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順平 胡精銳
2018年11月,河北省承壓設備檢測評價技術創新中心獲批成立,標志著河北省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研究院(簡稱河北省特檢院)承壓設備檢測領域研發實力得到了社會高度認可,成為該院事業發展又一重大突破。這一天,距這個由12個檢驗機構整合而成的新單位成立不足兩年。短短700個日夜,該院將機構改革帶來的新形勢、新挑戰作為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新機遇、新契機,全院人心思進,眼睛向內提素質強能力,眼睛向外優服務謀發展,借助改革航母破浪騰飛。
1本《質量手冊》,50個《程序文件》,128個作業指導書,9方面78條規章制度……看似繁雜的條條框框,在河北省特檢院被整合成一套“大一統”制度、質量、規范作業管理體系,實現了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的“大一統”管理模式。
“人員越多,機構越復雜,越體現出管理的重要性。整合之初,我們就確定不僅要實現人員整合、機構整合,更要實現管理整合,以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推動發展。”院長李振華說。
該院針對院本部和10個分院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修訂完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制定了《內部審核計劃》和《管理評審計劃》,修訂《規章制度匯編》,對全院90多名內審員進行專門培訓和實操訓練;建立標準化規范作業程序體系,對照全院每個崗位制定工作流程圖,規范工作行為,統一標準號令,推動形成全省特檢機構質量、技術“大一統”管理,在原國家質檢總局、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領導調研考察中得到了充分肯定。
“科研工作是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創新發展的‘牛鼻子’,增強科研發展后勁,人才、硬件、技術,一個都不能少。”李振華說。
在全院1496名職工中,本科學歷人員818人,博士、碩士研究生99人,高級職稱138人,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持證人員1093人,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成為推動科研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
在強化人才建設的基礎上,該院對全省實驗室進行科學規劃,目前共有儀器設備7000多臺,國家級實驗室2個、河北省重點實驗室1個,其他各類專業實驗室101個,覆蓋全省特種設備,既滿足日常檢測需求,又滿足全省特種設備試驗需求的大實驗室格局和科研項目綜合實驗平臺初具規模。
同時,該院積極開展科技攻關,與華北電力大學、天津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帶動檢測檢驗能力提升。在河北省承壓設備檢測評價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期內,推動共建單位巨龍鋼管有限公司開展X80Φ1422×25.7mm直縫埋弧焊管關鍵制造技術開發,攻克了大壁厚、大口徑直縫埋弧管理化性能、幾何尺寸和無損檢測等技術難題,填補了我國大口徑高壓大輸量天然氣管道用鋼管國產化空白,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代表了我國管件制造的領先水平,為保障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順利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2018年,該院在研科技項目58個,完成地方標準5個,起草制定的《在役電站鍋爐安全性能評價方法》地方標準填補了省內空白,完成新產品、新裝備、新工藝研發5項,取得自主知識產權6項,獲得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發表論文56篇。

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檢驗現場總指揮耿會坡主任在給檢驗員開會
檢驗檢測技術機構事業發展必須拿到市場這張通行證,河北省特檢院不斷提升服務軟實力,轉化為贏得市場青睞的硬支撐。
該院國家管道元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承接并圓滿完成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定制管徑1.422米管件型式試驗任務,憑借這個“精彩亮相”敲開了市場大門,隨后通過對山東、江蘇、浙江、東北3省、內蒙古等十多個省市市場走訪調研,與多家企業簽定型式試驗和委托檢驗合同。綜合檢驗一室與任丘市維普燃氣系統有限公司聯合進行危化品運輸車輛常壓罐體聯合檢驗,積極拓展山東、山西等地檢驗業務。壓力容器檢驗中心把移動式壓力容器和海洋船舶壓力容器檢驗作為主攻戰場,將鍋爐環保測試列為擴項項目……各分院也齊頭并進展示實力,唐山分院投身“一帶一路”及西部大開發,兩次支援青海特種設備檢驗大會戰;邢臺分院承接了青海省海東市森昌能源有限公司天然氣儲氣井檢驗任務,邁出分院跨省檢驗第一步。各單位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在市場競爭中風生水起。
做大市場的同時該院做細服務,業務管理中心轉變管理模式,對全省特種設備進行網上報檢,2018年全院受理客戶申報81900多次,涉及各類設備28萬多臺,憑借優質、方便、快捷服務受到客戶好評。成立雄安分院(檢驗站),對5341臺特種設備進行摸底普查,為新區建設提供安全保障。成立6個能效測試和化學分析組,配合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圓滿完成全省燃煤鍋爐能效測試任務。籌建張家口崇禮索道實驗室,為冬奧會索道安全貢獻力量。成立石家莊車載氣瓶檢驗站,有效減少車載氣瓶漏檢情況出現。客運索道與游樂設施檢驗中心、起重機檢驗中心通過技術幫扶、結對共建,為中小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成為市場突圍“質”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