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利民
【摘要】當代人類正逐步走向互聯網的全新環境.,標志著“互聯網+”的模式逐漸形成,在這個以數據化為特征和標志的信息化時代,公共圖書館不僅要繼續與互聯網做加法,加快向大數據時代的全媒體復合型圖書館轉型,還要發揚互聯網精神,借鑒互聯網思維,同時實施“互聯網+”和“圖書館+”戰略,利用互聯網時代給圖書館的采購,閱覽,采編,流通許多方面帶來了新的進步與感受。
【關鍵詞】圖書館 互聯網 創新 資源共享 發展
一、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下的現狀
(一)互聯網對高校圖書館影響與挑戰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互聯網+”的概念,于是熱潮席卷了各行各業,互聯網顛覆了傳統的思想傳統的模式,更是顛覆了人們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現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將面臨向現代化模式轉變與挑戰;互聯網對傳統圖書館的沖擊變得更為敏感;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信息資源,是經過圖書館收集、整序、貯存并擁有“所有權”的文獻。而現在,人們從網上存取的信息,雖然不同于館藏資源具有“所有權”的屬性,但它如同館藏資源一樣具有可資利用的屬性。網絡資源極為豐富,存取便捷,因而將成為圖書館提供服務的重要基礎與挑戰;網絡環境對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與進步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為當一個圖書館的館藏轉化為電子文獻并能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服務時,其他圖書館相同的藏書再加工、上網,就成為多余的。另外,購書經費短缺是多年來困擾圖書館的難題。除了書刊價格上漲客觀因素外,就圖書館自身而言,主要是缺乏協調。在藏書發展中,各館不僅要入藏本館讀者常用的文獻,以滿足最大量、最經常的信息需求,而且要入藏那些較少使用的資料,以滿足讀者偶然的特殊的需要。網絡環境為解決這道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讓有限的資源運用到無限的發展與積累中去。
(二)互聯網對高校圖書館的改變
網絡環境使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圖書館能相互利用信息資源、實現資源共享。為保證網上信息資源的全面、充足和系統,減少冗余和浪費,客觀上就要求各圖書館必須摒棄自給自足的信息資源保障模式,將自己納入地區、全國乃至全球的信息網絡中,根據網絡的要求和用戶需要去收集、加工文獻資料,使各圖書館上網的信息資源各具特色,避免雷同,從而建立起功能較強的信息資源社會保障模式;并且在網絡環境中,各圖書館可以便捷地使用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資源,從而使圖書館有了可靠的信息資源保障。由于有了網絡資源作為后盾,各圖書館可以將有限的經費去購買本館最常用的、有特色的文獻,而其他信息需求則依靠網絡資源去滿足。所以,網絡環境為圖書館購書經費的合理使用方面也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互聯網+與圖書館的資源共享
(一)互聯網+圖書館的共享觀念
進入互聯網+時代,可以說現代圖書館應該是一個無邊界的大圖書概念,紙質的印刷產品可能不再是圖書館資料的主體,此時要發展新的載體,與網絡的新的結合方式;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資源共享是指各級各類圖書館根據用戶對社會信息的需求,通過網絡利用計算機、通信、電子、多媒體等先進的信息技術,高度理想化地對各館藏信息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綜合協作開發和共享的活動。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信息時代的到來,決定了信息資源的資源共享是未來圖書館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必由之路。圖書館實行信息資源共享是解決知識信息劇增與館藏力不足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也是大學生用戶的迫切需求。同時網絡為圖書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信息環境。進行大規模的網絡互聯,自由地選擇利用各種網絡服務,順利地實現信息資源的資源共享。更能發展部分國家或地區與圖書館相繼協議協作,不斷推進著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進程。
(二)互聯網+圖書館的共享模式
通過結合“互聯網+借閱流程”“互聯網+數字閱讀”“互聯網+知識服務”“互聯網+終身教育”等系列計劃,遵重知識產權,實現圖書館所有資源和服務上線。并從社會需求出發,創新服務模式,打造用戶與資源、用戶與用戶、資源與資源間互連互通的服務平臺,使圖書館服務在信息提供、交互、再創造中進發出新的活力,組合兩者間的優勢,形成新的局面和前景。同時從機構設置、運行模式、工作流程著手,將圍繞圖書館設置工作流程轉變為圍繞用戶創建工作流程,使之更加符合用戶和互聯網思維。另外,開拓創新緊跟互聯網應用的趨勢,拓展和豐富互聯網應用與服務方式。注重傳統服務和創新服務結合,線上線下服務結合,網絡服務與陣地服務結合,品牌服務與日常服務結合,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三、互聯網+時代圖書館的發展
在新時代背景下,雖然互聯網對傳統行業有著巨大的挑戰,但是對圖書館的需求仍然存在,圖書館不再只是借閱圖書的地方,更是要結合互聯網+的時代,結合現代大學生的需求;努力建設成為一個綜合性的、人文性的、復合型的圖書館,更要圍繞“互聯網+”的思想與思維方式對圖書館進行改革,加入當下實用的理念,讓海量的書籍及信息都能得到完好的保存與共享,同時讀書館也要好好利用自身的優勢,將業務領域向外延展,實現合作的核心,資源共享;打造一個互聯網時代的高校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