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松
摘要:為了促使機電設備的安裝實效性大幅度提升,進而更好的滿足相應需求及要求,有效應用管線布置綜合技術的意義和價值越來越重要。本文主要圍繞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展開了探討,其中,簡要介紹了該技術的基本概念及原則,并針對其具體應用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以期為有關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建筑;機電設備;安裝;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
引言
在建筑不斷趨于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到大量的功能性設備,并促使各種設備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來,達到促進自我功能提升的目的,有助于更好的滿足辦公或者居住的基本需求?;诋斀駮r代背景下,建筑想要有效發揮相應功能,那么所應用機電設備理應具備較高的實效性,確保管線布置及規劃的質量,因此,有必要對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進行有效分析。
一、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概述
管線綜合平衡技術主要指的為在具體安裝機電設備時,需要遵循的一項較為關鍵的技術要求,屬于工藝管理技術的一種。建筑機電設備的安裝施工涉及到的管線布置工作較多,例如樓宇智能系統、通風系統及消防系統等相關的管線布置工作等,此類系統中的特殊線路安裝均需要以集成的管道技術作為支撐[1]。
二、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
(一)原則
1、管線交叉避讓原則
首先,需要盡量使得各類管線的分布相互平衡,有助于降低管線交叉問題產生的可能性,但在具體實施相關各環節施工操作時,各種設備管線交叉布置的情況不可避免。缺乏合理性的管線堆疊較差極易干擾線路運行,進而致使相關的各種安全性問題出現,因此,嚴格遵循管線交叉避讓原則至關重要。該原則的具體內容為:水管避讓風管、低壓避讓高壓、電氣避讓水管、常溫避讓高溫以及低溫、基于相同條件下造價低避讓造價低等。
2、管線平面定位原則
安裝建筑機電設備時,確保管線平面定位操作質量至關重要。在具體實施相關操作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對管線排列如何實施加以充分考量?;谙嚓P實踐經驗,我們可以得知的是,在具體對管線實施平面定位操作時,應優先對有大后小、先繁后簡以及先主干后分支等加以有效考量,在設備安裝過程中,鋪設管道的順序通常為風管、水管、電氣配管。在嚴格遵循管線平面定位原則的前提下實施管線的鋪設操作,有助于促進鋪線的質量提升,減少管線返修問題產生的可能性。
3、管線排列原則
在具體排列管線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保證各管線的排列間距不會影響達到后期管線的檢查操作,并應嚴格依照冷水管靠左、熱水管靠右等排列原則,有助于促進管線布置質量提升[2]。
(二)具體應用
1、編制綜合管線布置圖紙
在具體實施建筑幾點設備管線布置操作以前,應重視實施高質量的資料收集操作,并可以基于完善的施工資料對所設計的圖紙實施核查操作,同時,充分考量現如今的管線安裝參數,確保施工質量預估操作的質量。此外,也應對確保初步管線規劃操作的實效性提起應有重視。在具體編制設計圖紙的過程中,還應基于現實的施工區域,對留洞位置加以合理計算,注重積極優化設計圖,保證專業管線布局的合理性。最后,基于所編制的設計圖紙,在有效減少管線交叉問題出現可能性的基礎上,實施規范的工程驗收操作,確保整體布局的合理性。
2、管線密集部位布置
在確保管線綜合布置圖編制具備較高合理性的前提下,需要對機電管線剖面布置圖加以科學設計,究其原因,有效設計該圖紙有助于提升交叉、密集位置處管線布置過程中出現各種技術難題的解決效率,包括豎井及通道等位置。同時,將管線交叉或者密集部位的剖面圖截取下來,基于立體空間的展布上對管線布置圖加以清晰的繪制,如此一來,經由有效分析剖面解析圖以及綜合布置圖的方式,便可以從立面及平面對各種施工關鍵點加以有效了解和把握。
3、管線調整定位
除需要依照上述原則對各系統的管線布置實施調整定位以外,還應盡可能的提高管線,有助于促使建筑的美觀感以及內部預留凈高提升。針對共用電纜橋架斷面采用的設計手段應具備較高的可操作性以及靈活性,在具體實施不同區段的過渡操作時,應重視對電纜彎曲半徑要求及土建空間的特點加以有效考量?;谄拭婕捌矫嬖O計圖的具體內容,充分考量現場施工現實狀況,針對管線的布置方面實施調整定位,促使各專業管線布置的設計具備較高的統一性,有助于促進各環節電氣安裝操作的整體質量提升。
(三)應用效果
以某辦公工程為例,其通過有效應用計算機技術的方式,針對綜合管線實施了機電預埋圖以及布局圖的設計,最大化的確保了施工和設計的有機融合,具體而言:第一,工程在布置管線的過程中應用了綜合平衡技術,為各子系統留出了足夠的施工空間,有助于確保施工質量,同時,促使主系統及各各子系統間基于某種組織得到約束,進而達到對施工進行統一部署的目標,保證了整體的施工效果。第二,通過對綜合平衡技術的有效應用,工程整體的施工時間大幅度縮減,同時,也使得該工程質量問題及各種相關矛盾出現的幾率大幅度降低,使得施工的整體效率有效提升。
通過,加之合理應用BIM技術的方式,將所設計的平面圖紙作為參考,設計出了三維信息模型,通過發揮模型可視化功能的方式,針對管線實施了碰撞檢測,并及時的將所獲取的碰撞信息反饋給了業主單位,促使其可以和相應設計部門實施合理的溝通,以便于設計部門有針對性的做出調整,提升模型改良的質量,使得管道的標高、位置等信息更清晰的展現于人們眼前,有助于大幅度降施工過程中基于管線碰撞導致的拆裝問題以及材料浪費等問題出現,且效果十分明顯。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建筑工程及各種機電設備的質量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具體針對機電設備實施安裝操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對充分考量各種影響因素,以及管線布置的有效性、合理性提起高度重視,其中,可以通過科學應用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的方式,對管線設計圖加以優化,有助于減少管線交叉等問題出現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許小云.建筑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技術及電動機的調試要點探析[J].江西建材,2017(18):189-190.
[2]胡應華.智能建筑分部工程中機電設備安裝的主要問題及應對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04):159-161.
(作者單位:廣東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