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平
摘要: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可塑性強,專業基礎扎實,專業技能凸顯,但缺乏系統的職業素養培養,與會計行業對從業人員職業素養需求不匹配,將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融入課程教學勢在必行。以《基礎會計》專業課程教學為例,詳細闡述了通過專業課程對接職業素養培養目標、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訓教學環節、制定全面性、過程化人才評價體系等方面將職業素養培養融入專業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 會計專業; 職業素養; 課堂教學
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主要是為社會輸送基層財務人員。而基層財務人員是直接接觸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填制或取得的經辦人員,其工作過程中是否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直接決定企業當期的財務信息正確與否,更直接影響企業當期盈虧與否。因此,該崗位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其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必須過硬。對此,將職業素養融入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培養過程,特別是專業課程教學尤為重要。下面以《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為例,剖析職業素養培養路徑。
一、會計職業素養的概念界定
作為服務性職業,會計是直接接觸企業血液——貨幣資金的特殊職業。其工作內容較為繁瑣,且不得出半點差錯,還要及時做好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更要起到參與管理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行業對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也日趨強烈。
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更要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所謂會計職業素養是指會計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會計人員對會計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包含職業理想、工作態度、工作紀律、工作作風和職業技能等方面,其中前三項是內在素養,職業技能是外在表象。會計職業素養還可以具體表現為持續學習、溝通協調的職業能力,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的職業理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工作態度,堅持準則、廉潔自律的工作紀律,客觀公正、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以及過硬的會計職業技能等。會計職業素養是會計人員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應將其貫穿到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的整個培養過程中。
二、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課程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現狀
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作為一個老牌專業,已具備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細則。明確指出了會計專業課程的重要性,要堅持市場需求為導向,不僅要教授學生會計崗位專業技能,更要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操守、習慣、道德等職業素養。在具體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有的院校為了達到人才培養目標,引進企業專家參與專業課程教學,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塑造較高的職業素養。很多院校重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塑造專業功底深厚、職業操守高尚的專業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起到示范、影響的作用。但也有很多院校的專業課程重技能、輕職業素養,認為職業素養培養屬于德育、語文等文化課程,專業課程只需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即可,顯然曲解了人才培養方案,未能發揮其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應有的作用。
三、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職業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系統性專業引導
專業引導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至關重要。不僅起著專業啟蒙的作用,更對學生日后的職業規劃、職業素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專業引導不僅是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應融入所有課程體系,且各有分工。但很多院校的專業引導僅開設新入學教育,且流于形式,在日后的系統化課程體系中少之又少,致使學生缺乏系統性的專業引導,從而在職業素養養成過程中缺乏理論指導。
(二)缺乏具體化素養對接
在課程體系的安排中,每門專業課均有明確的職業技能對接,且有具體的專業技能級別要求,但缺乏具體化的職業素養對接。即什么課程需要重點培養學生哪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職業素養,均未體現在具體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重視專業技能、輕視其他職業素養的課程體系引領下,很容易導致學生盲目認為以掌握專業技能為主,忽視了職業操守、紀律及職業習慣的培養,往往對其日后的實習、就業帶來很大的職業隱患。
