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中國是賽珍珠的第二故鄉(xiāng),她甚至將鎮(zhèn)江稱之為自己的籍貫地,正式因為如此,賽珍珠對中國人民、中國文化具有著深刻的認知與身后的感情,這為她對《水滸傳》中的語言、風格、文化做出良好的呈現(xiàn)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在對賽珍珠《水滸傳》翻譯特點做出分析與論述的基礎上,對賽珍珠《水滸傳》翻譯策略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賽珍珠;水滸傳;英譯特點;翻譯策略
一、賽珍珠《水滸傳》翻譯的特點
首先,賽珍珠在翻譯《水滸傳》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構建女性話語權的意圖與期望。賽珍珠對自身女性主義思想的表達,主要通過對《水滸傳》中女性稱呼與語言的翻譯以及男女關系的呈現(xiàn)來實現(xiàn),事實上,《水滸傳》的創(chuàng)作背景處于男尊女卑的社會當中,而顯然,賽珍珠則希望能夠在翻譯中消除《水滸傳》文學語言中所帶有的性別歧視,這不僅呈現(xiàn)了賽珍珠對男女平等、提升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倡,而且也促使《水滸傳》譯本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為立體和全面的特征。
其次,在翻譯方式方面,賽珍珠為了能夠對中國文化進行全面、客觀的展現(xiàn),而使用了譯本受眾能夠接受且樂于接受的翻譯方式。具體而言,為了能夠保留《水滸傳》文本所具有的文化意義與風格,賽珍珠盡量使用直譯的方式對源語文本所具有的藝術魅力進行了呈現(xiàn),與此同時,為了降低受眾閱讀譯文的難度,賽珍珠也對一些阻礙受眾閱讀的因素進行了簡化,這一點在人名翻譯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既在省譯或者縮譯的基礎上使用一個名稱對人物進行指代。
二、目的論指導下的《水滸傳》英譯策略
(一)經(jīng)濟法
英譯工作中的“經(jīng)濟法”指的是在盡量少的勞動消耗下實現(xiàn)翻譯目的的方法,因此,基于經(jīng)濟法的英譯過程不僅重視對原文含義進行全面、準確的傳達,而且追求譯文的簡潔性。在賽珍珠對《水滸傳》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主要使用了縮譯與沿用等方法,促使翻譯過程呈現(xiàn)出了良好的經(jīng)濟性。如在“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的翻譯中,賽珍珠使用the gift—treasure這一合成詞對“金銀旦”與“生辰綱”進行了描述,這是經(jīng)常用到的沿用方法。顯然,在《水滸傳》原文中的許多名詞都具有多元化的表達方式,而賽珍珠在對這些名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既需要考慮到中國文化的推廣,又需要降低譯文受眾的信息接受難度,而沿用或者縮譯這種翻譯策略,則能夠提升譯本可讀性,并在確保語篇連貫性的基礎上降低翻譯中的勞動消耗。
(二)保守法
英譯工作中的“保守法”要求翻譯工作者能夠對原文形式、內涵進行最大化的保留,從而確保這些形式與內涵能夠在譯文中得到再現(xiàn)。在賽珍珠對《水滸傳》進行翻譯的過程中,省譯與直譯等方法促使譯文呈現(xiàn)出了保守性。如另外,在“魯智深”這一人名的翻譯過程中,賽珍珠使用了“Lu The Priest”以及“Lu Chi Shen”等不同的翻譯方式,無論是姓名直譯還是姓氏與社會角色的結合,都體現(xiàn)出了賽珍珠希望保留原文內容以及盡可能的傳達原文含義的初衷,同時也彰顯出了賽珍珠作為一名翻譯工作者在推介源語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責任感。由此可見,根據(jù)不同的交際情景使用省譯或者直譯的方式開展翻譯工作,雖然對翻譯工作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識以及語言轉換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卻能夠幫助翻譯工作者在保留原文形式與內涵的基礎上提升翻譯效率,并為譯文受眾帶來更強烈的閱讀快感。
(三)靈活法
在英譯工作中,翻譯工作者具有較強的主體性,他們可以根據(jù)自身對原文的理解,對原文結構、內容等進行靈活的調整,也正因為如此,不同翻譯工作者所翻譯完成的譯文往往具有鮮明的主體性色彩。在賽珍珠對《水滸傳》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形式轉化以及改譯等手段,促使賽珍珠的翻譯呈現(xiàn)出了較強的靈活性。如在“顧大嫂”這一人名的翻譯過程中,賽珍珠并沒有使用直譯方法開展翻譯工作,而是將“顧大嫂”翻譯為“The Goodwife Ku”,將“母大蟲”翻譯為“The Female Tiger”。需要注意的是,tiger經(jīng)常用來表現(xiàn)男性特征,而這一詞匯在此處翻譯中的應用以及“Goodwife”使用,都表現(xiàn)出了賽珍珠在翻譯工作中所呈現(xiàn)出的女性意識。其中,男性要素的融入不僅能夠更好的表現(xiàn)人物性格,而且也表現(xiàn)出了賽珍珠希望能夠對人物形象進行全面描述、對故事情節(jié)內容進行忠誠呈現(xiàn)的翻譯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賽珍珠所翻譯的《水滸傳》呈現(xiàn)出了鮮明的主體性色彩,這與賽珍珠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性別等都具有緊密的關系。在翻譯實踐中,賽珍珠所采用的翻譯方法包括經(jīng)濟法、保守法以及靈活法等,這些翻譯方法對于幫助賽珍珠實現(xiàn)翻譯目的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春蕾.《水滸傳》與賽珍珠的中國書寫[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32(01):43-49+123.
[2]黃海英,鄧華.近年賽珍珠英譯《水滸傳》研究綜述[J].企業(yè)導報,2015(23):68-69.
[3]王嬋,劉明東.《水滸傳》文化圖式的賽珍珠譯本分析[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5,22(06):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