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定位上,習近平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大學生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在大學生價值觀培養中融入傳統文化,重新審視和挖掘我國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對于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具有積極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和載體,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喚醒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引導他們樹立文化自信,不僅能夠增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品格修養,還能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接受程度。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升華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在五千年的歷史積淀中,形成了豐碩的精神資本,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盛的營養價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優秀傳統文化中精煉提取出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契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包含了優秀傳統文化中對“仁、義、禮、智、信”的推崇,充分汲取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又結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兩者的互相促進和互相補充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內容與思想上的高度統一。
二、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緊扣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切入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戰略任務需要踐行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智力支撐”,這關乎民族與國家未來成長。面對復雜多元的西方社會思潮的沖擊和挑戰,要牢牢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路和本質。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需要高校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為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開展厘定方向、制定規則。
為加強國民素質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需要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內容,制定系統的教學計劃,分階段有序推進,將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開放學習外國文明的同時,要堅持批判的態度,避免西方的文化陷阱。引導學生時刻關注時代的發展變化,在學習和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下,依據實際情況和社會的進步,不斷創新和融入新內容、新思想和新理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二)新宣傳教育載體,提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需依托網絡新媒體平臺,將我國的優秀古典文籍制作成微信,或者制作成電子書上傳到云端、APP中,吸引更多同學進行閱讀和下載,提高大學生使用手機閱讀的整體數量和質量。注重把傳統文化打造成大學生喜歡的流行文化,讓大學生在消遣娛樂時感受傳統文化之美,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高校需優化網絡傳播內容,營造正確的傳統文化輿論氛圍,引導學生抵制一些不良的網絡惡搞現象,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讓大學生在一個優質的網絡文化和氛圍中學習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從而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為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幫助。
(三)注重文化環境熏陶,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品牌,激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自覺
高校需依托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提升思想品格和藝術品位,傳遞積極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使大學生在校園環境中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淵源,提升文化認同感。定期舉辦文化類學術研討活動,通過學術講座、傳統文化講堂、學習競賽等形式,拓寬大學生的文化視野,強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認知。高校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學生會、社團等組織的獨特優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在黨和國家重大節日、重要紀念日,組織師生舉行慶祝和紀念活動,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校園文化品牌,鼓勵學生用多種形式塑造我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組織開展主題班會、傳統節日論壇、傳統文化展演等活動,使禮節禮儀成為培育學生主流價值的重要方式。
(四)發揮實踐育人作用,促進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要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有針對性的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在實踐和服務中親身體驗,獲得真知,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將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積極組織一系列的專題調研活動,如文化遺產地考察、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活動、民俗文化調研等,使學生在調查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培養民族精神,提高自身素質,從而積極、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