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建新
前言:
在國家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鼓勵在其它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正對我們的學校和數學課堂產生著前所未有的影響和沖擊.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更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展。如何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深度融合,改變傳統的“一張嘴一堂課”的教學模式,如何在深入理解與掌握技術的基礎上真正解決教與學的實際問題,在構建互動交流的數學學習環境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一直是我們一線教師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下面結合xxx老師的活動課《矩形的折疊》,談一談關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教與學深度融合的策略及思考,不當之處,敬請原諒。
以課說題:xxx老師這節課總體來說有三個優點:
一、運用信息技術增強直觀感知,突破重難點
本節課是一節活動課,通過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白紙折疊出一些特殊角。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單純的平面圖形可能容易觀察特點,但動手操作折疊一張白紙有時有點無從下手。xxx老師巧妙的先引導學生研究一次對折,運用信息技術將學生的折疊過程現場呈現,生動形象的展示全過程,讓學生一邊動手一邊感知,對知識形成的過程有了更直觀深刻的理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也讓難點很快得到破解。
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認知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為了激發學生對二次折疊得30度角的探究欲望,xxx老師播放自己提前做好的微視頻,從而讓同學們的關注點更加集中,學生們在躍躍欲試中積極動手、動腦,學會思維和探索。整節課xxx老師多次利用手機拍攝學生的動手操作過程及驗證推理的過程并現場展示出來,一是為其它同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參考,二是節省了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書的書寫時間,這樣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有機融合,渾然一體,不僅增加了教學的互動性,也使整個課堂結構更加優化,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運用信息技術及時生動評價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機抽人和小組加分是本節課的另一個亮點。通過系統隨機抽人,讓全體同學在課堂上都積極投入課堂學習,隨時接受挑戰,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更有助于每一個同學無論是知識、膽略、表述等各方面素養的綜合成長。小組加分則有利于在班級內形成一種競爭的氛圍,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當同學們抱團學習你追我趕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xxx老師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及時進行評價和反饋,手法運用嫻熟,讓教與評、評與學的融入更加自然,達成效果更佳。
反思總結及推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每一個老師都能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融合起來,我覺得以下幾點是開展信息技術入課堂的必備條件:
1、領導重視及技術支持是基礎
學校領導的重視與否將直接決定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決定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程度的強弱。首先,學校要根據應用的需要來進行信息化設備的配備,這是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重要支撐性物理環境;其次要給予技術上的支持,配好信息技術教師作為技術維護的保證,同時還要組織多輪信息技術培訓,通過滾動式發展的方式,讓所有的老師都能逐漸在自己的課堂上運用起來。
2、轉變觀念,鼓勵教師鉆研是前提
當你走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信息化時代的蹤影,教師要適應這個時代的需求,就要不斷地從思想上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觀念,要讓我們的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聽講座、親身實踐體驗等形式,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將會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激發教師和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而增強和堅定我們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與課堂教學融合的研究和實踐的信心。學校也要鼓勵教師在這些方面多進行一些專題研究,要著重探討融合的方式、方法及時機,探索“技術一教學一內容”三者之間的有機融合。
3、示范引領,全面落實推進是保證
我們知道,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讓數學課堂教學省時、高效,使數學課堂教學形象化、生活化、直觀化、趣味化。但是由于許多教師的多媒體課件仍處于簡單的制作水平,這仍然是我們今后需要努力提升的方面。在全校教育觀念轉變的情勢下,搞好典型示范引領是我們要做的關鍵一步,只有示范發揮了作用,那么全面推廣就有了根基和基礎,也更有說服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教學的目的絕非僅僅是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只有經歷豐富的數學活動,數學學習才能積累足夠的原初經驗,所以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是我們教學的實際需要,也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必然選擇,它不僅能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而且能培養中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培養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獲得適應未來信息社會需要的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從而達到使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高效學習的目的。
4、網絡是技能融合的展臺。
隨著教與學方式的轉變,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在農村學校也已經成為可能,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把自己制作的微課等支持學生學習的資料及時上傳到網絡平臺,我們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可以運用專業的學習平臺將作品及時發布,為先學后教提供有效支持。
總之,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與學的方式正在發生著轉變,如何使我們更加適應教育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需要,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學科課程,研究新的教育技術的運用,研究課程與技術之間的無縫連接,當有一天我們不在強化技術與課程之間的關系時,就說明技術和課堂教學已經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只有這樣才真正做到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一句話,與時俱進,我們就不會落伍,努力實踐新技術,我們才能永站時代前頭。
(作者單位:宜昌市上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