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娜
摘要:為優化專任教師結構,調動專任教師積極性,激發中等職業學校發展活力,推動中等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通過深入分析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構成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建議。研究發現,目前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發展面臨著專任教師學歷與職稱構成不合理、專任教師負擔過于沉重等問題,應從改善專任教師學歷結構、優化專任教師職稱構成、減輕專任教師工作負擔等方面,進一步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隊伍,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為中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專任教師; 師資結構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為了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使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穩步推進。作為我國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等職業教育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具有基礎作用[1],在培育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等方面成效顯著。如何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結構、提升專任教師綜合素質、激發專任教師工作激情,已成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題中之義。
一、問題的提出
國內不少學者圍繞中等職業教育及其教師隊伍建設等相關命題展開研究,認為中等職業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2];未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面臨“從大力發展邁向全面提高質量、從優化教育結構邁向改善民計民生、從就業導向邁向就業升學雙提優、從政府主導統籌邁向政府推動協同治理、從中高職協調發展邁向中高職相互銜接、從職普協同發展邁向職普融通發展、從校企合作培養邁向雙主體協同育人、從重視技能的培養邁向人的全面發展、從德技雙修邁向立德樹人、從重視硬件建設邁向重視標準化、制度化建設”等十大趨勢[3]。但是,目前專任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面臨著總體數量不足、骨干教師短缺、專業實踐與教學能力較弱、教師培訓與補充機制不暢[4]、師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迫切需要結合新的時代主題,深入探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更好出路。鑒于此,文章在前人基礎上,從更微觀的視角深入分析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構成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專任教師綜合素質提升、師資結構優化的對策建議。
二、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構成的現狀及問題
(一)專任教師構成的基本現狀
作為一個典型的教育大省,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發展及其專任教師隊伍建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2016年,湖北省擁有中等職業學校289所,其在校學生數為375637人,畢業生數為111352人,專任教師為20657人,其中女教師的人數占43.10%。
1.專任教師的性別構成。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男女教師比例與男女學生比例大致相當,其中女教師占教師總數43.00%以上,女學生占到學生總數的45.00%以上,女教師與女學生的數量比例基本匹配,便于開展女學生教育相關工作。以2016年為例,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女教師的人數達到0.63萬人,占教師總人數的43.10%;女學生的人數為17.10萬人,占學生總數的45.50%,兩者構成比例大致相當(詳見表1)。
2.專任教師的學歷構成。在湖北省的中等職業學校中,絕大部分專任教師擁有本科學歷及以上學歷,少部分為專科學歷,極少數為高中階段及以下。以2016年為例,在該省中等職業學校的20657名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及以上的有1834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8.80%;專科學歷的有2145人,占比為10.38%;高中學歷及以下的有168人,占比為0.82%。同時,該省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及以上的人數占比呈現出增長態勢,由2013年的85.00%增至2016年的88.80%;而專科學歷和高中學歷及以下的人數占比則呈現出減少態勢,分別由2013年的13.96%和1.04%減少到2016年的10.38%和0.82%(詳見表2)。
3.專任教師的職稱構成。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職稱構成為:擁有中級職稱的人數最多,占比最大;其次是擁有副高職稱和初級職稱的,兩者大致持平;再次是無職稱的;擁有正高職稱的人數極少,占比極低。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在該省中等職業學校的20657名專任教師中,擁有中級職稱的多達926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4.84%;擁有副高職稱和初級職稱的分別有5170人和4988人,占比分別為25.03%和24.15%;無職稱的占比為5.52%,而擁有正高職稱的則僅占0.46%。從發展趨勢而言,該省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中的職稱占比呈現出明顯變化,即擁有副高職稱的和無職稱的占比呈現出逐漸增長的發展趨勢,而擁有中級職稱和初級職稱的占比則逐漸減少(詳見表3)。
4.專任教師的負擔學生情況。對比不同類別的學校發現,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每個專任教師負擔的學生數要明顯高于除幼兒園的其他學校,較大程度上意味著中等職業學校每個教師擔負的職責更多。僅以2016年為例,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每個專任教師負擔的學生數多達18.18人,比同期普通高等學校、普通中學、小學的相應指標分別高出2.55人、6.63人、1.05人。進一步對比發現,從2014年開始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數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而普通高等學校、幼兒園的相應指標則表現出逐漸下降的發展趨勢(詳見表4),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盡管一些類別的學校專任教師擔負的責任有所減少,但短期內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擔負的責任難以明顯減輕。
(二)專任教師構成存在的問題
經過不斷發展,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總體態勢較好,為社會經濟發展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質勞動力和技能型人才。但當前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發展面臨著專任教師學歷與職稱構成不合理、專任教師負擔過于沉重等突出問題。