(三)缺乏多樣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改革是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徑。多樣化、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方法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特別是在專業課程的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情境導入、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會計專業教學改革中起到較為明顯的效果。但在具體教學實施中,傳統的教授法、案例法等仍然占主導地位,不能巧妙地將職業素養教育融入專業課堂教學環節。
(四)缺乏實訓教學環節
實訓教學分為純粹實訓課程的實訓教學體系及理論性專業課程的實訓教學環節。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較為凸顯的重要過程。傳統專業課程以理論講授為主,實訓教學為輔,為了實現證書通過率或本科升學率,很多院校盡力壓縮甚至直接取消了實訓教學內容,實訓教學環節流于形式。由于專業課程缺乏對應的實訓教學環節,致使學生被迫接受理論教學,沒有親自動手實踐的過程,就不能感同身受地理解對應崗位的職業素養需求。
(五)缺乏客觀性評價體系
職業素養評價并未納入學生的日常考核評價中。會計專業課程在職業素養培養方面比較欠缺,缺乏具體職業素養對接,更缺乏客觀評價體系。在具體授課環節中,如遇到金額、日期、收款人等重要信息時,需要引導學生養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進而培養嚴謹認真、客觀公正的工作作風,但未將職業素養培養納入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當中,即缺乏客觀的評價體系,致使學生僅重視專業知識,忽略職業素養的培養。
四、《基礎會計》課程融入職業素養具體策略——以現金盤點教學內容為例
《基礎會計》課程是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基礎必修課,也是學生的入門核心課程,在整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根基、核心、導向作用。該課程中的“現金盤點”是出納崗位的日常工作之一,并且在資產清查中占有首要地位,是會計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操作內容之一。且現金盤點要求出納崗位人員必須在場,其對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及職業態度等都是較為全面的檢查過程。現金盤點的具體處理流程分為多種情況,從學情分析層面而言,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從教學大綱要求而言,更是會計考級的基本知識、重點知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現以現金盤點內容為例,詳細闡述如何將職業素養教育融合專業課程教學。基本流程見下圖。
(一)情境導入
教師首先闡述現金盤點在出納崗位中的至關重要性,提出出納崗位必須具備嚴謹認真、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等綜合職業素養。然后通過視頻播放,導入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根據視頻中出納人員的引領,了解現金盤點的重要性,對現金盤點具體要求有個初步認知。通過教師的專業引導(專業引導融合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本次專業引導主要強調現金盤點在出納崗位中的重要性,明確告知學生必須養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提升專業技能等),讓學生明確本次學習任務和具體要求。具體任務是掌握現金盤點方法、盤點結果的賬務處理;具體要求是讓學生掌握現金盤點報告單的填制要求和盤點結果的具體業務核算;養成嚴謹認真、客觀公正等職業素養,熟練現金盤點的業務操作技能。在此環節,巧妙地運用情境導入,實現教學內容與出納會計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
(二)分解任務
對接出納崗位現金盤點工作需求,將現金盤點任務分為盤點操作(實地盤點、填制現金盤點報告單)、盤存結果比對及處理、案例分析等三個層層遞進的子任務。其中盤存結果比對及處理具體包括:溢余結果的發現處理,及查明原因后,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范處理,短缺發現處理,及查明原因后,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范處理。
(三)實施任務
1.現金盤點。首先,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分組歸納現金盤點的方法、要點,以及現金盤點報告單的填制內容,并找小組代表總結發言,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學習能力及認真謹慎的職業態度。其次,要求學生根據實訓操作資料,組內分配任務,獨立完成現金盤點報告單的填制。實訓操作資料:2016年12月31日,盤點現金為:100元30張,50元6張,日記賬當日余額為1000元。經查明原因顯示,其中800元屬于應向潤揚公司支付的款項,1500元屬于無法查明原因。2017年12月31日,盤點現金為:100元10張,日記賬當日余額為3000元。經查明原因顯示,其中1000元屬于出納員王林的失誤導致,1000元屬于無法查明原因。
2.盤存結果比對及處理。現金溢余處理:回放導入視頻中的現金溢余處理環節,對接出納崗位需求。引導學生得出賬存小于實存的結論,并計算出現金溢余金額為2300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處理發現溢余的業務操作為:借:庫存現金2300元,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2300元。小組成員根據會計準則規定,梳理溢余賬務處理情況,并根據會計準則規定,計入對應科目。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2300元,貸:其他應付款潤揚公司800元,營業外收入 1500元。
現金短缺處理:引導學生得出賬存大于實存的結論,并計算出現金短缺金額為2000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處理發現短缺的業務操作為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2000元? 貸:庫存現金2000元。小組成員根據會計準則規定,梳理短缺賬務處理情況,并根據會計準則規定,計入對應科目。借:管理費用 1000元,其他應收款:王林1000元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1000元。
