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車輛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不斷增加的車輛,對于我國道路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縱觀當前我國道橋施工現狀,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工程施工質量。故此次就道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分析,闡述相關施工要點。
關鍵詞:道橋施工;混凝土;技術要點
引言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交通事業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近幾年來,隨著交通事業的迅猛發展,道橋工程作為交通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程數量顯著增加,工程規模也日益擴大,且施工效率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其相對應的質量標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實際工程中,道橋施工的質量卻依舊存在較多的問題。以下將通過對道橋施工路基面的處理、道橋施工中混凝土的選用、道橋施工中預應力技術分析以及有關預應力技術的調整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以確保道橋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1 道橋施工路基面的處理
道橋路基面的呈現狀況是判斷道橋質量的主要參考指標之一,同時其質量等級也直接決定了道橋的使用壽命。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由于相應管理部門對現行道橋路面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大量積水滲入混凝土的現象較為普遍。混凝土經大量積水滲入后,其內部的鋼筋將直接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出現銹蝕,極大程度上的降低了鋼筋的抗壓能力,從而導致路面的整體承受能力降低,嚴重威脅到路面的安全性。針對此類情況的解決,專家經反復試驗得出了結論,即道橋水泥混凝土路基澆筑后的初凝階段,路基面應采用鋼絲刷進行拉毛處理,提高道橋路基面的粗糙度,從而有效提高道橋路基面與防水層以及瀝青路面之間的粘合力。同時,在進行該項施工時還應合理選用材料,確保施工材料的防水質量滿足工程標準需求。此外,浮漿處理也有利于提高道橋路基面的防水質量,但由于浮漿的控制難度較大,一旦不合理將會對道橋的使用壽命造成嚴重的影響,加上處理難度較大和相應的處理技術并不完善,現階段該項技術的應用還未成熟。目前,道橋施工中較為常見的浮漿清除方式主要包括有利用銑刨機開挖和翻修瀝青混凝土路面或進行瀝青路面擁包、網紋、油浪和車轍等。針對道橋路基面上隱蔽性較高的細小裂紋,施工人員也應加以重視。假若施工人員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理該類裂紋,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擴大,且相應的處理難度也逐漸增加,將會嚴重威脅到道橋的安全性。針對該種現象,施工人員可利用打毛吃力將裂紋顯現出來,致使防水層能直接滲透和封堵,從而有效避免后期出現因細小裂紋而導致的質量問題。
2 道橋施工中混凝土的選用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道橋工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目前,混凝土作為道橋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其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道橋的質量,因此,道橋質量的提高則應重視對混凝土質量的提高。現階段研發出的高強陶粒配制技術就顯著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且與傳統混凝土相比,根據該項技術調配的高強混凝土具備較多的優勢,主要包括有:(1)質量輕:與傳統混凝土相比,高強混凝土的質量要輕許多,該類特性也有利于降低施工人員的作業強度,對于企業利益而言有利于減少人工支出。(2)超強的抗壓能力:高強混凝土所具備的抗壓能力極強,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抗壓值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3)不易變形:隨著我國交通流量的不斷增加,對道橋所能承受的荷載能力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傳統混凝土的荷載能力已無法滿足現今交通行業發展的趨勢,在高強度交通荷載下極易出現變形,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高強混凝土所具備的穩固性,有效解決了傳統混凝土存在的弊端,有利于保障道橋的安全性,避免道橋因變形而引發交通事故。綜合以上幾點優勢,高強混凝土已逐漸成為新一代的主要道橋施工材料,且被越來越多施工企業所采用。
3 道橋施工中預應力技術分析
3.1 先張法
道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質量問題為先張法施工后的空心梁板端放張后沿底板中部周圍出現從兩端向跨中延伸的長度為12.5米的縱向裂縫。經相關工作人員的反復考察和試驗發現,造成該類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不達標的放張質量。通常情況下,放張需確保一定的均勻性,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的放張技術和施工方法,再加上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不一致,極易造成放張質量不達標。
針對該類質量問題,在施工過程中首先應對放張方法的技術進行改良。基于放張的均勻性要求,常用的放張技術包括有砂箱法和千斤頂法,在使用砂箱法時應保證勻速施工,千斤頂法則需分張進行。
3.2 后張法
后張法容易造成的質量問題是梁端底板混凝土出現壓裂破碎。經工作人員反復試驗和分析發現,造成該類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有:(1)缺乏合理的設計,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充分結合兩端混凝土實際局部的承載能力和抗壓能力;(2)張拉時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要求和施工流程進行張拉,整體缺乏均勻性,且張拉的速度和著力也存在較大的差異;(3)梁體混凝土的質量不符合施工標準要求;(4)部分梁體混凝土施工作業缺乏規范性。
針對該類質量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應進行必要的技術調整,首先梁端布筋設計時應充分結合張拉過程中形成的局部應力集中,增加橫向分布鋼筋或螺旋筋的數量,對封錨端和梁端混凝土的尺寸進行調整。其次預應力筋張拉應嚴格根據相關標準規定的流程開進行,嚴格按照張拉的流程和步驟開展,確保張拉勻速,避免張拉過快或過慢,一旦施工技術不達標,則極易造成整體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出現問題。因此,針對此類項目的實施應采用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作業人員。最后,應嚴格控制粱混凝土的施工澆筑過程,并制定相應的質量審核制度,在施工前應嚴格檢查混凝土的實際質量。
4 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且涉及的內容較為復雜。為避免澆筑過程中出現問題,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混凝土澆筑前,應仔細檢查建筑模板的參數、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鋼筋所在位置以及墊塊的總數和預埋件表面與模板的黏合程度,確保其能符合標準要求,并詳細記錄檢查結果。同時,還應確保模板的清潔度,確保模板的質量達標。(2)在澆筑時應密切關注混凝土模板、鋼筋、支架和預留孔的情況,避免其位置發生偏移或變形。
5 結語
道橋工程項目作為交通事業中的關鍵組成部分,道橋施工質量的高低對交通事業大后續發展有著直接性的影響。因此,必須重視道橋的施工質量。而混凝土作為道橋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則必須提高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在交通壓力逐年增大的趨勢下,高強混凝土的研發明顯有利于解決傳統混凝土所存在的弊端,該類混凝土所具備的輕質量、高強度抗壓能力和不易變形等優勢,能顯著提高道橋的整體施工質量,有效延長道橋的使用年限。針對目前道橋施工中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施工單位應根據實際施工進行合理的調整,不斷提高和完善混凝土施工技術,積極采用具備專業技能的施工作業人員,以更好的保障道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興. 道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2):73-73.
[2]喬曉春. 冬季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技術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7):111-111.
[3]趙石海. 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與實施要點分析[J]. 江西建材,2016(15):185-185.
[4]劉真奇. 探析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J]. 江西建材,2014(24):204-204.
(作者單位:云南交投集團云嶺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