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素怡: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資深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小王咨詢:
我和女友在一起3年了。她幼年喪父,之前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目前離異未育。她脾氣不好、很愛抱怨,常對人訴說以前的失敗婚姻,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而當別人安慰她時,她會覺得自己更可憐。當?shù)弥獎e人比她更慘時,她才稍有心安,但不久又覺得那是別人的安慰之辭,最慘的還是自己。不管工作多忙,我每天都打好幾個電話給她。若有一次忘記,女友就會很抓狂,覺得自己真可憐,沒人愛、沒人在乎。
我以前也自卑過,所以拼盡全力學習,拿到了名校的獎學金,并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工作,擺脫了貧窮后也經(jīng)常資助家人。父母很以我為傲,鄉(xiāng)親們也很羨慕我。
與女友在一起的時光,無論她怎么抱怨鬧騰,我都耐心安慰、包容,還經(jīng)常鼓勵、支持她努力學習,希望她能自信起來。女友雖覺得我對她確實挺好,但只要我偶爾稍有一丁點兒疏忽,她就認為自己太“慘”了:人生已這么糟糕,沒想到男友也這樣對待自己。
朋友都勸我找一個更好的姑娘,但我深愛著女友,不為所動。公司不少家境優(yōu)渥、自身優(yōu)秀的女性曾對我表示好感,但我沒感覺,甚至避之不及。
現(xiàn)在唯一讓我苦惱的是,怎樣才能讓女友開心一點?
譚素怡老師解答:
你很優(yōu)秀,卻深愛一個遠不如自己甚至可謂之糟糕的她,并想盡辦法讓她開心,著實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女友自視為一個“受難者”,在和你相處的過程中,她不斷地以悲慘遭遇作為有力武器控制你,從而獲得你的關注、陪伴和關愛。
你則不負眾望,化身為家庭的“拯救者”,在家鄉(xiāng)是“神”一般的“拯救者”與在城里是自卑的“窮學生”,形成了自我形象的兩極分裂。面對家境良好的女性的追求,“窮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更鮮明,由此帶來的羞愧和難受,讓你落荒而逃。最后你選擇了一個“灰姑娘”——她太慘、太可憐,你就可以化身為“王子”,做一個英雄救美的“拯救者”了。
有人會說,這樣的關系豈不是天造地設?其實,要想真正經(jīng)營和諧長久的關系并不容易,因為誰都無法承擔另一個人的人生。
每個拯救者,實際上心里都有一寸不曾向外界展示的脆弱田地,同樣渴望被人滋養(yǎng)。
但是囿于習慣了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他們無法表達甚至覺察自己的脆弱,所以,只能通過拯救別人的脆弱,來滿足拯救自己的渴望。
拯救者背負著別人的重擔前行時,內(nèi)心會積累很多怨氣,總有一天會被壓垮,發(fā)現(xiàn)對方竟然還沒有改變。殊不知,是自己剝奪了別人成長的機會。
一旦習慣了依賴,她會漸漸失去成長的動力。反正有一個拯救者在承擔著我的命運,為我負責呢。而她最終難免失望——男友不可能永遠如她所希望的乖順聽話、完全滿足。
對于你的女友而言,能夠拯救她的只有她自己。對于你自己而言,在你看來是在拯救女友,實際上是在拯救曾經(jīng)受難、脆弱自卑的那個自己。
學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讓我們真正地以一個完整的人,去嘗試理解另一個獨立的個體,讓關系中的雙方在彼此的滋養(yǎng)中汲取到力量。
責編/劉維笑
E-mail:14641101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