1.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學歷層次需進一步提升。盡管教師的學歷與教學水平不能直接劃等號;但在通常情況下,高學歷教師因經過了更長時間、更加專業系統的學習培訓,其知識儲備往往要比低學歷者更系統、更深入,有助于更好開展教學工作,故而絕大部分學校對專任教師有較高的學歷要求。雖然,在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中,本科學歷及以上的專任教師占到專任教師總數的88.00%以上,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但專科學歷、高中學歷及以下的專任教師依然占據著較大比例(詳見表2),不利于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正規化、專業化,較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的長遠發展,進一步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學歷層次尤為必要。
2.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職稱構成需進一步優化。教師職稱,一定程度代表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影響著教師的福利待遇及其在學校的地位,對學校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影響,致使教師職稱成為學校不得不關注、教師不得不爭取的重要因素。目前,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中,擁有正高職稱的堪比鳳毛麟角,占比不足專任教師總數的0.50%;還有為數眾多的專任教師僅僅為初級職稱,有的甚至沒有職稱,如2016年擁有初級職稱的和無職稱者人數合計就達到6128人,在專任教師總數中的占比高達29.67%(詳見表3),專任教師職稱構成比例失調問題突出,不利于有效調動整個專任教師隊伍的積極性,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職稱構成亟待優化。
3.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承擔的學生負擔過于沉重。由于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實訓相結合,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同時教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所需的專任教師數量也相應較多[5];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中等職業學校面臨著專任教師偏少、負擔偏重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數達到18.18人,遠遠高于普通高校、普通中學甚至小學的數據指標,意味著該類學校教師承擔著更多的工作量和更大的工作壓力。同時,目前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中女教師的人數占到教師總人數的43%左右,與45%的女學生占比基本匹配,有助于該類學校女學生工作的有效開展。但由于受到生理、家庭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女教師理論上應該承擔相對較少的工作負擔,而在中等職業學校里為數眾多的女教師承擔著與男教師相當甚至更多的工作任務。長此以往,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身上承擔著過重的學生負擔和工作壓力,不利于學校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三、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結構優化的建議
針對目前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構成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文章主要從改善專任教師學歷結構、優化專任教師職稱構成、減輕專任教師工作負擔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議,進一步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結構,激發專任教師隊伍活力。
(一)改善專任教師學歷結構
1.加強專任教師在職學歷教育。在職學歷教育是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學歷層次的重要途徑之一。針對目前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部分在職專任教師學歷層次偏低的現實問題,應該進一步加強專任教師在職學歷教育,提升其學歷層次的總體水平。具體而言:一是將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學歷提升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運用多樣化的宣傳教育和配套激勵手段進一步增強專任教師的學歷提升意識。二是要制訂教師業務培訓的長遠規劃,支持并鼓勵在職教師積極參加所教學科(專業)或相近學科(專業)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和自學考試,積極開辦成人專升本職教師資班,盡快讓中等職業學校學歷尚未達標的專任教師達到任職學歷要求[6]。三是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在職學歷教育體系,著重在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后勤保障等方面作出改進,并給予其更多的有利政策和條件,進而讓參加在職學歷教育的專任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專業知識水平均得到明顯的提升。
2.提高專任教師引進學歷門檻。引進高學歷的專任教師,是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整體學歷層次的又一重要途徑。為了進一步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學歷層次,在搞好專任教師在職學歷教育的基礎上,還應該逐步提高專任教師引進的學歷門檻,完善專任教師的準入機制,對專任教師引進提出明確的學歷要求,如必須具有全日制碩士及以上學歷等,并迅速改善專任教師的薪酬與福利待遇,著力搞好專任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為其提供更多的學歷進修和職業晉升機會,筑好人才引進之“巢”,吸引更多高學歷的優秀人才投身中等職業教育事業,重點引進一批學歷層次高、專業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素質人才。通過引進“源頭活水”,不斷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學歷層次,不斷充實和壯大其專任教師隊伍。
(二)優化專任教師職稱構成
1.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職稱評審制度,促進評審工作更加科學。隨著職業教育制度改革的穩步推進,我國職業學校專任教師職稱評審制度逐漸完善并發揮出積極作用。但由于沒有結合自身發展的特征及重點方向,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職稱評審大多套用本科院校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致使相關評審工作不僅科學,甚至出現了“拉關系、走后門”等非正常現象,產生了“重科研,輕教學”“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重學歷提升,輕技能學習”[7]等誤區,不利于調動專任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不利于正確引導專任教師健康成長,也不利于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該從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的實際出發,準確定位,明確重點發展方向,吃透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制定出更加系統的專任教師職稱評審制度體系,構建更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確保相關評審工作更加公平合理、更為科學規范,力爭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專任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促使專任教師職業健康發展,進而為中等職業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2.