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存在的教師對讀寫結合的理解較為浮淺、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等問題,探討了有效的解決對策與方法,形成了提升教學素質、激發(fā)學習興趣、合理運用讀寫等結論。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讀寫結合教學;對策
教育家葉圣陶在《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一文中指出:“有些人把閱讀和寫作看做不甚相干的兩回事,而且特別看重寫作,總是說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行,好像語文程度就只看寫作程度似的。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具體至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就要依據(jù)小學高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結合其思維、認知、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將閱讀、寫作、思維融為一體,不斷更新理念,豐富內容,創(chuàng)新方法,有效提升讀寫結合教學實效。然而,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教師對讀寫結合的理解程度不深、教學技巧創(chuàng)新不足、教學目標不明確等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為此,加強對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對讀寫結合的理解較為浮淺
實踐證明,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讀寫結合,能夠適應小學高年級學生生理和抽象思維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的特點,有效滿足其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有利于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當前,一些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片面認為讀寫結合教學與學生考試關聯(lián)不大,覺得是在浪費教學時間,將主要精力投放于怎樣提升學生的考試上,在實際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單獨實施。另外,有的教師在閱讀對寫作的作用和寫作對閱讀的影響認知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qū),習慣性地按照先閱讀后寫作的思路進行教學,思維陳舊、方法落后,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雖然也能穿插一些傳統(tǒng)的仿寫、續(xù)寫,但關注學生從書本中攝取知識多,培養(yǎng)讀寫結合興趣的少。以上問題的存在,降低了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質量。
(二)教師讀寫結合教學目標不明確
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來講,讀寫結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更多關注閱讀對寫作的帶來的作用與益處,尤其對于生字詞的書寫與分析,花費時間較多,投入精力較大。有的對讀寫結合教學訓練的頻率把握不準,針對性不強,力度較弱,對學生閱讀課文與寫作訓練的關聯(lián)性重視不足,不能充分挖掘閱讀資源,將獲得的知識廣泛用于寫作訓練,以讀促寫效應難以發(fā)揮。有的教師以寫促讀教學意識不強,忽略了課文本身的可讀性,加之片面強調學生搜集提取融合運用課文中的語句和寫作手法,尤其在寫作過程遇到疑惑時,不能靈活運用閱讀中所獲得的知識及寫作技巧,在讀寫結合教學目標偏頗的情況下,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無法互促提升。
二、提升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實效的對策
(一)提升教學素質
讀寫結合是提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載體。事實上,教師要夯實學生閱讀基礎,提升寫作能力,推進兩者有機融合,前提是教師要真正重視讀寫結合,具備讀寫結合教學的基本能力,為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提供良好的素質支撐。首先,要結合自身的素質基礎,根據(jù)教材、課標及小學生全面而個性化閱讀寫作現(xiàn)實需求,及時完善知識體系,加深對讀寫結合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明晰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的關系,廣度開發(fā)課外教學資源,深度挖掘教材文本,找到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其次,要打牢教學基本功。一手好字、一副好患者、一篇好文章,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實施課堂教學中,要清楚讀寫結合的目的,具備一定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在抓好學生對教材文本的理解與內化過程中,推進閱讀與寫作有選擇、有層次、有系統(tǒng)的結合,真正做好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讀寫結合的領路人。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內動力,也是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有力抓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課文內容,善于挖掘激發(fā)學生讀寫結合的關注點。比如,在教學《景陽岡》一文時,教師可穿插播放武松打虎的視頻,使學生形成感觀印象,調動其閱讀課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然后組織學生通過文章,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并按照閱讀能力強弱對學生進行分組,組織討論,引導學生暢談閱讀后的感受。討論結束后,鼓勵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拓寬想像空間,借鑒寫作方法,組織學生書寫讀后感,并采取朗讀、演講等形式對讀后感進行分享。通過以上穿插播放視頻、組織學生通讀、開展討論、撰寫讀后感、交流體會和感受等工作的實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加強對閱讀的理解,起到了讀寫結合教學的鞏固與深化作用。
(三)合理運用讀寫
針對一些教師利用讀寫結合時機不準確、實施方法不合理等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托語文教材,充分尊重學生讀寫的個性需求,控制好教學節(jié)奏,找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作用。比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時,結合小學生生活實際,利用PPT播放狠牙山五壯士的照片,使學生被五壯士的勇敢奉獻精神所折服,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組織學生認真閱讀文本,尤其對于人物外貌精彩描述的語句,引導其在感悟中品味人物的特色。同時,以本篇文章為例,開展人物外貌寫作活動,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選擇較為熟悉的人物,積極模仿《狼牙山五壯士》的描寫手法。通過以上讀寫結合教學法的合理運用,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帶著感情閱讀全文,增強對文本內容的認知和理解,進而增強讀寫結合訓練實效,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登福.讀寫結合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芻議[J].學周刊,2018(27):127-128.
[2]王先友.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8(08):111.
[3]李永玲.讀寫結合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18(02):101.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qū)商場南巷第五小學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