該環節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組完成現金盤點報告單的填制及現金溢余及短缺的發現及處理賬務。從中學生會根據出納崗位對現金盤點的要求出發,從而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掌握該專業技能,提升團隊協作、客觀公正、嚴謹認真等職業素養。
3.案例分析。根據課前導入教學平臺的分組情況及任務要求,結合系統中甄選出的仿真案例,要求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具體操作要求為:填制現金盤點報告單、盤點結果的賬務處理、期末根據會計準則要求的賬務處理。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工作態度,堅持準則的工作紀律,客觀公正、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以及過硬的會計職業技能。
4.檢查任務。檢查分為三個層面,分別為小組自查、組間互查和教師檢查。要求學生在自查的基礎上,開展組內互查,及時發現問題并在探究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然后教師對小組成果進行檢查。教師引導學生及時將檢查結果登錄到教學平臺上。經過多重檢查,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綜合職業素養。
5.任務評價。采取教師課前設定的多重評價主體及綜合評價項目。評價主體具體有個人、小組和教師,各評價主體及時在教學平臺上做好過程性評價記錄,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評價項目主要有:學習態度(是否積極參與、態度是否端正)、職業習慣(課前準備情況、處理業務是否有序、物品擺放情況等)、準確率(專業技能掌握情況)、精確度(是否堅持會計準則)、合作協調配能力(是否客觀公正)、學習能力等。最終生成綜合評分,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重視專業知識的同時,融入職業素養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五、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策略
(一)合理分配專業課程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的主要任務
首先,將專業引導融入各專業課程中,且明確分工,每門專業課肩負著會計崗位或具體工作的專業引導,進而形成專業引導體系,讓學生有目標可循,為日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做好鋪墊。其次,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及崗位需求,明確各專業課程的專業技能及其他職業素養培養任務,提高學生對專業技能職業素養之外的其他職業素養的重視程度。由于專業技能與職業習慣、態度、作風等互相練習、密不可分,且很多專業課都涉及多重職業素養內容,所以在將職業素養培養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求所有專業課完成明確的專業技能任務的同時,肩負其他職業素養的培養任務。
(二)充分發揮多樣化教學方法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多樣化、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方法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特別是在專業課程的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取得既定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專業教師應結合具體專業課程,充分運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情境導入、主題式教學法、案例分析等多樣化教學方法。達成教學效果的同時, 巧妙地將職業素養教育融入專業課堂教學環節,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養成職業習慣。
(三)充分挖掘專業課中實訓教學環節在職業素養培養中的重要地位
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較為凸顯的重要過程。首先,專業課程教學應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下,明確職業技能及其他職業素養要求,在注重考證通過率及教學任務的同時,應充分發掘實訓教學環節在專業課程中的作用。其次,注重發揮實訓教學環節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在學生明確本課要培養的職業素養對接后,通過實訓環節,感同身受地理解對應崗位的職業素養需求,對其職業素養培養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四)制定并發揮客觀性評價體系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的映射效果
首先,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中,應著重突出職業素養培養目標及達標要求,讓學生充分認識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同時提高其對職業素養養成的重視程度。其次,將職業素養培養及評價納入對學生的日常考核中,形成過程性評價,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再次,應制定合理性、客觀性、延展性的專業課程終結考核評價標準,將職業素養評價納入學生的考核評價中,并賦予一定的權重,進而突出職業素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學生充分重視職業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夏燕蘭,陳加國,丁守剛.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探究[J].河北職業教育,2018,2(4):5-8.
[2]? 賀志強,任培華,婁建瑋,焦重華.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17,13(4):23-26.
[3]? 袁健,潘詩揚.新疆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業意愿淺探[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17,13(4):27-29+46.
[4]? 蔣書良.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提升審計專業學生財務審計能力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17):447.
[5] 肖薇, 金治中. 從用人單位視角探討會計職業能力培養[J].中國市場,2017,(2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