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要:徐集地壘帶位于東濮凹陷南部中央隆起帶中部,該區(qū)斷裂系統(tǒng)復雜,構造破碎,本文對該區(qū)斷裂特征進行了研究,對斷裂模式進行了梳理,對該區(qū)主控斷裂系黃河斷裂系、徐東斷層、徐6斷層的產(chǎn)狀和對油氣分布的控制作用進行了分析,得到了該區(qū)斷裂模式新的更合理的認識。
關鍵詞:徐集地壘帶;斷裂特征;轉換斷層
1 前言
徐集地壘帶構造上處于東濮凹陷南部中央隆起帶中段,位于橋口~唐莊構造帶與馬廠~三春集構造帶的轉折部位[1],是受黃河斷裂系、徐東斷裂系和徐6斷裂系控制的復式地壘帶。該區(qū)斷裂系統(tǒng)復雜,構造破碎,各構造單元受不同的主控斷層控制,其成藏機制和成藏類型各不相同,本文對該區(qū)局部構造主控斷層的發(fā)育規(guī)律、構造樣式及作用進行了研究,對于研究構造的發(fā)育規(guī)律及油氣藏的形成與分布有著重要的意義。
2 主要斷裂特征
徐集地區(qū)主要發(fā)育NNE向和NE向兩組斷層及其伴生斷層。NNE向發(fā)育的斷層以控制局部構造的東掉徐6斷層、對構造單元分區(qū)起控制作用的徐東斷層為代表;NE向斷層以對二級構造帶有重要控制作用的黃河斷層為代表(圖1、圖2),它們共同作用,控制著徐集地壘帶的沉積及構造格局,進而控制了油氣藏的聚集和分布。
(1)黃河斷裂系。黃河斷層(徐集地區(qū)也稱徐集斷層),走向NNE,傾向NWW,斷面傾角25~50°,剖面上具有向上發(fā)散、向下收斂、深切基底、斷面上陡下緩的特征,該斷裂系統(tǒng)斷層分為四條,自西而東依次稱為黃河Ⅰ、Ⅱ、Ⅲ、Ⅳ號斷層,節(jié)節(jié)西掉,斷階特征明顯[2]。
(2)徐東斷層。徐東斷層與黃河斷層呈“人”字形相交,走向NNE,傾向SEE,傾角50°左右,斷距中間大兩端小。該斷層活動開始時間早,活動結束時間晚,對徐集地壘帶構造發(fā)育及油氣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溝通深層油氣源的油源斷層。
(3)徐6斷層。徐6斷層平面上走向近南北,向北與徐東斷層呈“入”字型相交,向南交于馬廠斷層,剖面上上陡下緩,屬于徐集構造西部地壘的東邊界控邊斷層。該斷層活動結束時間晚,對油氣封堵作用較弱,在其上升盤也形成了一些小型油藏,但富集程度不如下降盤。
3 斷裂特征新認識
徐集地壘帶斷層發(fā)育,近平行展布,具有多期性,整體屬于NNE向斷裂系統(tǒng),具有“S”弧形特征,通過對徐集地區(qū)斷層的重新梳理,對該區(qū)斷裂結構和構造樣式認識更加合理,并得出幾點新認識:
(1)黃河斷裂系早于徐東斷裂系,后被徐東等東掉斷裂切割。東掉斷裂為西掉斷裂系上升盤油氣富集提供了油氣源條件。
(2)斷層活動期次決定含油氣層系,依附于徐東斷裂和徐6斷層存在一系列的西傾補償斷層,與東傾地層形成多個反向屋脊帶,補償斷層活動期次由西向東依次變老,造成這些屋脊帶由西向東構造高點逐次變低,由斷層活動期次決定了各反向屋脊帶含油氣層系由西向東逐漸變老[3]。
(3)在平面上西部地壘帶和東部地壘帶存在一組近南北走向的轉換斷層~徐6斷層,依附轉換斷層下降盤發(fā)育一個低幅度斷背斜。
(4)該區(qū)西掉和東掉斷層均具有多期次、分段活動具有中部強兩端弱的顯著特點。
(5)受黃河斷層和徐東斷層控制,在兩條斷層之間存在多條西掉斷層,平面上形成多個條帶,使徐集地壘帶變得復雜而破碎。
4 結論
(1)徐集地壘帶發(fā)育黃河、徐東、徐6幾個斷裂系,它們共同控制著徐集地壘帶的沉積及構造格局,進而控制了油氣藏的聚集和分布。
(2)通過對斷裂模式進行研究,得到合理的認識,對于研究構造的發(fā)育規(guī)律及油氣藏的形成與分布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才學,陳峰.徐集地壘帶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內(nèi)蒙古化工,2017,(1):54-56.
[2] 陶利萍.東濮凹陷黃河南地區(qū)斷裂構造特征及其油氣成藏關系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
[3] 馬喜斌.文西斷裂帶油氣富集規(guī)律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07.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濮東采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