題。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各界也在高度關注上市公司的內部管理狀況,然而,進入21世紀,安永破產,世通造假,奧林巴斯財務作假,銀廣夏會計做賬造假,四川長虹巨額應收欠款,麥考林披露虛假財務信息,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紫光古漢虛報利潤等一系列財務丑聞陸續暴露出證券交易市場上各類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弊病。內部控制薄弱和內控信息披露不透明已在目前上市公司中產生一系列財務問題,使其陷入經營困境,更使眾多投資者面臨巨額損失。為了加強和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于2006年7月15日成立了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于2008年和2010年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以及《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由于,對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尚不多見,為此,進一步研究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迫在眉睫。
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
國外在內控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早,在1994年,內控信息披露還處于自由披露階段時,國外上市公司就已經具有較強的對外報告內控設計和執行情況的動機,如Ragahunandan、Rama統計《財富》雜志公布的topl00企業的內控信息披露情況,有80%進行披露。此外,Hermanson認為,上市公司不論以何種形式對其內控設計和執行情況進行對外報告都能顯著改善公司的內控構建,但通常內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比強制披露更能促進內外部信息使用者據此進行正確的決策。在出現一系列財務舞弊事件后,國內學者才開始重視上市公司內控信息對外報告情況這一問題,因此,國內在內控相關方面的探索滯后于國外。總體來說,國內企業主動對外報告內控信息的動機較弱,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后出臺兩個指引,但是楊有紅、汪薇指出當前上市企業主動對外報告內控信息的動機不足,并未有效執行指引規定,內控自我評估和外審機構的評估也缺乏統一標準。
三、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
(一)內部影響因素
林斌(2009)的研究發現,內控資源充裕、成長快、設置了內審部門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內部控制信息。李少軒等(2009)認為股權結構是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影響最顯著的因素,股權越集中的公司,大股東對公司的控制能力越強,大股東越有能力和期望要求受托人披露內部控制信息,越傾向于對內部控制信息進行披露。宋曉文(2012)采用虛擬變量的方法研究了公司特征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發現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越傾向于對外披露內部控制信息。吳翩鴻(2012)研究發現金融行業的公司更傾向于披露內部控制信息,并且質量較高;而上市年限越長的公司,詳細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的意愿越低。王環環等(2010)認為財務杠桿系數較大的上市公司負債水平較高,在披露信息時需要滿足債權人對信息的特殊需求。
(二)外部影響因素
雷鳴(2011)基于邏輯回歸分析的方法,研究發現,出具無保留審計意見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情況明顯好于出具其他類型審計意見的上市公司,被證監會出具特別處理上市公司(即sT公司)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影響顯著,且呈負相關。宋曉文(2012)進一步研究發現,公司是否聘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無顯著影響。趙陽(2013)從法律監管缺位的角度進行研究發現,很多上市公司沒有遵循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但并未受到實質性處罰,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上市公司繼續漠視相關規定,繼續假披露、少披露甚至不披露內部控制的相關信息。可見,影響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很復雜,我國學者研究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響主要從公司治理層面人手,還沒有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多根據理論分析得出,缺乏具體的實證研究驗證。由于我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不高、樣本選擇受限制等因素,難以解決變量之間時序性、內生性等問題,導致不同學者對公司規模、財務杠桿系數等因素的影響效果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尚未形成統一的權威性觀點,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四、文獻評述
上述文獻回顧將國內外關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相關研究的文獻進行了梳理,發現國內外學者對于該領域的研究側重點有所不同:由于國家政策不同,國外對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數據資源較國內要更為豐富,導致國外學者對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的研究在研究上較國內學者更為深入。國外主要從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角度進行研究,對影響內控缺陷披露的因素、該披露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市場反應進行了深入的解析。而國內正處在強制性發布內控報告的起步階段,所以國內的研究大多處于研究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總體現狀,以及內控信息披露的改進方案。
影響內控信息披露的因素較為繁雜,從目前的學術成果看,國際上學者尚未就各項因素對內控信息披露的影響形成統一觀點。因此,未來需要增強這方面的探索,在一個廣泛的基礎上統一內控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完善理論界在內控方面的學術成果,進而在實踐中構建更為全面、完整的。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信息披露的質量不高,很多研究還處于理論分析階段,實證研究只是對數據進行表面的相關性研究,缺乏內在深層的探討。同時,實證研究的數據選取等還存在著諸多局限,研究方法比較單一,難以解決變量之間的內生性、時序性等復雜問題。總體來看,目前實證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還有待拓展,值得更進一步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