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就中職數學引入文化課程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其后闡述了基于綜合素養的中職數學文化課程的設計標準,最后提出了一系列中職數學文化課程的構建要注重教育模式的設計優化。
【關鍵詞】綜合素質 中職 數學 文化課程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028-01
一、中職數學引入文化課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
根據實踐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近年來中職院校在教學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轉變,教學模式和方法都進行了創新改革,但是對于基礎數學的教學圍巖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知識教育作為教學的全部內容,課程的開展仍然局限于數學知識和相關技能的傳授,沒有將數學教學與文化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導致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及教學內容的梳理完善都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和企業的實際需求,無法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中職數學開展文化課程的作用
隨著教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素質教育已經逐漸成為教學的主流,在中職數學中有效引入文化課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體現。在綜合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積極開展文化課程有效擴大了數學教育范圍和內容,使學生在學會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文化的建設,教師的教學也逐漸從知識傳播轉變為文化影響,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后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基于綜合素養的中職數學文化課程的設計標準
(一)內容的設計要融合數學科學和文化
要充分實現數學文化課程的有效搭建,相關數學教師應當注重課程內容的優化設計,擯棄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不僅僅要注重數學基礎知識和相關技能的學習,還要在此基礎上融合文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同時向學生進行思想文化的傳播,幫助學生搭建起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和價值理念,從而使得中職數學能夠有效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科學合理設置教學課程
在開展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文化課程的有效搭建應當充分結合中職院校的發展方向,立足于數學課程的教學特點,在課程的設置上應當注重與學生生活的關聯程度,精準找到數學知識與文化的有效切入點,正確認識對看待數學理論知識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在對課程的優化設計時,要充分融入數學學習思想,搭建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具有人文特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逐漸愛上數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中職數學文化課程的構建要注重教育模式的設計優化
中職院校在構建高效的數學文化課程時,教師應當建立起集數學學科專業性、知識延伸性、思維的創新性為一體的中職數學文化體系,在文化課程的設計上要充分展示出數學知識的綜合性和實用性,融入人文特征,從而找出最適合中職院校數學文化課程搭建的途徑和措施,這對于中職數學的長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一)中職數學文化課程的設計原則
一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都必須以學生的積極性為基礎和前提,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興趣,從而系統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要在中職數學專業知識中充分有效融入文化課程,教師應當將數學專業、人文需求進行有效銜接處理,逐漸實現學生的思想轉變和人文素養的提高,營造出全新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思想文化的融入為學生后期參加公共課程提供了通道和途徑,也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二)中職數學文化課程的實施方式
第一,教師應當充分運用課堂教學時間,在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中融入文化課程,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未來的就業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專業知識技能和綜合素養;第二,在中職數學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梳理教學內容,找出教學重難點,對課程的開展和內容的傳授進行有效的設計優化,正確選擇數學教材,充分實現教學與文化的無縫對接;第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等,打造微文化教學平臺,同時鼓勵學生轉變角色,設計優化課程內容。另外,改進并完善教學考核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在內容的設計上融合數學科學和文化,科學合理設置教學課程,健全完善中職數學文化課程。
參考文獻:
[1]李紅霞.中職數學課堂滲透數學文化的方法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6(21):158.
作者簡介:
李玉剛,男,中共黨員、宣城市軍訓工作“先進個人”,涇縣“縣級模范班主任”“縣級師德標兵”。曾任班主任班級或“市文明班級”、團支部獲“縣五四紅旗團支部”、寢室獲“市級文明寢室”;個人曾參加精品課獲省“一等獎”、論文獲省“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