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金磊 葉麗莉
摘要: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拓展了傳統課堂,微視頻、圖片、音頻等手段讓課堂變得生動,互聯網的融入則突破了傳統課堂的距離限制。互聯網與學科融合過程中到底有多少手段可以使用?
關鍵字:“互聯網+”;學科融合;教學手段
引言:要說互聯網與學科融合,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融合?我們不妨從備、講、批、輔、考這五個角度研究能達到互聯網與學科融合中應用到或者可應用的手段。
一、互聯網+備課
“互聯網+”備課,我們冷一看或許會有些陌生,但是我們其實一直以來大部分老師都是在使用“互聯網+”備課這樣的手段在備課。只是有的用的多,有的用的少。備課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個人備課是教師自己專研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活動。集體備課是由相同學科和相同年級的教師共同專研教材,解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等問題的活動。“互聯網+”個人備課,個人備課更多的是自己鉆研,更多的是吸納別人的觀點,所以通過互聯網的介入可以提升我們收集資料的廣度,通過借鑒別人的經驗可以讓我們的思路更寬泛。這其中主要應用的手段包含:在互聯網上優質課的觀摩、百度文庫等途徑的教案查看下載、在互聯網上多媒體資料的收集等。“互聯網+”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中更注重的是思想的碰撞由更多的人更多的思路之間互相碰撞,去腐存精讓我們的課程更加精煉。互聯網的介入讓集體備課拋開了地域限制,同時也不在局限于一校或者一區的教研室,讓參與教研的人更多。他的主要手段有:聊天室、聊天群、論壇、貼吧、專業備課網站等。
無論是個人備課還是集體備課都要明確三個問題:讓誰學?備學生;學什么?備教材;怎么學?備教法。滿足以上三點的互聯網活動,或許都可以稱之為“互聯網+”備課手段吧。那么我們的備課也就不應該再局限于我們的word,或者文字性的教案了吧。我們的教案可以更加豐富可以是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所以在互聯網環境下寫教案的手段有很多,可以使用word寫教案、也可以使用微信收藏里的消息寫教案、同樣也可以通過專業的教案網站寫教案、還專業的備課軟件。
二、互聯網+授課
我們定義的傳統課堂是老師教學生學,而之后出現的“生本”“跨越式”等模式依然是以教室為知識傳授的主陣地。互聯網拓展了我們授課的資源、結構、方式、知識面。先說資源,我們以往授課無非就是配套光盤、課本附帶圖片教科書,而如今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網上獲取視頻、圖片、課件等網絡資源。
再說結構,我們以往的課堂結構,預習、引入、新授、練習、小結大致上就是這么個結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出現了“翻轉課堂”“慕課”等方式,我們授課的模式并非僅局限于課堂,所以我們可以把課堂的一部分內容拿到課外,比如翻轉課堂就把新授部分拿到了課下,而課上則主要是交流研討鞏固練習等。然后就是方式,互聯網不光改變了教師授課的方式,還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手段的改變:我們可以直接獲取互聯網視頻直接給學生播放;出差或請假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遠程直播;或者如同我們教師培訓一樣通過任務驅動法將需要學習的內容放到網站上等。這讓我們課堂變得靈活多變起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以往孩子們學習多是被動的學習,那么在互聯網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孩子們主動學習的意向。孩子們在討論某些事情的時候無形中他們就是在練習口語或者語言文字啊。或者說他們在玩游戲的時候無形中就在計算著一些東西。這些都是潛意識的學習。我們很多家長一提起互聯網來畏之如虎,說孩子如何如何沉迷游戲……其實我覺得每件事都有利有弊,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他給我們一個海量的知識天地,其中難免有些糟粕。所以我認為堵不如疏,孩子走什么樣的路還是需要引導。所以我覺得在中小學階段教師應該讓孩子們在有監督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應用互聯網解決問題。當孩子們適應了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之后就學會使用互聯網解決問題,也就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同學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學們主動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有:學科知識的公眾平臺、各大視頻網站都有專門的教育板塊、專業的免費或付費教育平臺、搜索引擎、帶有學習性質的游戲、各種貼吧論壇等。
三、互聯網+批改
以往我們批改作業都是“全批全改”的模式,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我們有了很多專業的學習軟件,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種“零批改作業”的模式。教師正常發布作業,預設任務當同學們把作業提交之后將參考答案顯示給學生,學生對照參考答案批改自己的作業,針對錯題進行進一步思考。上課之前教師對典型錯誤進行統計,對部分無法自己批改作業的同學補批。“零批改”模式有效的縮短了教師批改作業的時間,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從事教研活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四、互聯網+輔導
這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經常在微信群里為學生解答作業。很多孩子也在網上報了補習班。這里我們最常用的手段:即時聊天軟件(qq、微信)、公眾平臺、各網站在線視頻、專業輔導軟件(諸如:作業幫、樂教樂學等)。
五、互聯網+考試
我們在組卷過程,有沒有特別頭痛的時候呢?我們在寫試卷分析的時候是否也有困難呢?我們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分析的時候又是否全面呢?互聯網題庫恰能解決這些問題,一個互聯網題庫基本都包含以下功能:題庫管理:我們收集試題的上傳、刪除、修改、題目的難度、重要程度等。試卷管理:我們可以通過題庫快速的組卷。用戶管理:管理能訪問本網站的用戶。隨機練習:隨機抽取題目。強化練習:針對某一章節練習。錯題練習:對錯題進行記錄。模擬考試:讓孩子們自己測試自己的知識水平。隨機組卷:可以隨機組一張卷子考試。統計分析:對孩子們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統計。歷史記錄:查看孩子們的答題歷史。這些功能基本滿足我們日常對孩子的考查的基本要求了。通過互聯網還能破除地域的限制。
六、總結
互聯網極大的拓展我們的教學手段,如今我們在各個環節都在逐步與互聯網相互融合。所以在互聯網這條路上我們還只是牙牙學語的稚童,我們還要更加努力利用互聯網手段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教學環境,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