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好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職院校教育的實踐性愈發凸顯,其培養人才的方式相對以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院校依托專業教育對學生實施創業教育,不僅僅是學生就業的一種道路,更是國家發展對實踐性人才的要求。對高職院校學生開展創業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和意識以及創業能力,這對于學生以后人生發展具有積極導向作用。本文對高職院校依托專業教育實施學生創業教育的情況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專業教育 創業教育 研究
【基金項目】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No.183239);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No.JG171004)。
【中圖分類號】G71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039-01
一、高職院校教育的實踐性與創業教育實踐性的要求相契合
1.高職院校教育的實踐性
高職教育主要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實踐性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畢業生在走進社會之后在職業技能方面有著突出表現,他們善于把理論知識轉變為對實際工作的服務。創業過程中,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有著基本的認知,并把這些認知轉化為基本創業元素。高職院校學生所具有的實踐性是和其它院校理論性人才的根本區別。
對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方面,學校不僅僅要做好理論知識教學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需要對知識理論進行深刻全面的分析解剖以滿足學生社會實踐的需要。與此同時,院校要加強與相關社會企業的合作,保證學生在畢業之前有較長時間的頂崗實習經歷。
2.創業教育的實踐性
高職院校對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時候,準確定位培養學生創業意識的教育目標,使學生對創業有著全面的認識,為學生的創業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高職院校要了解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提前進入之后的創業實踐中,這和社會中為了解決生計問題的就業培訓有著根本區別。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開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精神以及能力。學生在學校期間缺乏一定時間的實踐,那么畢業之后的創業工作必然會寸步難行,最終走向失敗。高職院校畢業生進行創業所具備的最基本要素是要有足夠的創業經驗,而這些經驗來源于院校所開展的各種虛擬創業活動。
二、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
高職院校要對專業教育和實踐教育進行融合,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實效性的教育鼓勵學生進行創業。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輔相成,創業教育離不開專業教育同時專業教育也需要創業教育的參與。教師進行專業教育的過程中要把創業教育的思想充分體現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培養學生創業精神。
三、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具體措施
1.以特色專業為基礎進行創業教育
高職院校在辦學條件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師資力量不強大,資金投入少導致教學設備傳統落后,校企合作難以在所有專業上開展。因此在進行創業教育方面要從學校特色專業入手,一般而言,特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較高,辦學實力強,與校企合作方面較深入,創業成功率高。在特色專業進行創業教育上,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同時還要強化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幫助學生了解創業前景,把握創業機會,通過具體的及教學案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創業熱情。進行創業教育過程中也要適當增加一些相關的創業理論知識,比如法律知識、管理營銷知識等,讓學生全面武裝自己,增加創業成功率。與此同時,學校要為特色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在創業方面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資金扶持和技術指導。
2.創建院校實踐平臺,便于學生進行創業實踐
高職院校通過政府和一些企業創建實踐平臺,為學生創業實踐提供了便利,同時學校聘請創業成功人士分享創業心得,有效增長了學生創業的信心。在創業實踐平臺人員選拔方面,高職院校可以組織學生舉行創業大賽活動,成績優異者進入實習創業基地。
3.強化創業教育師資力量建設,為學生創業提供保障
師資力量的強大與否影響著一所高職院校的綜合發展。在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缺乏,在此情況下高職院校要借助政府和社會的力量,保證創業教育有序進行。高職院校在現有教師力量的基礎上,讓部分教師去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師可以參與理論與實踐結合活動中,獲取培訓機會,在實際教學中將自己學習心得與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組織教學實驗,強化學生創業精神和能力,激發學生創業熱情。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依托專業教育培養學生創業教育是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托專業教學實施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創業率,在各個階段讓學生認識創業,了解創業。
參考文獻:
[1]李健紅.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15.
[2]楊非.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素質與創業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3]劉碩.高職院校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