增加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中高職稱指標,調動教師提升職稱激情。職稱直接關系到專任教師的切身利益,中高級職稱對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增加中高職稱數量指標理應成為調動專任教師積極性的重要路徑和手段。同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指出“探索在職業學校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1],《湖北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完善符合中小學、中職學校特點的專業技術職務評價制度,評選一批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8],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評選正高級職稱政策依據日漸充分。面對目前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中擁有中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占比較少、初級職稱和無職者數量依然較大的現實問題,應該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特點和客觀需要,并結合相關政策文件的精神要求,適當增加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中高級職稱指標,特別是要科學設置和適當增加正高級職稱的數量指標,進一步激發專任教師提升職稱的積極性,逐步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職稱構成。
(三)減輕專任教師工作負擔
1.做好專任教師引進工作,促進專任教師有量的增加。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不僅關乎中等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整個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而通常情況下專任教師的數量與其負擔的學生數量直接相關,即專任教師數量越多,其負擔的學生數量就會越少,其承擔的工作壓力也會越小。針對目前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學生負擔任務較重、工作壓力較大等問題,應該首先從增加專任教師數量方面著手,通過引進方式增加專任教師數量,以降低專任教師負擔學生的數量,進而達到為其減負之目的。在專任教師引進過程中,尤其需要把好“學歷關”“專業關”和“能力關”,盡可能防止“關系戶”濫竽充數,讓更多經驗足、學歷高、能力強的專任教師匯聚于中等職業教育的偉大事業之中,不斷充實專任教師隊伍,進而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大踏步發展。
2.搞好專任教師培育工作,促使專任教師有質的提升。專任教師的數量保證非常重要,但專任教師的質量提升更為重要。專任教師培養有助于改進工作方法,提升教學工作效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專任教師的工作壓力。因此,必須著力搞好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培養及培訓,促使其有質的提升。一是將專任教師培育工作納入中等職業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給予相應的人力資金及政策支持。二是著重搞好專任教師的職業發展培養,即“依托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建立‘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基地。探索職業教育師資定向培養制度和‘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培養辦法。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師德建設,增強教師從事職業教育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三是強化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培訓,“建立一批職業教育教師實踐企業基地,實行新任教師先實踐、后上崗和教師定期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專業實踐的時間累計不少于兩個月”[1],有效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
3.優化專任教師考評體系,減少專任教師額外工作量。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考評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專任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學校及職教事業可持續發展。但是,不科學的考評體系則會加重專任教師的工作負擔,反而會影響其工作熱情,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針對目前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考評過程中存著的“重形式輕實效”“重結果輕過程”“重科研輕教學”等現象,應該立足中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突出考評重點,充分征求廣大專任教師的有益建議和意見,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專任教師考評體系,盡可能避免直接套用本科或者高職院校的相關考評指標體系,減少不必要的考評指標,如適當減少科研任務在考評中的比重,讓專任教師少受“論文”之苦,以達到減輕其工作壓力之目的。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專任教師應該分類考評,引導專任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力求人盡其力地盡其用,并為規范化考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進一步調動專任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讓其更好地服務于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事業。
參考文獻:
[1] 中國政府網.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765487.htm,2014-06-16.
[2] 賈國鋒,倪斯雯.從教師職業準入制看中美職業教育教師職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4,(23):85-86.
[3] 曹曄.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十大變革[J].教育與職業,2017,(23):23-29.
[4]? 盛子強,辛彥懷,周琪.中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困境、成因與建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36):65-69.
[5]? 馮瑩瑩.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職業教育,2017,1(5):80-81,85.
[6]? 教育部門戶網站.國家教委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24/200506/8946.html.
[7]? 俞啟定,王為民.審視與反思:我國高職教師職稱評審標準的套用問題[J].教師教育研究,2013,25(1):17-21.
[8]? 湖北省政府官網.關于印發湖北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EB/OL].? http://gkml.hubei.gov.cn/auto5472/auto5473/201701/t20170106_936632.html,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