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偉偉 梁燕
2015年6月30 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1],并于同日實施。該標準大幅提高了校服產品的安全質量要求,且不再按照傳統做法對校服進行產品等級的劃分,只設立一檔準入門檻,為校服產品質量驗收劃定了統一的技術依據,對進一步提升校服產品質量,保障廣大中小學生的健康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GB/T 31888標準的推廣和應用,一些檢驗檢測機構專業人員也對該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進一步完善的建議。筆者作為一名纖檢機構從業人員,經常從事區域內中小學校服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工作,因此,通過對GB/T 31888標準的理解和實施,結合學校與企業集中反映的問題,談談對GB/T 31888標準中起球項目測試方法的一些看法。
由于新校服標準的適用范圍包括了以機織織物和針織織物為主要材料生產的服裝及配飾。因此,就起球項目而言,與較早前發布實施的GB/T 23328—2009《機織學生服》[2]和GB/T 22854—2009《針織學生服》[3]兩個標準相比,GB/T 31888標準在起球項目的考核要求上,較另外兩個標準的合格品要求提升了半級,同時還規定機織、針織(毛針織除外)類校服的起球測試統一按照GB/T 4802.1—2008的方法E執行。上述3個校服標準中關于起球項目考核要求和測試方法規定的差異情況見表1。
通過表1可以看出,雖然上述3個校服產品標準規定的起球項目測試均采用GB/T 4802.1標準,但是對于試驗參數的選擇和評級的方法要求方面存在明顯不同,因此,對于采用不同產品標準考核的起球項目來說也不具有可比性。
為了適用于機織和針織類校服,GB/T 31888標準中規定起球項目測試參數為GB/T 4802.1—2008參數E,即相對比較緩和的試驗條件(見表2),但在標準實際使用和執行過程中不難發現,標準中對于起球測試條件的選擇與學生日常穿著實際情況差異較大。筆者在工作中發現,有些校服產品在學生穿著以后確實存在不同程度的起球現象,但是產品依據參數E的條件測試后,起球項目卻符合大于或等于3~4級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新校服標準在起球項目的測試參數的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表1 不同校服標準中起球項目的差異對比

表2 GB/T 4802.1—2008標準試驗參數與織物類型示例
通過對GB/T 4802.1—2008標準中測試參數和適用織物類型的比較,結合中小學生日常穿著和使用的實際情況,在滿足標準適用性和合理性基礎上,對GB/T 31888標準中起球項目測試參數的選擇提出以下修改意見,供標準起草單位參考。
一是在統一選擇較為嚴格測試參數的前提下,根據校服面料類型的不同,對針織面料校服和機織面料校服的起球項目考核指標分別進行規定。由于秋冬季中小學生校服主要以運動服和防寒服(沖鋒衣)為主,根據表2中適用織物類型示例,宜采用適用于運動服裝面料的參數A(或參數B)。
二是在統一校服起球項目考核指標的前提下,根據校服面料類型的不同,分別規定針織面料和機織面料測試所采用的測試參數。因此,可以參考GB/T 23328和GB/T 22854兩個標準,規定針織面料采用參數E(或參數D);機織面料采用參數A(或參數B)。
三是對中小學生日常穿著習慣和條件進行研究和分析,組織眾多檢測機構進行實驗室間比對,重新選擇更加符合實際穿著條件的測試參數,經過與主要校服生產企業和學校等相關教育部門的協商,在GB/T 31888標準中規定采用各方取得一致意見的試驗參數和考核要求。
雖然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是一項推薦性標準,但是該標準被國家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執行,對進一步規范各類中小學校采購驗收管理工作和相關企業生產具有一定的行政約束力。因此,建議標準起草單位和產品監督管理部門進一步完善標準內容,加大標準宣貫力度,統一標準使用各方對標準的理解和認識,充分發揮GB/T 31888標準對我國校服產品質量提升的指導和引領作用。