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
摘要: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和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應用不僅是社會經濟、科技建設對于電力的需求,還是社會環境、生態的大力需求。將智能電網應用到電力技術和電力系統規劃中還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實現企業的有效化、系統化管理,進而促進電力規劃的科學化、長期化發展。本文探討了智能電網規劃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應用。
關鍵詞:智能電網規劃;電力技術;電力系統規劃;應用
引言
智能電網成為我國電力系統發展的主要趨勢,在進行電力系統規劃時,要結合智能電網的關鍵技術,做好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規劃建設,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可以說只有不斷的提高智能電網水平,才能夠不斷的提高電力系統規劃建設水平。
1 智能電網概述
1.1 智能電網含義
智能電網具有綠色、高效、經濟、安全、可靠等優點,是一種充分應用和融合了計算機技術、現代通信技術、信息技術以及其他相關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應用于現有的輸變電和配電的基礎設施中,形成一種高度集中的全新電網模式的技術形式。我國所要建設的智能電網覆蓋了電力系統的發電、變電、輸電、配電、用電整個環節,借助統一化的通信平臺、現代通信技術和數字化、智能化的控制手段實現了業務流和信息流的充分融合。
1.2 智能電網的特點
1.2.1自我保護
電力技術及電網系統的規劃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工程,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時候智能電網就會發揮自我保護性能,在不需要人為操作的情況下進行智能處理。例如,如果電網中的某一個元件出現故障,智能電網可以在非人為控制的情況下,自動對該元件進行處理,通過隔離等方式防止該遠見影響系統中的其他元件,從而保證電網系統的正常運行。智能電網的自我保護特性增強了電網系統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電網系統奔潰或信號中斷現象的出現,創造了一個更安全的運行環境。
1.2.2抗攻擊性
電網系統結構復雜、規模龐大,往往會受到很多干擾因素的影響,導致整個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智能電網的應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強電網系統的抗攻擊性能。這是由于智能電網本身具有較強的抗攻擊性能,可以在電網系統出現停電及其他事故的情況下,智能化控制危害范圍的擴大,盡可能降低損失程度,保證電網系統的安全。此外,智能電網還可以有效防止計算機病毒的入侵,快速恢復因為病毒入侵帶來的破壞,同時做出相應的反擊。
1.2.3集成和優化
智能電網的應用實現了電力系統配電、發電、變電、輸電、用電五大環節的信息共享,形成了集成化的智能電網系統。此外,智能電網還可以根據電網運行中的實際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適當的調整,不斷優化電力技術和電網系統,以最低的成本保證電網系統的平穩運行。
1.3 智能電網的優勢
1.3.1集中一體化
智能電網的一體化就是指,把電力系統中的幾個大的環節高度集中在一起,成為一體。通過智能化系統的管理,使每個節點中出現的問題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對電力供應過程中每個環節的能量消耗,通過智能化的操作和自動化的管控系統,進行有利的控制,把供電過程中能源的消耗量盡可能地降到最低。為了最大程度的節約在電力供應中需消耗的能源,減少電力供應中的人力消耗,提高供電企業的效益,應正確使用智能電網來管理整個電力系統。
1.3.2抵御恢復力強
較強的抵御能力和恢復能力,是智能電網本身和內在系統所具有的超強功能。當有來自現實中的攻擊,使智能電網中的部分零件受損或硬件受損時,智能電網就會自動把由于受到攻擊而受損的一部分和整個系統分割開,以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智能電網系統內的安全系統還會自動更新,保證智能電網的安全保護系統永遠遙遙領先。當系統受到網絡非法攻擊或病毒入侵時,安全系統就會發揮其保護作用,在強大的基礎體系以及技術支撐下,使得整個系統的運行不受影響。
1.3.3減少消耗
產品的節能環保,是我國現如今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只有符合這一要求,產品發展才能夠有廣闊的前景。智能電網是集合多種先進科學技術為一身的產品,它不但能夠在電力供應時有效減少消耗的能量,還不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任何污染,符合戰略要求,真正體現了產品的節能環保。
2 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和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應用分析
2.1 高速雙向通信
智能電網技術以高速雙向的集成化通信網絡為基礎,運用先進的電子設備和高新技術,將這些優勢進行了充分的整合,使這些環節在電網系統中相互促進、相互輔助,形成了最大化的集成效果,從而實現了對電網系統的智能管理[3]。具體來說,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及電網規劃中的應用實現了對電力系統運行中的具體情況的實時監控,及時發現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予以分析與解決,實現了高效科學的電力傳輸,這和智能電網的高效雙向通信技術有著直接的關系。
2.2 分布式發電儲能技術
在電力系統的運行中,發電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一切工作都是在發電成功的基礎上完成的,不僅如此,發電這一環節無論是對環境還是能源消耗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在發電過程中一定要對發電節能技術加以利用,在降低耗能的同時減少排污量,這時分布式發電儲能技術就排上了用場,該項技術是利用綠色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如風力發電、太陽能與生物質能等,分布式發電儲能技術的應用直接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用電的安全性,但是過多的依賴于大自然能源也存在一定弊端,因為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說在應用過程中要做好突發狀況的應對策略,保證發電工作的能夠正常運行,從而促進電力工業的發展。
2.3 智能調度技術
在電力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包含很多部分,其中電力調度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直接關乎到電力系統的管理工作。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力調度由之前的傳統電網轉變到了現在的智能電網,此二者相比較來看,智能電網對電力調度的應用更為全面,不僅能夠對電力資源進行跟蹤式分析,還可以對電力資源做出整體性規劃,此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其能夠詳細分析出電力運行數據,方便后面的工作。
2.4 交流柔性輸電技術
柔性交流輸電技術是綜合電力電子技術、微處理和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而形成的用于靈活快速控制交流輸電的新技術,它能夠增強交流電網的穩定性并降低電力傳輸的成本。該技術通過為電網提供感應或無功功率從而提高輸電質量和效率,能夠方便快捷的對交流供電的整個過程進行控制,而且隨著智能電網的應用,電力工程和控制技術相互融合,這樣一來,在保證運送電能能力的同時降低了耗電量,由此表明這項技術的必要性。
2.5 智能固態表針
傳統的電磁表雖然操作簡單,但是能顯示的信息很有限,不能有效進行電力資源的管理。而智能電網采取了先進的智能固態表針,能夠全面清楚地顯示電力資源的實時情況,幫助用戶方便快捷地掌握用電情況,及時了解當前用電的波動情況,從而進行用電管理和控制,同時電力企業在進行電力情況統計與管理上也更加方便快捷。
3 結語
總之,我國目前的電力系統還存在著嚴重的資源浪費,違背了當代社會綠色環保的理念,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智能電網的出現實現了對電力技術的優化,改進了電網系統存在的缺陷,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促進了電網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建鋒.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應用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0).
[2]薛輝.淺論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制作.2016(23).
[3]鐘兆欣.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的應用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1).
(作者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泰安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