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榕
【摘要】? ? 社會的發展帶動我國電力事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電力工程建設其規模與數量也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而作為電力工程設計中的核心內容,電力規劃設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在降低電力工程投資成本的同時,確保其電力工程建設滿足民眾的實際用電需求。基于此,本文針對電力工程設計中電力規劃設計的運用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 電力規劃設計? ? 運用? ? 電力工程設計? ? 分析
基于社會的迅猛發展,對電能的需求量不斷增高,這就使得電力工程的建設數量日益增多。而要想確保其電力工程建設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需求,滿足民眾的實際用電需求,需要重視對電力工程設計中電力規劃設計的高質量開展,以此實現電力工程經濟效益的提高,確保其電力工程可靠安全的可持續運行,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
一、電力規劃設計原則分析
1、安全性。針對電力規劃設計的開展,必須在實際規劃設計過程中秉承著安全第一的原則,保持著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電力工程設計[1]。與此同時,針對電力工程的設計成品,必須要求其具備科學、完整的依據。如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長期檢測功能的配備。
2、成本節約性。在現階段電力規劃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應明確,針對電力工程設計不僅需重視對系統電能的充分應用,還需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成本造價的降低,進而在確保其電力規劃設計質量的同時,創造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3、周期性。針對電力規劃設計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設計,無論電力工程的規模大小,都需確保其電力規劃設計方案細致且全面,以此確保其電力規劃設計質量,避免對客戶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電力工程中電力規劃設計分析
2.1電網負荷預測及其分析
在現階段電力系統規劃設計過程中,其主要核心工作包括對電力工程用電負荷的分析與預測擬建,并對當地供電工程項目近幾年內用電負荷進行獲取,以此為基礎進行長期規劃的分析與制定,進而推動當地電力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而電網負荷預測工作的開展主要內容包括對各個分地區負荷預測、負荷數值預測以及負荷特性預測等。而在現階段電力規劃設計中,常用預測方法包括經濟模型預測法、回歸分析法以及時間序列法等方式[2]。與此同時,針對電網負荷分析工作的開展,還需進行其它方面的重點考察,例如電力工程項目設計是否與其它工程項目存在類似性,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對正在建設項目與規劃項目的全面分析,避免類似或者是重復的現象出現。此外,需要明確,電力負荷預測的開展是進行輸電、發電以及配電建設和計劃的關鍵基礎,并且在實際負荷預測過程中,電力負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國民經濟水平的體現,所以在開展負荷預測工作時,需先進行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分析,進一步為高質量負荷預測工作開展提供基礎條件。
2.2電氣計算
在電力規劃設計中潮流計算的開展,其結果可以直觀的體現出電力系統接入方案的實際效果,也正因此,潮流計算成為現階段電力工程中常用計算方式之一。在具體電力規劃設計過程中,通過對潮流計算的有效應用,實現對電網設備元器件進行精確檢查,判斷是否符合電網的實際運行需求。與此同時,潮流計算的應用可以幫助設計人員明確電網中電壓和功率的分布[3]。另外,針對單項電力工程設計的開展,設計人員通常會用到電壓穩定計算、頻率穩定性計算以及系統暫態計算等穩定計算,而電流穩定計算的開展基礎正是潮流計算。基于此,在實際電力規劃設計中,通過對上述計算方式的科學應用,可以實現對接入系統方案優劣的高質量判斷,進而確保其接入方案滿足電網實際運行需求,促使設計人員基于對不同情況的掌握而設計出最佳策略。此外,針對短路電流計算而言,電力系統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會出現短路情況,而通過短路電流計算可以精確計算出系統中的短路電流數值。
2.3電力電量平衡分析
作為電力規劃設計中的核心內容,電力電量平衡分析的有效開展可以起到制約電力系統設計規劃的作用。基于對電力負荷測量結果的分析與掌握,對當地特定區域內的電力電量平衡進行有效計算,然后依據所計算出的結果,進行電力工程建設進度、規模以及布局的高質量控制。當前,常用的平衡分析方式主要分為系統分析法以及常規分析法,并且隨著其平衡分析方法的不斷優化和升級,促使其分析結果越發精準和準確。通過對電力電量平衡分析的有效應用,實現對電源規劃的有效分析,進而精準判斷電力電量的實際盈虧情況,進一步提高電力工程建設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力工程設計效果直接影響到電力工程后期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并關乎到當地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民眾的用電需求滿足情況。所以,必須強化對電力規劃設計的高質量開展。
參? 考? 文? 獻
[1]姚磊. 淺談電力系統規劃設計在電力工程設計中的運用[J]. 山東工業技術, 2015(19):145-145.
[2]張慧娟, 蘇輝輝. 電力系統規劃設計在電力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 低碳世界, 2016(6):38-39.
[3]郭師洋, 李雙圓. 論電力工程設計中的電力系統規劃設計[J]. 山東工業技術, 2018, No.265(11):15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