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明
【摘要】? ?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帶來,數字電視技術在電視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一方面推動了電視信號傳輸的重大變革;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本文就當前有限電視網絡中數字電視技術應用及發展前景作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 ? 有限電視網絡? ? 數字電視技術? ? 應用? ? 發展前景
引言:現行社會形勢下,有限電視已成為人們生活當中主要傳播的媒介,較好地迎合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數字電視技術作為科技發展的產物,它的出現大大地提高了電視信號傳輸速度和效率。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能保證優先電視的畫面效果更佳清洗和流暢,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權。基于媒體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將更加廣泛,能更好地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
一、當前有限電視網絡中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
數字電視是指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信號傳播都是通過0、1數字串所構成的二進制數字流來傳播的電視類型。數字電視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具有信號損失小、畫面清晰、接收效果好等優勢。1、電視網絡建設。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是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這也決定了電視臺必須注重網絡建設。電視臺的網絡與其他的網絡有著很大的差別,因為電視網絡傳輸信號非常大,對寬帶有著較高要求。在電視網絡建設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新的組網技術來確保網絡系統的先進性。同時,結合有線電視業務需求,構建統一的電視傳輸網絡系統,借助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壓縮、解壓、縮放等技術,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進而更好地迎合用戶在節目上的選擇需求。2、數字點數采用的傳輸技術。在數字電視中,信號傳輸主要是通過HFC網絡傳輸和AM-VSB的頻分復用的傳輸方式,這兩種傳輸方式實現了在不同頻率上的程序之間的區別。在數字電視技術中,要想讓原始數字信號與HFC網絡相匹配,就必須對現有的數字信號進行信道編碼。目前,數字電視的信道編碼采用的是MPEG-2標準,從發送端信息的流向來看,數字電視的復用系統將視頻、音頻、輔助數據等編碼器送來的數據比特流,經處理復合成單路串行的比特流,然后發給信道編碼及調制。另外,在數字電視技術的支持下,在信號傳輸過程中采用差分將流碼分路來解決信號兼容性問題,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抗干擾性。3、SDL技術。在數字電視中,SDL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兼容性不足以及傳輸連接等問題。如,在PDU、IP/IPX、ATM信元等中,SDL技術就有著很好的體現。在有線電視網絡中,借助SDL技術,可以直接實現在DWDM層上不受SONET/SDH結構的限制,大大的提高了數字電視網絡的兼容性。同時,在數字電視的信號傳輸中,借助SDL技術,可以改善信號傳輸方式,提高信號傳輸的安全性,確保用戶接收端接收到高質量的電視信號[1]。
二、有線電視網絡中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前景
隨著數字電視技術在有線電視網絡中的廣泛應用,用戶的電視節目質量、電視節目的選擇等方面也得到了較好地滿足。未來,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范圍將更加廣泛,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1、數字電視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深入融合。現階段來看,雖然數字電視已經融合了計算機網絡技術,但是這種融合還不夠深入,無法滿足用戶在收看電視節目的范圍上的需求。對于用戶而言,他們在收看電視節目不僅是看節目效果、畫面清晰度,而且還比較看重信號的穩定性[2]。因此,在數字電視技術未來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注重數字電視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將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淋漓盡致地發揮在有線電視網絡中,不斷提高有線電視網絡性能,進而更好地迎合用戶的需求。2、實現與SDH技術相結合。SDH是根據ITU-T的建議定義,是不同速度的數位信號的傳輸提供相應等級的信息結構,包括復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關的同步方法組成的一個技術體制。SDH傳輸系統能夠保障網管系統的互通,能夠實現不同層次的拓撲結構網絡,可用于雙絞線、同軸電纜,但SDH用于傳輸高數據率則需用光纖,因此在我國有線電視網絡中,數字電視技術與SDH技術相結合,與光纖干線傳輸網相連接,不僅能夠保障有線電視網絡的雙向傳輸功能,同時還能實現有線電視網絡的多功能應用[3]。
結語 :綜上,數字電視技術在有線電視網絡中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以數字電視技術為支撐,可以提高有線電視網絡性能,保證信號安全、穩定傳輸,確保用戶接收到清晰、高質量的電視節目。基于數字電視技術的優越性,我們還需要深入了解數字電視技術特點,推進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從而更好地解決有線電視網絡相關問題,滿足人們的各種個性需求。
參? 考? 文? 獻
[1]由佳,王睿.有線電視網絡中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J].西部廣播電視,2017(17):253-254.
[2]韓春生.當前電視網絡中數字電視技術應用及發展前景[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08):31-33.
[3]孫慶.有線電視網絡中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J].新媒體研究,2017,3(1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